区块链技术被认为是继蒸汽机、电力、互联网之后,下一代颠覆性的核心技术。 如果说蒸汽机释放了人们的生产力,电力解决了人们基本的生活需求,互联网彻底改变了信息传递的方式,那么区块链作为构造信任的机器,将可能彻底改变整个人类社会价值传递的方式。
( Image : Killzone: Shadow Fall Review by Zac Davis )在这篇文章里,我们将用最容易理解的方式,让你在15分钟内了解清楚:
区块链的本质到底是什么?区块链技术带来的三大巨变。区块链面临的两大技术挑战。区块链技术未来的发展脉络。区块链技术的本质到底是什么?区块链本质上是一个分布式的公共账本,听起来很蒙圈?别急,后面会用最深入浅出的方式来一一解释。任何人都可以对这个公共账本进行核查,但不存在一个单一的用户可以对它进行控制。在区块链系统中的参与者们,会共同维持账本的更新:它只能按照严格的规则和共识来进行修改,这背后有非常精妙的设计。举个通俗的例子来解释,W先生全家,包括 W 先生,W 夫人,W 爷爷, W 奶奶,各自的账本上都记录了大家的开支。因为 W 先生全家互相不信任。W 先生自己勤勤恳恳每个月养老婆,可W 夫人可能会收到1000块钱却记收到100,那岂不亏大了?用区块链如何解决这个问题呢? 假如某天 W 先生给了1000块给 W 夫人,他只要在向全家人大吼一声—— W 先生给了 W 夫人1000,请大家在各自的账本上记下“W 先生给了 W 夫人1000”,就OK了。于是 W 先生全家每个人都成了一个节点,每次 W 先生家的交易都会被每个人(每个节点)记录下来。每次晚上谁洗了碗(工作量证明)之后就可以在公共账本上结账,而且洗碗还有报酬,必须在前一天大家都公认的账本后面添加新的交易,而且其他人也会参与验证当天的交易。自然会有人问,能否进行恶意操作来破坏整个区块链系统?比如不承认别人的结果,或者伪造结果怎么办?比如 W 夫人某天忽然说 W 先生没给她1000,那么全家人都会站起来斥责她。如果 W 夫人某天洗完碗想在结账的时候动手脚,其他参与验证的人也会站起来斥责她(除非她能收买超过一半以上的人),被发现作假会导致她那天的碗就白洗了,报酬也会拿不到,很可能第二天还要继续洗碗。最后那个公认的账本也只会增加,不会减少。后续加入的家庭成员都会从最长的那个账本那里继续结账。总结一下,区块链其实很简单,就是一个分布式的公共账本。别看区块链好像看起来很简单,但区块链可能会给人类社会带来革命性的改变。第一:机器信任过去网络上流行“怎么证明我妈是我妈”的新闻,这其实是一个直接用区块链就能解决的问题。过去,我们的出生证、房产证、婚姻证等,需要一个中心的节点比如政府备书,大家才能承认。但一旦跨国,你就会遇到无穷的麻烦,跨国以后合同和证书可能就失效了,因为缺少全球性的中心节点。区块链技术不可篡改的特性从根本上改变了中心化的信用创建方式,通过数学原理而非中心化信用机构来低成本地建立信用。我们的出生证、房产证、婚姻证都可以在区块链上公证,变成全球都信任的东西,当然也可以轻松证明 “我妈是我妈”。人是善变的,而机器是不会撒谎的,区块链有望带领我们从个人信任、制度信任进入到机器信任的时代。这个意义有多大呢?回顾历史,人类文明是建立在信任和共识的基础上搭建起合作网络,从而人类成为地球的主宰。最早智人为什么能够战胜其他人种,从而统一人类?其实是因为语言的出现和讲故事能力的提升,人们能够以极其灵活的方式与陌生人进行大规模的协作,而其他人种因为不具备这种能力,所以无法更高效地聚集起团队,于是很快就分崩离析。直到今天,互联网也是新一代 “大型合作网络”,互联网上的领袖就是超级信任节点,他们的信任靠的是长时间的积累。传统金融的合作网络建立在钢筋水泥的大厦上,所以银行都需要盖大楼,让大家相信他们是值得信任的。政治上的信任构建也大体如此,需要大量的成本。从个人信任进化到制度信任是人类文明的一大进步,制度的产生源于降低交易成本的需求。通过对符合制度规定的行为进行认可与鼓励,对违反制度规定的行为进行惩戒,引导人们将自己的行为控制在一定的范围内,从而达到降低交易成本的目的。但制度和国家机器等中心节点为我们建立信用的成本偏高,因为需要很多人来维持这个体系。不管哪个时代,需要大量的人来维持的体系成本必然很高。区块链技术则用代码构建了一个最低成本的信任方式 —— 机器信任,我们不需要相信语言和故事,也不需要有钢筋水泥、中央机构为基础,不需要靠个人领袖背书,只需要知道那些区块链上的代码会执行,也不需要担心制度会被腐败掉,就可以做到互相协作,低成本构建大型合作网络。机器信任其实是无须信任的信任。人类历史将第一次可以接近零成本建立地球上前所未有的大型合作网络,这必将是一场伟大的群众运动。第二:价值传递人类正处于一场从物理世界向虚拟世界迁徙的历史性运动中,而不能否认一个事实,人类的财富也将渐渐往互联网转移,这已经是既成事实。传统的互联网不是为传递价值而生,互联网上信息的传输,本质是信息的拷贝。而现实中的货币流通要依靠中心化的组织做背书来维护运行,比如微信支付、支付宝、银联等。但现在有哪家公司能活1000年以上的吗?所以,依靠中心化的方式实现价值传递,弊病很多。而区块链是第一个能够实现价值传递的网络,区块链技术有望带领人类从信息互联网过渡到了价值互联网的伟大时代。这个意义有多大呢?在人类社会中,价值传递的重要性与信息传播不相上下。互联网的出现,使信息传播手段实现了飞跃,信息实现了高效流动,但互联网价值传递的效率依然很慢。当前互联网上的电子货币本质上依然是传统的纸币,跨国支付也依然是个大问题。而区块链的诞生正是人类构建价值传输网络的开始。它将使人们能够在网上像传递信息一样方便、低成本地传递价值,这些价值可以表现为资金、资产或其他形式。区块链的价值传递应该按照两层意思来理解:第一层是简单的价值传输,我们可以发送一个比特币给任何一个人。代币的全球性流通,让价值传输无比便利。这个虽然看起来简单,但意义可能是巨大。我们这么来看,微信、支付宝小额移动支付的便利激活了一个万亿级别的知识付费行业(方便地打赏和购买),这是支付的便利带来的行业变革,而区块链带来的价值流动的便利性必然会对全球带来更巨大的影响。第二层则是代币的流通或者说代币经济学带来的价值吸纳。首先,代币发行让融资更加便利,这个在很多海外项目 ICO 的疯狂上就可以看到。其次,代币的流通会吸纳价值。购买代币背后不是简单的购买服务,而是购买了整个生态。举个例子,比如基于区块链的内容平台 Steemit,发行了代币 STEEM 来奖励内容生产者。Steemit 平台上每一个内容资产的增加,都会带来新价值的产生,又会吸引更多的用户,用户越多,STEEM 代币的消费也增加了,STEEM 代币的价值也相应增加,可以吸引更多的内容生产者,这种正向循环,从而形成生态效应。由于代币STEEM的限量流通,代币STEEM能够吸纳整个Steemit生态的价值。对于价值传递,价值流动越快,社会就越有活动。因为价值互联网,人类社会也必将迎来一场更完美的革命。第三:智能合约区块链的智能合约是条款以计算机语言而非法律语言记录的智能合同。智能合约让我们可以与真实世界的资产进行交互。当一个预先编好的条件被触发时,智能合约执行相应的合同条款。一个典型案例:爷爷生前立下一份遗嘱,声称在其去世后且孙子年满18周岁时将自己名下的财产转移给孙子。若将此遗嘱记录在区块链上,那么区块链就会自动检索计算其孙子的年龄,当孙子年满18周岁的条件成立之后,区块链在政府的公共数据库等地方检索是否存在爷爷的一份离世证明。如果这两个条件同时符合,那么这笔资产将会不受任何约束地自动转移到孙子的账户之中,这种转移不会受到国界、外界阻挠等各种因素的制约,并且会自动强制执行。智能合约的潜在好处很多,比如较低的签约成本、执行成本和合规成本等,是低成本的契约实现方式,尤其适用于大量的日常交易,所以需要昂贵的法务或者公证参与的纸质合同和契约,都能用电子化的智能合约来实现。 人类文明已经从“身份社会”进化到了“契约社会”,而在区块链有望带领人类从契约社会过渡到智能合约的社会。这个意义有多大呢?智能合约能够替代所有的纸质契约,而且更重要的是,区块链能够完美的连接物理世界和虚拟世界。比如, 要真正地实现所有权与使用权分离的共享经济社会,区块链技术就是最优的解决方案:把租车人的身份和汽车的身份都登记在区块链总账上,那么租车就像下楼开自己的车一样方便,车辆的出租方也能在区块链上以秒级时间确认租车人的身份,如果再加上智能合约,一切都自动完成,拥有它与使用它也就完全没有区别了。利用智能合约我们未来也可以实现可编程经济。比如一位妈妈想限制未成年儿女的零花钱支出,她可以通过智能合约设置这些支出的规则,如不可以购买垃圾食品、不可以一次性花光等,子女每发起一笔交易便可以触发一个智能合约运行,只有符合事先设置条件的交易才可以得到顺利执行。区块链和物联网和人工智能完美结合,想象空间更巨大!那这三个特点如何依赖区块链实现呢?在回答这个问题前,我们先来解释一下区块链的起源。
国内最大的数字资产交易平台火币网 COO 朱嘉伟告诉我们,“区块链”和“比特币”来源于密码朋克(Cyberpunk),比特币可以说是一群不信任全球政府和现存金融体系的互联网极客的产物:用先进的技术和自由人的自发结合,对抗全球的现行体制。这样一种出于不信任某种中心体系而做出的行为,最终却推动了一个信任机器的开动。区块链的内涵不仅仅是比特币或者是某种货币,还包括智能合约等一系列基于信任的应用。这些应用的一个最核心的思想就是,由中心化的体系来保证某种东西的价值是不可信的,中心化体系那些自我监督的花言巧语更是不可信的,唯一可信任的是信任本身。在这个系统中,每一个节点只需要根据自身利益行事。出于“自私”的目的进行的竞争,最终造就了保护系统安全的基础。这有两个比较强的发明和构造:一个是上层的原生数字资产,大家称之为“代币”,比如比特币 BitCoin 和以太币 Ether,以及基于零知识证明的 Zcash 等。另外一个是底层的网络,在上面可以用其去中心化的特性进行各种结构体系的设计。比如说比特币采用了基于互联网的P2P (peer-to-peer) 网络架构。P2P 网络的节点之间交互运作、协同处理:每个节点在对外提供服务的同时也使用网络中其他节点所提供的服务。P2P 网络也因此具有可靠性、去中心化,以及开放性。代币的总量、流通和消耗的重要性毋庸置疑(俗称“Token Economy”),而网络结构也是极其重要的,尤其是共识机制的设计。那么,什么是共识机制呢?共识机制
我们以比特币为例,简单说一下它的共识机制和链的生成和构造。比特币的共识机制叫工作量证明(Proof of Work)。工作量证明,也就是大家熟悉的挖矿,通过计算出一个满足规则的随机数,即获得本次记账权,发出本轮需要记录的数据,全网其它节点验证后一起存储。在这种设计里,每次新的交易都会向全网广播,每个节点都会将收到交易信息记录到一个的区块中,然后链接到现有的区块链上。这是一个动态的过程,这整个循环过程生成的最长的链条就是现在的比特币公链。换句话说,比特币的链就是一个不断增长的账本。W 先生的例子,已经很好的说明了工作量证明机制。工作量证明是通过洗碗来实现的,而洗了碗的人拥有了记账权。每次交易都广播,账本也在不断地增长。工作量证明只是区块链世界中共识机制的一种,还有权益证明机制(POS)等。
接下来我们详细解释一下“机器信任、价值传递、智能合约”这三大美好愿景的技术基础。如何实现机器信任呢?
共识机制其实就是构建机器信任的保证,在区块链系统中的参与者们,都可以核查,也会共同维持账本的更新,按照严格的规则和共识来进行修改。既然大家都严格遵守规则和共识,加上区块链去中心化、不可篡改等特性,构建了信任的基石。区块链天然能够低成本地建立信任,构建前所未有的大型合作网络。在上面 W 先生的例子里,他们全家之间可以完全不信任,但是只要区块链技术在那里,大家就会相信那个记账的结果。如何实现价值传递呢?
在互联网上进行价值交换,需解决三个问题:一是如何确保价值交换的唯一性。怎么理解?要知道互联网里信息可以被无数次地复制,然而价值交换不能多次记账;二是如何确立价值交换双方的信任关系;三是如何确保双方的承诺能够完成依靠网络的自治机制而自动执行,而无需可信第三方的介入。区块链这种新型的去中心化协议,链上数据不可随意更改或伪造,因而提供了无需信任积累的信用建立范式,唯一性的问题通过嵌入时间戳和区块链唯一性签名信息就可以解决,而共识机制保证了网络的自制。那么如何实现智能合约?智能合约看上去就是一段计算机执行程序,满足条件后即自动执行。如何简单的理解智能合约呢?可以这么简单的理解,过去在比特币上大家达成共识后执行的都是“记账”的动作,现在我们把记账的动作换成一个简单的程序即可。简单的理解,智能合约是条款以计算机语言而非法律语言记录的智能合同,让一个预先编好的条件被触发时,智能合约执行相应的合同条款。同样的,单独一方就无法操纵合约,因为对智能合约执行的控制权不在任何单独一方的手中。比如前面提到的,一位妈妈可以通过智能合约设置女儿的支出的规则,如不可以购买垃圾食品,子女每发起一笔交易便可以触发一个智能合约,只有符合条件的交易才可以执行。那么为什么用传统的技术为何很难实现,而需要区块链技术等新技术呢?传统技术无法同时实现区块链的特性包括:第一是数据无法删除、修改,只能新增,保证了历史的可追溯,同时作恶的成本将很高,因为其作恶行为将被永远记录;第二是去中心化,避免了中心化因素的影响。比如说我们如果依赖于第三方公司,公司效率会大大降低为什么我们需要区块链?区块链的诞生可谓符合“天时地利人和”,当前互联网正处于过度中心化的阶段。我们再来回顾一下互联网的历史。1989年,Tim Berners-Lee (伯纳斯-李)提出要建立一个全球超文本项目——万维网(WWW),让所有人都能顺利地从网上获取并共享信息。他肯定没有意料到自己的构想会影响到未来人类文明发展的进程。他肯定也没有想到,在28年后,他却要为互联网的过度中心化现状感到深深的忧虑。互联网已经被巨头垄断了,大家高频使用的网站或者APP,就那么几个。中国人就是 BAT 系列,美国人就是Google / Facebook / Amazon… 这几乎是全球同步的趋势。互联网过度中心化之后,用户的利益就容易被侵犯。过去内容分布在互联网各个角落,你想干掉它们不太容易。过度中心化一大的坏处就在于,比如,即使你不喜欢 BAT,你基本也不得不使用它。中心化也可能导致互联网不再开放,Facebook 是封闭的系统,微信也是封闭的系统。这些封闭系统制造了信息的孤岛,严重阻碍了信息的流动。用户在这里创造了数据,理论上说用户是拥有它的,但实际上用户拿不到它,甚至没法备份它,只能被企业所用。而社会的发展近似一种螺旋的前进,在社会发展的早期,由于个人的力量相对单薄,为了推动社会的快速发展,个人将一部分权利让渡给一个中心化的体系,由这样的中心化体系来保证系统资源的高效运转。随着社会的进步,个人所能创造的价值已经极大的增加,在这样的情况下,中心化体系往往践踏个人的权利,比如垄断企业在不断侵犯消费者权益,比如一些滥用垄断地位绑架消费者的中国互联网企业。去中心化将给我们一个更自由,更透明,更公平的环境。以去中心化比特币为例,任何人都可以发起一笔交易,任何人也都可以参与验证交易,任何人也都可以同时读取区块链上的所有信息。底层技术架构决定上层建筑为什么现在用户创造的数据的却不属于用户?很简单,因为你的数据存储在别人家的服务器上啊!你的数据寄人篱下,宿主能不能给你自由的权利就完全依赖于宿主的仁慈。在现实世界中,“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而在虚拟的互联网世界中,底层技术架构决定了上层建筑。Tim Berners-Lee 在设计www(万维网)的时候,它本来就是个去中心的结构,每个人都可以建设自己的网站,现在互联网却变成中心化结构了,为什么?因为服务器是私有的!物质决定意识,数据不能脱离服务器,而服务器的私有属性本质上决定了数据的最终控制权将属于服务器的控制者,也决定了数据很难被自由的流动和迁移。服务器是私有的,所以互联网的现状就像极了资本主义,不可避免的走向寡头垄断。区块链作为历史上第一个真正的公有计算平台,则有望实现数据、计算和存储的“共产主义”。比如Filecoin,以点对点的分布式协议实现了全球剩余储存空间的共享。要知道,从硬盘到数据中心,全球约有1/2的储存空间未被完全利用。公有区块链(public chain)是一个可信的公有计算设施。这种新的底层的技术架构让我们拥有了新的可能性。比如,让用户能够轻便的控制自己的身份和行为数据。所有的个人隐私数据,均可以通过用户自己来拥有,并在需要的时候有限地授权第三方使用。基于区块链,我们有望免于寡头的“数据剥削“。在巨头垄断的时代,你无法重建一个 Facebook 去打败 Facebook,但是区块链这种新的底层技术架构为弯道超车提供了一种可能性。基于区块链的新的用户数据隐私形态,为创业公司提供了一个全新的契机。区块链是个超级平台区块链本身其实就是一个超级平台!我们先退后一步先来看互联网平台,当前互联网的服务平台,本质上是(信任)中介。比如淘宝这样的平台(Marketplace),除去线上买方和卖方流量,他们其实解决的是其实就是几大问题,一个是信任和安全(Trust & Safety),一个是支付,还构建了一个买和卖的网络平台。而区块链上构建机器信任、价值传递和智能合约在商业上带来以下特性:第1大特性:接近于零的信任成本。互联网企业构建其信用需要周期的时间极长,比如淘宝建立信用往往需要数年时间。在区块链里,大家信任的是代码、算法和规则,所以信任成本降到极低。第2大特性:构造和交易资产的边际成本趋近于零。传统的资产想用于交易,需要大量依赖第三方,要投行、银行、证券所等来包装、背书等,而且费用和门槛极高。有了区块链,这些都不会是问题,而且成本极低。区块链的价值传递属性还天然解决了支付的问题,而且有支持全球支付的基因。从上述角度看,区块链本身就是一个超级平台,接入流量、资产和服务,就能够帮助产业平台化、金融化。区块链甚至带来一种新的商业文明——我们姑且叫做“区块链经济”,从传统的基于熟人之间信任关系的合作网络,变成了基于透明规则的开放式的合作。这种新商业规则有别于传统,因为它允许任何规模的商业机构创造一个完全可信和被完整执行的规则体系,扁平化了大小机构构造商业信任的能力差距。区块链的技术挑战区块链虽然看起来前途如此美好,但是当前我们区块链面临几个严峻的挑战:1:“自行车”级的性能:目前公链网络(也适用于大部分私链)的吞吐量极其有限,而且不具备向外扩容性。这样的性能显然无法支撑起“世界电脑”所需要的大型计算能力。2:链无法自主进化,而必须依赖"硬分叉"。区块链平台像一个生命体,它需要不断地自我适应和升级。然而今天的大部分区块链没有任何自我变更的能力,唯一的方式是硬分叉,也就是启用一个全新的网络并让所有人大规模迁移。这些致命问题,都是当前区块链需要解决的。此外,我们始终也要清楚,区块链技术这种去中心化并且需要全局共识的计算方式,在效率上会一直低于中心化的实现方式。所以中心化能够完美解决的场景,很难用区块链技术去颠覆。即便如此,区块链的应用也如火如荼的展开了,在金融、物流、公共服务等领域都有大量案例。(来源:腾讯区块链方案白皮书)1:区块链在金融领域的应用前景区块链在国际汇兑、信用证、股权登记和证券交易所等金融领域有着潜在的巨大应用价值。将区块链技术应用在金融行业中,可省去第三方中介环节,实现点对点的对接,从而在大大降低成本的同时,快速完成交易支付。比如Visa推出基于区块链技术的 Visa B2B Connect,它能为机构提供一种费用更低、更快速和安全的跨境支付方式来处理全球范围的企业对企业的交易。要知道传统的跨境支付需要等3-5天,并为此支付1-3%的交易费用。又比如纳斯达克推出基于区块链的交易平台 Linq,Linq 的具体应用场景是非上市公司的股权管理和股权交易。 Visa 还联合 Coinbase 推出了首张比特币借记卡,花旗银行则在区块链上测试运行加密货币“花旗币”。火币网 COO 朱嘉伟表示,区块链将成为金融行业核心生产系统的基础平台,金融业面貌必将焕然一新。此外,他最看好区块链在跨境支付领域上的应用,由于各国之间天然缺乏信用中介,无法方便地中心化清算,而区块链解决了这个问题。2:区块链在物联网和物流领域的应用前景区块链在物联网和物流领域也可以天然结合。通过区块链可以降低物流成本,追溯物品的生产和运送过程,并且提高供应链管理的效率。该领域被认为是区块链一个很有前景的应用方向。Skuchain 创建了基于区块链的新型供应链解决方案,实现商品流与资金流的同步,同时缓解假货问题。而伦敦的区块链初创企业 Provenance 为企业提供供应链溯源服务,通过在区块链上记录零售供应链上的全流程信息,实现产品材料、原料和产品的起源和历史等信息的检索和追踪,提升供应链上信息的透明度和真实性。德国一个初创公司 Slock.it 做了一个基于区块链技术的智能锁,将锁连接到互联网,通过区块链上的智能合约对其进行控制。只需通过区块链网络向智能合约账户转账,即可打开智能锁。用在酒店里,客人就能很方便地开门了,这是真正的共享经济!3:区块链在公共服务领域的应用前景区块链在公共管理、能源、交通等领域都与民众的生产生活息息相关,但是目前这些领域的中心化特质也带来了一些问题,可以用区块链来改造。例如,乌克兰敖德萨地区政府已经试验建立了一个基于区块链技术的在线拍卖网站,通过该平台以更加透明的方式来销售和出租国有资产,避免此前的腐败和欺诈行为的发生。西班牙 Lugo 市政府则利用区块链建立了一个公开公正的投票系统。爱沙尼亚政府与 Bitnation 合作,在区块链上开展政务管辖,通过区块链为居民提供结婚证明、出生证明、商务合同等公证服务。欧洲能源署则利用区块链使得公民在能源零售市场中发挥更大的作用,能源零售市场的智能化(Micro-Generation Energy Market)使得消费者可以让多余的电量在市场上进行交换和出售,并显著降低电费开支。4:区块链在认证、公证领域的应用前景区块链具有不可篡改的特性,所以在认证和公证也有巨大的市场。Bitproof 是一家专门利用区块链技术进行文件验证的公司。区块链初创公司 Bitproof 已经与霍伯顿学校(Holberton School)开展合作,该校宣布将利用比特币区块链技术向学生颁发学历证书,解决学历造假等问题。5:区块链在数字版权领域的应用前景通过区块链技术,可以对作品进行鉴权,证明文字、视频、音频等作品的存在,保证权属的真实、唯一性。作品在区块链上被确权后,后续交易都会进行实时记录,实现数字版权全生命周期管理,也可作为司法取证中的技术性保障。例如,Ujo Music 平台借助区块链,建立了音乐版权管理平台新模式,歌曲的创作者与消费者可以建立直接的联系,省去了中间商的费用提成。7.区块链在预测市场和保险领域的应用在保险理赔方面,保险机构负责资金归集、投资、理赔,往往管理和运营成本较高。通过智能合约的应用,既无需投保人申请,也无需保险公司批准,只要触发理赔条件,实现保单自动理赔。典型的应用案例 是LenderBot,是 2016 年由区块链企业 Stratumn、德勤与支付服务商 Lemonway 合作推出,它允许人们通过 Facebook Messenger 的聊天功能,注册定制化的微保险产品, 为个人之间交换的高价值物品进行投保,而区块链在贷款合同中代替了第三方角色。8.区块链在公益慈善上的应用区块链上存储的数据,高可靠且不可篡改,天然适合用在社会公益场景。公益流程中的相关信息,如捐赠项目、募集明细、资金流向、受助人反馈等,均可以存放于区块链上,并且有条件地进行透明公开公示,方便社会监督。例如 BitGive 平台。BitGive 是一家非营利性慈善基金会,致力于将比特币及相关技术应用于慈善和人道主义工作中。2015 年,BitGive 公布慈善 2.0 计划,应用区块链技术建立公开透明的捐赠平台, 平台上的捐款的使用和去向都会面向捐助方和社会公众完全开放。
区块链的未来发展的三点判断第一,当数字货币普及,价值载体顺畅的搬迁到线上,区块链应用就会大规模爆发。虽然当前区块链领域创业非常热闹,但是大众对数字货币的用户认知依然不够。这会严重阻碍区块链技术的落地。虽然区块链技术的发展突飞猛进,但是在用户认知上,急需要数字货币的用户教育。第二,区块链需要一个杀手级应用,数字货币才能普及。区块链的应用大体可以分为四大类:第一大类,是利用代币的特点,纯粹是发行代币,把代币作为产品流通的手段,比如 Kik 发行的 Kin。第二大类,利用区块链技术的匿名和加密特性,比如做加密的即时通讯,这类应用取决于政策和市场接受难度。第三大类,是利用区块链不可篡改、可溯源的特性。比如做版权和公正等。第四大类,是利用智能合约,基于智能合约做应用,比如新共享经济等。相对而言,前两类的落地难度低于后两类,提前爆发的可能性也更大。不管怎么样,目前区块链领域急需一个杀手级应用,才能普及数字货币第三,区块链突破点会在中心化服务做不好的地方。区块链由于天然需要在全局网络达成的共识,和中心化的应用相比,必然要以牺牲效率为代价。对区块链的应用落地上,必然要考虑这一点。火币网COO 朱嘉伟表示,他不看好当前阶段把区块链应用于中心化服务已经能做好的场景,区块链的首先落地的场景,必然是要解决当前中心化方式解决不了的问题。区块链:2017,全球区块链高速发展年在过去的几年中,区块链因其巨大的应用前景而引发了世界性的关注。区块链甚至被预言将引领人类互联网进入第三次巨变。区块链引发了世界性的关注,并成为一场全球参与竞逐的 “军备” 大赛,包括美国、英国、日本都认识到区块链技术巨大的应用前景,开始从国家层面设计区块链的发展道路。2017 年,区块链及相关行业加速发展,全球正在跑步进入“区块链经济时代”,更多成熟应用在加速落地。此时此刻,中国面临重大机遇,硅谷Live、硅谷密探联合国内最大的数字资产交易平台火币网,聚集中美区块链顶级专家资源,发起有史以来最为系统全面的中美区块链学习风暴(请在微信公众号搜索中搜“硅谷Live”,即可找到课程报名入口),其中第一波是火币网COO 朱家伟,同时也是清华大学区块链培训讲师为大家带来25节音频课的《从0到1,全面学透区块链》。让更多对区块链有兴趣的华人可以学习到更为系统的行业知识,让中国可以在区块链领域走到世界前面。不可回避的是:区块链,将重新定义世界
来源
硅谷密探
Congratulations @lvyibof! You have completed some achievement on Steemit and have been rewarded with new badge(s) :
Click on any badge to view your own Board of Honor on SteemitBoard.
For more information about SteemitBoard, click here
If you no longer want to receive notifications, reply to this comment with the word
STOP
Downvoting a post can decrease pending rewards and make it less visible. Common reasons:
Submit
Hi! I am a robot. I just upvoted you! I found similar content that readers might be interested in:
http://www.sohu.com/a/215724598_313170
Downvoting a post can decrease pending rewards and make it less visible. Common reasons:
Submit
Congratulations @lvyibof! You received a personal award!
Click here to view your Board
Do not miss the last post from @steemitboard:
Downvoting a post can decrease pending rewards and make it less visible. Common reasons:
Submit
Congratulations @lvyibof! You received a personal award!
You can view your badges on your Steem Board and compare to others on the Steem Ranking
Vote for @Steemitboard as a witness to get one more award and increased upvotes!
Downvoting a post can decrease pending rewards and make it less visible. Common reasons:
Submi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