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人们把没有儿子的人家叫绝户。从古至今延续下来的习惯绝户会受到来自别人异样的目光。所以八十年代的农村会看到很多超生户。几乎都是前几胎是女儿最后一胎是儿子。或者连生多胎最后被计划生育叫停的绝户。
从小我们被传递的思想也是:一个家庭必须有儿子,有儿子这个家庭这个姓氏才能延续下去。我父母虽然没有严重的重男轻女,但是也是在生了弟弟以后才停止生育。并且妈妈说如果三胎还是女的她会再生。
这种观念由古至今,从前由于经济水平的限制,这种观点有可以谅解的地方。毕竟父系社会男人是主动劳动力。一个家庭儿子多,就意味着劳动力充足,家庭富足。所以会重男轻女。但是随着时代经济的发展,农业逐步机械化,很多的工作男女平等了。甚至有部分工作女士更适合,生儿生女对于一个家庭经济的影响并不大,甚至生男家庭负担更重。
因为很多父母从孩子儿时就承担起了照顾孩子的义务,孩子独立了以后父母还是习惯了付出。所以导致很多家庭的男孩即便成年了,依旧在啃老的路上一去不返。
村里的绝户有三个女儿,大女儿小女儿外嫁,二女儿嫁到本村。平时大女儿小女儿,每月给生活费。二女儿照顾两位老人饮食起居。两位老人每天早上结伴去早点摊吃早点,然后跳跳广场舞,玩玩小麻将。大女儿偶尔还会带两位老人出去旅游。
反观村里三个儿子的家庭,大儿子结婚,二儿子结婚两位老人欠了一屁股债不说,由于没房,老人只能把自己的房让出来。现在在村里租房住。三儿子已经三十几岁了,至今未婚,就是经济条件太差。即便是二婚,女的看到这样的家庭也直接拒绝了。老人将近七十,失去劳动能力,儿子本不多的收入也都自己挥霍了。
三儿子责怪老人偏心,大哥二哥有房,自己没有。老人只能朝老大老二张嘴,希望老大老二给老三盖房。结果大儿媳二儿媳不干了。说自己本来嫁过来就什么都没有,这小叔子结婚自己还得搭钱不成?最终婆媳矛盾严重。俩老人生病都没人带着看病,大有一种三个和尚没水喝的尴尬!
时代进步抛弃重男轻女的观念吧!女孩又何尝不是一个家庭的天使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