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 箴言有李
图 | 箴言有李
逢立冬时节,这三物常被念怀思忆:
天地的雪,
老屋窗户玻璃上的水气,
母亲包的饺子。
放在前些年,甚至更早时候,这三物是贯穿于整个冬天的。天地诸有,安闲就下,彼时的冬天,也一定是过好久才会结束。
四季当中,春来三月,草木显志,终等到出头时日;夏踞六月,蕃秀华实,总试着闹出一番好戏给世人看。秋守九月,起义万物,造之颜色,以示品格,即为态度。冬停十二月,不声不响。山河之清净,便是极冷冽又极善意的克制。
冬天是为“年”而造势的,但“年”绝对是依附于冬天的。如若撇去这层关系,将“年”放在其它三个任一季节里,难以感受,“年”之于尘俗,会是怎样的景象。固然寻常百姓家,鲜少做这样的假设,仍视“年”的意义大过整个冬天。坚守执着,总是传统。
模糊了从哪年起,天地的雪少了,有时甚至一场也不再降。儿时的漫天大雪刻封在了记忆里,苏东坡写的“秋冬雪月,千里一色”,也再未见过。老屋窗户玻璃上的水气还有,只是老屋成了新屋,窗户玻璃亦不再是原先的手打木窗和花纹玻璃,窗外的那棵老榆树,叶落剩后的枯枝也不在了。于是,母亲包的饺子成了人间至味。一直是的。
不免得欷歔,昨是今非旧时光。
说到雪,写的最好的应属白居易。既有“夜来城外一尺雪,晓驾炭车辗冰辙”对卖炭翁的悲悯,亦有“夜深知雪重,时闻折竹声”的生动。后两句尤为的好,夜深人未眠,身心的全部感知皆在窗外的雪上,那个“重”字用的饱满。雪下的酣,压断了竹子,白居易想表露的或许是自己的孤寂。孤寂能被写的如此轻盈,又纯净透明,殊为难得。
天子祭祀天地,意在敬天法祖,春秋两季,实行大祭。而普通百姓,则更看重立冬时节,如果说秋天代表的是收成与清闲,那么冬天代表的应是总结与蓄积。总结则是以守岁过年作为必要的,不可替代的方式出现。至于蓄积,至入秋后的第四个节气——秋分开始,万物就在缓缓收隐。人是万物之灵,是最敏锐的,皮肤毛发,也随之收隐,到了冬天,气血像是封冻的河水一般,深于腠里,沿脉而慢行,护佑着人的神志不外驰,安聚少阴之内,这不可谓不是冬天的无言功德。某种意义上说,春生夏长,秋收冬藏,就是天地间至高无上的道法。自有人类,这八个字便一直在暗暗的引向人类懂得与天地万物共生共存。
春生夏长,秋收冬藏。是天地对世人最为中正的劝善。萦绕往复,久长不变。
【四气调神大论】里讲的冬天是这样的:
水冰地坼,勿扰乎阳,早卧晚起,必待日光,使志若伏若匿,若有私意,若己有得,去寒就温,无泄皮肤。
庙堂太高,江湖太远。自今立冬起,到明年春天止,不谈志向,在人人追求成就的年代而敢于没有成就。
去亲善万家灯火,让世上再添一个快乐老实人,即为当下志。
「晴偏好」
几重深雪化钟灵,
待去太行抚远迎。
问何凭?
柳杜绝尘牡丹亭。
我是马来西亚人,一年到底见不着雪,不过我还是得赞一下,你的文章写得很好,那最后那首短诗我觉得很不错,而且在文章中想要表达的意思都表达出来了,感谢分享。
Posted using Partiko Android
Downvoting a post can decrease pending rewards and make it less visible. Common reasons:
Submit
感谢你的阅读。
说到写的好,不敢当。
Downvoting a post can decrease pending rewards and make it less visible. Common reasons:
Submi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