偶读阿城的《通识与常识》,觉得作者思想新奇,笔风流畅。书里讲知识水平划分为三个阶段, “无知的确定期”、“有知的混乱期”、“批判性思维”,让我更好的认识自己,我所学到的,不仅是一种批判思维,更是一种以多学科角度看世界的方法论。
阿城是著名小说家、电影人,也是中国文化界的传奇人物,他对于艺术、音乐电影、文化研究、世俗技艺,无所不谈,无所不精。对中国文化起源等问题,有自己的学术系统。三十年来,阿城的艺术见解,屡屡震撼中国文艺界,曾经深刻改变过许多人的认知。《常识与通识》是阿城为《收获》杂志所写的专栏,是脍炙人口的散文名篇,也是经典文化随笔,20年前曾引起文化界轰动。
在书中,阿城以舒缓的散文笔调娓娓道来,从人类的大脑构成说起,一直说到文化、艺术的各种现象与来历,将抽象的学问,融入高超的艺术直觉。这本书打通了文学、心理学、艺术学、生物学、历史社会学等学科领域,带领读者重回常识世界,建立通识的视野。其意义远远大于一般的科普或文艺批评。
在阿城之前,研究文艺问题,大多选择哲学、美学的角度。而阿城舍弃了自己创作者和鉴赏者的身份,以科普作者的角度,为这类话题赋予了全新的常识能量。本书所普及的,不仅是视野开阔的文化常识,而且在传达对待常识的思想风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