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物品的价值衡量指标与铸币分配

in bitword •  7 years ago 

money-making-3080795_1280.jpg

Image Source: pixabay.com

价值衡量指标

不论是在物物交换时期, 还是货币出现以后, 人们在进行商品的交换时都是有价值的概念的, 比如人们不会用一只鸡跟别人换一碗米, 因为在大家都明白里一只鸡比一碗米价值可大多了. 那么是什么让人们觉得一只鸡价值大于一碗米? 也就是说衡量一只鸡和一碗米谁的价值大的指标是什么呢?

答案就是劳动量.

春种一粒粟, 秋收万颗子, 平均下来一碗米的劳动量不过尔尔; 而养大一只鸡, 除了计算喂鸡这个活儿的劳动量, 还要加上种出被鸡吃掉的米的劳动量. 所以这两者的价值高低显而易见.

不论何种物品, 其价值都可以用把它造出来时的劳动量来衡量.

货币分配

铸币局出现货币并由铸币局统一铸造后, 这就带来了一个问题, 就是造出来的币按什么比例分给大家. 在货币出现以前的早期社会, 粮食作为每个人的必需品, 人人都是自己种粮食, 最早人们也会拿粮食来彼此交换其它物件. 而现在既然大家想使用更便于携带和保存的货币来作为一般交换媒介, 那么合乎常理的铸币分配方式就是, 大家拿自己的粮食来铸币局抵押, 抵押的粮食越多, 分得的铸币就越多.

这里还牵涉一个铸币局铸币量的问题, 铸币局的铸币应当是严格与抵押进来的粮食 1:1 铸造的, 因为市场上流通的每一枚铸币, 都是期望能够在铸币局 1:1 兑换当初抵押的粮食的. 如果铸币局监守自盗, 没有劳作抵押粮食就多铸了些币自己花, 那就会导致将来有人在铸币局兑不到粮食.

结合上面说到的物品价值衡量指标来考虑, 既然物品的价值都可以用劳动量衡量, 粮食自然也不例外. 所以按照你交多少粮食来发给你多少钱币, 本质上是按照你付出了多少劳动来发给你多少钱币. 这就是我们工作拿薪水的本质 --- 虽然直接发给我们钱币的不是铸币局 (央行), 而是我们就职的公司, 但说到底这些钱币还是铸币局造的, 只是社会历经发展, 这些钱币到达我们工薪阶层手中的路径相比原始社会变得更婉转了一些.

后记

如果 "劳动量" 是衡量物品价值的指标, 那么这是不是比特币价格如此之高的原因呢? 你看挖一枚比特币这么难, 要耗这么多的电力, 这不就是在耗费大量的劳动吗? 投入了这么大量的劳动才生产出来的东西, 价值怎么会小呢?

也许你会说, 不能这么想啊, 是耗费了很大成本挖出来, 但是它得真有用才行啊, 没什么用又怎么能有价值呢?

那么我要反问了, 人们费那么大劲把钻石开采出来, 它有什么用呢?


前期文章

论铸币制度与比特币多中心化

Authors get paid when people like you upvote their post.
If you enjoyed what you read here, create your account today and start earning FREE STEE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