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華武術源遠流長,且門派眾多,南拳北腿,少林武當,又有後起之秀佛山詠春拳。不同於這些真實存在的功夫,我們經常看到武俠片裏的大俠,動不動就一個縱身,飛到了高處,甚至有的還能飛簷走壁,踏雪無痕,讓我們目瞪口呆,不禁拍手叫絕。
而稍微有點神智的人都知道,這畢竟是借用現代技術拍攝的武俠片,螢屏上的大俠身輕如燕,飛簷走壁,風采卓絕,但是回到現實生活中,他們依然是用腳走路的普通人。
▲影視劇中演員吊威亞
其實,影視劇裏俠客的輕功都是演員借助吊威亞在加上電腦後期製作才達到的效果,現實生活中並不存在,因為人在不借助任何外力的情況下是無法擺脫地心引力而輕易起飛的,這是違背生理常識和自然規律的,畢竟人不是鳥類,沒有翅膀,沒法在空中來去自如。
那麼,中國歷史上是否真的存在輕功這一說呢?歷史中古人的輕功到底是怎麼樣的呢?
▲ 影視劇中演員吊威亞
古代是有輕功這麼一說的,古人的輕功,也並沒有像大家想像的那樣可以一躍數米到達屋頂或者是高空,但是在借助外力的情況下卻可以達到使身法更加敏捷的效果。
《北史》曾記載,禪定寺旗幡竿上繩索斷了,有沈光者口裏銜著繩索,拍竿而上,直至龍頭。事畢又透空而下,以掌拓地,倒行十餘步,時人稱為肉飛仙。
這裏所說的沈光,大概可以定義為大俠,而他的功夫,確實也符合了古人所描述的那樣,是輕功。可是這裏的輕功,是依靠竹竿而一躍而起,這就說明了輕功並不能做到一躍數米,必須借助外力才能達到更高的高度。
▲ 武當輕功傳人陳師行
而中央電視臺曾經有一部紀錄片真實地拍攝了一名武當弟子表演的飛身摘燈籠的輕功絕技。這名武當弟子略微助跑,腳一蹬門柱,便飛身將懸掛在6、7米高的燈籠從門簷上摘了下來。
▲ 武當派輕功
所以說古人的輕功是中國傳統武術真實存在的功法,可以大幅提高奔跑、跳躍能力、閃轉騰挪能力,並可以站立或行動於不可承重的物體之上甚至運氣提氣借用輕小物體騰起於空中,但並不是影視劇中那種可以在空中來去自如的輕功。
▲ 輕功翻越石牆
那麼問題就來了,既然不能飛起來,又何來輕功這一說呢?
其實,古人對輕功的理解是跑得更快,跳的更遠,蹦得更高,而古人練習輕功的目的並不是為了飛,而是為了讓身法更加敏捷,是為了快,絕不是現代人想像中的能從一棟高樓飛到另一棟樓上面。
▲ 少林輕功
而即便是這樣的輕功,練起來也絕非易事!
很多古文都有記載,高手在練就輕功時,往往要花費數年甚至是更多的時間來練就輕功,而且並不是所有人都能練習輕功,必須要是骨骼精奇,天資聰穎才可以。
這裏所說的骨骼精奇,其實就是要符合練習輕功的身子,輕功的修煉一般是要選擇十歲左右的小孩。因為他們這時候既在生長階段,骨骼還沒發育完成,又因為他們年紀尚小,可以心無雜念的練習輕功。
▲ 武當派輕功
還有就是輕功是依靠長期的訓練,年紀較少練習輕功的時間就可以長一點。而練習輕功主要是為了訓練練習人的反應能力還有如何讓身體變得輕盈,只有身輕如燕,才能做到騰空而起。
因此,我們可以看到習武之人一般身材都比較勻稱,不會出現過於肥胖的身體。
▲ 武當輕功飛簷走壁
所以,如果各位大俠天賦異稟,再加上勤加練習的話,想達到身輕如燕,飛簷走壁的效果也不是不可能的,但是在不借助任何外力的情況下想要平地起飛就顯得有些不現實了。
Authors get paid when people like you upvote their post.
If you enjoyed what you read here, create your account today and start earning FREE STEEM!
If you enjoyed what you read here, create your account today and start earning FREE STEE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