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博客(一)
西域漫谈篇
再说河西走廊!这趟的西域火车之旅,让我恶补了河西走廊的历史地理知识。许多从前飘渺的诗句此刻都变得无比真实起来。原来从前唐诗中的“羌迪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中的玉门关就在今天甘肃的河西走廊酒泉地区啊。而玉门关是早在汉武帝时就设立的中原通往西域的门户。
还有唐诗中《阳关三叠》中的阳关,也在河西走廊。“西出阳关无故人”中的阳关和玉门关一样,是中原通往西域的另一门户。可不是,出了阳关,就到了西域地界,开始有高鼻深目的其他民族了!
现在的西域,其实跟内地差不多。尤其是北疆,汉族人口居多,大家讲的都是普通话。除了部分少数民族讲的新疆口音的普通话,听起来很吃力外。
所以星期日赶集的视频,我觉得没必要发出来,没什么太新鲜,跟内地赶庙会一样。又因为是露天集市,大家像裹粽子似的,包得严严实实。
但是,有一点儿必须指出来。在新疆,买洋葱的时候,必须说买皮牙子。否则对方会听不懂你在讲什么。为此,我专门查阅了“皮牙子”称谓的起源。发现皮牙子是波斯语的音译。
本周赶集没什么有趣的事。但这次买了一些巴旦木,还是值得说道说道。而且,我一直都纳闷着,巴旦木怎么会有这么个古怪的名字?
这一查,才知道巴旦木和皮牙子都是波斯语的音译。巴旦木的汉语名字叫扁桃仁,即扁桃的核。吃起来跟杏仁差不多,但皮儿薄,用牙就能不费力地咬开!营养价值据说超高。我买的是原味的巴旦木,50元一公斤。卖家说真正的好巴旦木就是原汁原味的,具体我也不懂。但口感确实比那些加工过的甜的咸的都好,细嚼慢咽后很香。
(巴旦木badam/almand)
西域干果中还有著名的开心果,又称阿月浑子。外面是白色的硬壳,里面的果实分紫衣和绿衣两种,价格从低到高不等。听名字,比巴旦木还离谱吧?原来也是波斯语的音译。
(绿衣开心果green pistachio)
(紫衣开心果purple pistachio)
我喜欢研究食物名字。透过名字,我们可以知道它的起源,也了解了一段历史。因为巴旦木和开心果一开始都是从波斯引入西域种植的。看看地图吧,南疆喀什一路向西,就与阿富汗接壤了,而阿富汗又毗邻伊朗(古称波斯)。或许洋葱也是从波斯引入西域,然后再由西域引进内地的吧!
本期我推荐新疆特产巴旦木!尤其适合失眠的朋友。据说每晚吃上十来颗巴旦木,再喝些热水,包你整晚睡得香香甜甜!
附:想当然错了!资料显示,洋葱是由欧洲洋人带到中国的。不是通过西域传到内地的。所以加了洋字开头。新疆当地还保留了它的波斯音译名字皮牙子。
巴旦木和阿月浑子因内地没有大规模栽植,所以没有一个统称的汉语名字。
洋葱原产于中亚或西亚,在西元前一千年的古埃及石刻中就有收获洋葱的图画,之后传到地中海区。西汉时,张骞通西域,从西域带回许多物种,当时在西域已经有种植洋葱的记录。地理大发现之后,由欧洲向世界传播。16世纪传入北美洲,17世纪传到日本,18世纪时《岭南杂记》记载洋葱由欧洲白人传入澳门并在广东一带栽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