什么人的眼中有光?最近触发我这种想法的时候,是我在几个月前电脑上观看openai人工智能专家讲课。讲课的老师是人工智能大神吴恩达Andrew Ng和Isa Fulford。当时chatgpt4刚刚出来不久,大家都想学着如何使用提示词获得更好的人工智能使用体验。(https://www.deeplearning.ai/short-courses/chatgpt-prompt-engineering-for-developers/)
当我看到他们讲第一节课时的那种眼神和笑容,我有一阵触电的感觉,笑容是灿烂的,眼神是清澈的。我能够体会到他们对于当下他所从事的工作是充满热情和热爱的。虽然吴恩达的脸并不是很英俊,但是热情和笑容改变了这一切。
他们当时讲授的GDP使用的课程是免费面向全球播放。目的是为了帮助大家更好的使用ChatGPT。
回想起2007年我第1次去到美国旅游的时候。看到旅游景点门口那些卖票或者守门的美国年轻小伙子,他们总是非常热情地向我们这些中国人打招呼。在中国,通常我们认为这些岗位的人收入并不高,或许在鄙视链的下端,工作起来并不会特别的热情。但是很奇怪,这些美国人不光热情似火,甚至还会哼着小曲和我们非常热情的打招呼和说话。在我记忆中他们的眼中也有一种光。
在中国,眼中有光的人并不多。怪不得在《越过山丘:打破人生与事业的迷障
》(作者:吴士宏)这本书里讲到,根据盖洛普2011~2012职场敬业度调查的结果,中国人的敬业指数是非常低的。中国 6%;美国 30%;巴西 27%;俄罗斯 19%;印度 9%。中国人的敬业指数比印度阿三都低不少。真的是情何以堪。
(注:盖洛普对‘敬业度’的定义是:员工对企业主动投入热情和智慧的程度)
我对于工作,眼中有没有光?以前我不清楚,但是可以肯定的是,现在我对工作是没有热情了。
不知道从哪一天开始,当下的政府对于安全管理方面的策略是:全面认认真真走形式,扎扎实实搞过程。看上去每一步,每一个工作都是认真部署,认真落实,实际上每一项工作都是为了自己履职免责。所有工作的重心和目标和最初的要求开始背道而驰了。
不过在我认识的人当中,还是有一些人眼中是有光的,虽然不是那么清晰的可以辨别出来。
话讲回来,无论如何,我们都应该去追寻那一束光。不管那一束光将在什么地方照射进来,或者说那一束光将在什么地方迸裂出来。
或许每个人心中都有一束光,只是不在我们通常关注的地方。我也有光,我的光不想被别人用来照亮别人的地方。我要用光照亮我的地方,我的生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