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今在书店里,卖得最火的不是古籍名著,不是新潮诗歌、小说,也非琳琅满目的工具用书,而是充斥整个书店大厅的"外来"励志类。我们像来到月球上一样,把地球缩小,让世界大同了?
看看"引进励志"中,从《把信送给加西亚》到《来自加西亚的回信》,或许还有《加西亚正等你送信》乃至《为什么只给加西亚送信》等如此繁衍,似国人这么多年活下来唯一缺乏的就是这种令人觉醒的咖啡。
牛排志向大大需要黄油激励,沙拉人生就着心灵鸡汤才能咽得畅快。
曾经一本《谁动了我的奶酪》引来国内大小企事业单位批量购买,少则几十本,多则几千册。书卖得火,书商与出版社获利是自然的事,读书人帮着炒得不亦乐乎则是另一回事了。
一家国有大企业还为这本"奶酪"专门召开了以各部门为单位的读书座谈,随之在全公司上下进行了数次巡回演讲,整个活动历时数月有余,一块奶酪至今尚有回味。
且不说著述励志书籍作者所处的年代与国籍,我们只要本着解放意识,有所吸收的目的,没准能从中阐发独到的见解呢,这不是好事吗?然而,这果真是好事吗?
能写下厚厚一本励志书的外国作者,自是阅历丰厚、有着不寻常思考与分析能力的大家,于所处时代也有一定影响力,我们必须承认,不可用窥一斑而视全豹的心理去审视诸多励志书的要义。
但我们这辈子能读完多少本书呢?众多励志书不是出于19世纪末期,就是写在20世纪前期,与现在有百十年的时间距,国内出版单位再不断引进开来,往后每年推出上几本,恐怕我们这辈子都要沉浸在这些书里面了。
大多励志书最终目的无非体现一种人生的哲理,难保不是对主义观的美饰,至于阶级立场且不去分析,精明的写家总不会把作品套牢在一个时代,文字形成后就是一个塑料模特,随时套上不同的衣着,经过一番连带式炒做,怎不产生与时代接轨的魅力呢。
有人会说,看了这些书你不觉有用处吗?你的灵魂没有为之产生共鸣吗?我们知道,人类不仅要在这个世界上生存,还要处理好人与自然之间的矛盾,处理好人与人之间的关系。
所谓人际交流,如果把这种交流上升到一个高度就是规律性的问题,行而上无非是理念中的生活,生活中的本原规律。我们称此为"哲学"。"哲"在中国古代被解释为"智慧",体现在诸多儒、道、法、玄、理学等等著述之中。
现今,一谈哲学首先让人想到的是西方哲学,进而想到狄德罗、叔本华、尼采、蒙田、卢梭、康德、休谟、黑格尔等等,对于中国古代的哲学思想,年轻人很少问津,难怪乎这些带有哲学味道的引进励志书籍大兴其道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