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7-JAN-2022 传拓

in chineseart •  3 years ago 

IMG_8770.JPG

今日[[豆腐账]]

[[Mirror]]:First Article On [[chain]]
今天在经过了[[沙栗木庄]]的村长的同意[[传拓]]了当地[[本组庙]]里的[[拓片]]
参与人员:[[WYGG]] [[MoMo]] [[Haoyu]] [[ZhaoShu]] [[Jiang]] [[FangFang]] [[Meline]]

经历:到了本祖庙没人,跟周围的乡亲们打听,也没人知道理事人的电话,于是就陌生拜访了一户人家,那家的奶奶让她的孙子给我们指明了赵村长的家,于是我们去拜访了村长,跟他说明了来意,问了大概三遍,他同意我们去传拓了。But,我感觉他好像没听懂我们说什么的样子,后来又迅速跑回庙里把传拓用的工具拿到村长家给它大概演示了一下,他最终还是同意了。
PS:在我第一次去他家的时候,他的门是敞开的,他在院子里修剪花草。然而我们回去再找他的时候他把门锁起来了,不知道是不是我们的拜访打扰到了他的“园丁”时间。或者他不是很Care别人去庙里使用里面的“公物”?很好奇。

传拓过程:
[[WYGG]]准备好一个月前闷好的宣纸,拿过来的时候湿的,叠成了‘’豆腐块‘’然后我们小心的把它铺开,王老师说我们这次是豪华团队,因为有好几个小伙伴一起帮忙。我在思考,古代的文人自己去传拓应该是一个比较艰难又弄一身墨的过程。在最开始展开纸的时候因为指甲太长,不小心把纸戳破了,好像没有被发现。(那个纸真的超级薄)但是,更暴力的是王老师,他在把纸刷到碑上的时候刷破了几处,后来用其他纸给补上了。美其名曰金石的”残缺美“,我在想,这会不会是古代文人没有办法每次一次成型,又不想浪费纸所找的借口。

今天传拓我们每个人都有参与,也录制了[[VR]]的影像。希望未来可以通过新的传播方式,让更多的人看到金石的魅力。

在传拓的过程中,遇到了一个老奶奶,她送给我们很多果子,还要留我们吃饭,发现村子里的年轻人很少。奶奶说老师是”活菩萨‘’为学生带来知识。后来HaoYu和MoMo也送给奶奶一些小礼物,在传拓的过程中,奶奶一直都在,感觉她好像很喜欢跟我们聊天。最后走的时候还说:“希望你们明年在城市里找到工作了再回来看我。”
![[Pasted image 20220108010304.png]]

[[欧赵之学]]

指的是#🤵🏻[[欧阳修]] 的 [[《集古录》]] 与 #🤵🏻[[赵明诚]] 的 #📕[[《金石录》]]

#📕[[集古录]]

即[[集古录跋尾]],[[宋代]] [[金石学]]著作。 欧阳修撰[[1007]]-[[1072]],十卷。(欧阳修字醉翁),曾与[[宋祁]]合修[[《新唐书》]] 。欧阳修曾自称‘’吾家藏书一万卷,集录[[宋代]]以来[[金石]]遗文一千卷”
中国古代对金石遗文对研究,在三国时发端。[[集古录]]是欧阳修对家藏金石铭文本所作题跋的汇集,收录[[周秦]]至五代金石文字跋尾400多篇。其中[[碑刻]]跋尾占绝大多数,[[铜器铭文]]仅有20多篇。[[跋尾]]内容多偏重于史事评论,其目的是补充正史的阙谬/漏洞,以传给后世。因为跋尾是随提随录的,并没有一定的次序,所以里面的收录并未铵[[拓本]]的时代收录。后世的刻本对原书的次序进行了调整,按照时代先后排列。

#📕[[《金石录》]]

《金石录》是[[李清照]]夫妇毕生心血的巨著。[[宋代]][[金石]]著作。中国现存最早的[[彝器]],[[碑刻]],[[石刻]]目录和研究专著之一,北宋[[赵明诚]]撰,三十卷。
#🔎 [[彝器]]是中国古代[[青铜器]]中的[[祭器]]。后来[[彝器]]成了中国[[商周]]时期[[青铜]][[礼器]]的泛称。

当代[[博雅]]教育与古代金石

中国古代琴棋书画,古代的博雅技艺,金石学在古代很受文人推崇,必须要有研究能力的人才会进行研究。到二王之后,中国书法发展比较痛苦(因为[[二王]]太厉害了;)到了清朝出现了[[碑学]],[[康有为]]提倡的。[[魏碑]]苍劲有力,康有为。
#🔎 [[碑学]] : 是研究考订碑刻的源流,时代,体制,拓本真伪和文字内容等的学问,也指崇尚碑刻等书法流派。与[[帖学]]相对 (ps:[[王羲之]])。
[[碑学]]=[[魏碑]]+[[金石]] (篆书)
[[碑学]] [[大佬]] :[[阮元]] [[包世臣]],[[康有为]]

[[访碑]]

陕西进四川,从四川入云南一路上可以访碑,[[石门]]。例如南诏国[[德化碑]] 因为王昶(chãng)被贬官,到云南([[边疆考古学]])前后来了两次,因为他是[[金石学家]]在古代因为没有相机,所以就把碑给抄下来,(ps:有的人可能素质比较低,自己拓完把石头破坏掉,所以后人无法打到完整的碑。去年的秋拍金石。

[[访碑]] 吴大cheng(金石学家)也是到了每个地方都会去访碑。张伯驹访碑,出现了[[欧赵之学]],欧阳修写了一本[[《集古录》]]
中国古代几次著名的[[雅集]],[[西园雅集]] ([[建安七子]])王仲宣喜欢学驴叫,在王中宣坟墓前学驴叫。
翁方刚和黄易 (金石学的大家)在苏轼的生日那天把金石拓片展开欣赏。[[手拓]] 记录手拓的日期和落款,某年某月题词,所以为什么拓片后面有很长的[[观拔]]
在古代[[社交]]文雅的载体。 [[黄易]]跟[[陈介祺]]交往了一辈子但是没见过一面(类似于《查令街xxx》那本书)

1941年西南联大在昆明,[[石钟健]]中国著名的民族学大师,跟我今天的岁数差不多,去[[喜洲]][[访碑]], 火化的墓地,在山上有一万多个墓碑,但是因为文革很多都没了,当时[[石钟健]]在那里抄碑,写了一本[[大理访碑记]], 回去之后还是没钱,教授们给它凑钱,油印纸印了两百分,奠定了他在[[民族学]]的地位,成为了一代宗师

今天保留[[白族]]史料,研究云南1925年大理大地震,同一天很多次,死了几千人还有一万多头牲口。大理是一个[[地震]]频发的地区。
今天遇到了白族的奶奶,[[莲池会]]人们对女性老了以后的精神共同体,[[饶三林]]每年四月[[白族]]的狂欢节,从[[喜洲]]吹着笛子,去拜访他们的三个寺庙,有个隐含的事情,白族男女的[[野合]]的婚配观,[[走婚制]],如果用更全面的视角来看,这种婚姻制度是人类更久远的反应。今天没有直接问,是因为如果在刚认识一个人就直接问,可能是一种冒犯,需要自己多做调研,再问

#🤵 [[张锡禄]]研究这个方面的时间长(长期从事民事研究),但是他的研究并未直接公开(但是在白族的传统里,这样的孩子更聪明)但是由于会设计到老辈人的子女,他的研究并未对[[野合]]的社会调查完全公开。
百科(复制粘贴的):
著有《南诏与白族文化》、《大理白族佛教密宗》等书;合著《大理古塔》、《马帮文化》、《杨升庵在云南的传说》、《龙神话传说》、《赴马调》等著作。撰写有关学术论文30多篇。是对白族历史、文化、宗教有长期深入调查研究的大理白族专家学者,其论著对白族名家大姓的谱牒问题、白族古代碑刻铭文问题、南诏大理国王室族属问题、云南马帮运输的历史文化问题、白族佛教密宗阿吒力教等的研究有新的开拓贡献

#🤵 [[费子智]]的研究并未深入到这里面

[[乾嘉学派]]

把字抄一遍,[[乾嘉学派]]做的事情
[[武亿]]喜欢哭,该过节了想起了老家,想哭,清代著名的知识分子[[朱筠]]给武亿钱,
#🤵[[朱筠]]
百科(复制粘贴的):
博闻宏览,奖掖后进,洪亮吉、黄景行皆是他的弟子,时有朱门弟子之称。藏书极富,曾先后收藏有王氏“青箱堂”、曹氏“楝亭”、富察氏“谦益堂”等旧藏,所居“淑花吟舫”,聚书3万余卷,抄本10余种。
#🌐 网址:[[黄景仁]]
https://baike.baidu.com/tashuo/browse/content?id=508cb2fb136917169509eede

[[洪亮吉]]
[[黄仲则]]很狂妄,他是有记载以来,世界上提出关于人口过剩机器解决方式等问题的[[第一人]]死前要洪亮吉来葬他,洪亮吉也果然千里来送行他的友人》古代的[[君子之交]]

#🌐 网址:关于[[知己]] 洪亮吉与黄仲则的友情
http://www.360doc.com/content/15/0816/06/2794318_492012664.shtml

金石学的魅力,因为它是很综合的,他的优雅,他的诚信,他的热情,最奇葩的是[[李清照]]
[[赵明诚]] 他们到太湖,把衣服买了,买拓片,后来[[赵明诚]]死了,李清照在他死后写了一本[[《金石录后续》]] 宋以后的知识分子特别福气。欧赵小友——[[欧阳修]][[赵明诚]]的小友人。 [[王老师]]一直觉得这是中国文化的[[富矿]],是中国的博雅教育,但是它并没有断,充满人文内涵,优雅又富有诗意但是只被少数人享受。

[[魁阁]]学派,我们今天和魁阁的本质是没有区别的

Authors get paid when people like you upvote their post.
If you enjoyed what you read here, create your account today and start earning FREE STEEM!
Sort Order:  
Load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