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明困境与出版人突围(分析篇)

in cn •  6 years ago 

题记

本文通过对南明历史上的文武之争与图书出版的编辑发行进行对比,试图为当下的出版困局破冰,系大力水饺编辑力的思考之一。

南明的历史很有趣,从1644年到1662年,是大明王朝灭亡后,其皇族与官员在中国南方建立的若干政权的统称,一共十八年;从明朝首都北京被李自成攻陷,崇祯皇帝——这个倒霉蛋——在煤山上自缢到永历帝最后被吴三桂用弓弦绞死,南明正式灭亡。想我太祖是何等英明,南明的开始和结束都是凄凄惨惨戚戚的,让人不甚感慨。

屏幕快照 2018-05-03 上午9.46.16.png

不过从这十八年的大大小小的战役就可看出,小明王朝(大明王朝指明朝,小明王朝指南明)强行续命,对于清军的军事抵抗力量还是很强的,为何最终灭亡了?话说清军入关的时候也就14万的兵力,八旗军大概6万,后来的绿营兵大部分都是大明的秦军、楚军balabala,也不好给这些明军扣上汉奸的污名,就像爸爸妈妈打仗,熊孩子占位摇摆不定也是情之使然,毕竟这是我中华民族的内部矛盾。

然美国知名的汉学家司徒琳给出了南明续命失败的三点原因,看完之后我的脊背发凉,我们的出版问题基本就可以对号入座了。

一,太祖对于军人的低位过于打压,导致军人地位低,军事人才极其匮乏(图书发行地位低,但是要求高,还没有相对合理的激励机制)

同朱元璋限制武官,直接通过世袭制来沿袭军人身份类似;出版社的大领导一般是编辑出身,对于内容、产品、服务等的关注是大于渠道的,倾向于编辑也是情理之中。为啥大领导发行出身的少?愚以为,卖书卖得好的人基本全能,不囿于图书这个领域(sku高得惊人,一个天猫图书专营店就30w个sku 吓不吓人?一本《人性的缺点》能有200多同款,雷不雷人?)快消品、内容产品等等都玩得转。其次编辑地位高,也是由于编辑一般是由211、985之类的研究生占主体,这是病,得治。其实初级编辑工作,高中毕业有良好学习习惯,工作态度负责的人基本可以承担。发行入门门槛低,良莠不齐,而在互联网电商的快速发展过程中,编辑不得不依靠发行的数据和对市场的预期,毕竟利润比一库房的书更能证明一本书的成功。

二,明朝宰相的领导职位被取消,互相吐槽让南明不能集中有效兵力。(编辑和发行互相死磕,看似是左右互搏,实则是七伤拳——先伤己再伤人,可惜对自己下手太狠,基本无法应对一日千里的内容市场)

编辑是从内容出发,是典型的文科思路,我的东西好,我的内容牛,我的书是酒香不怕巷子深;发行是从用户、读者角度出发看问题,成本第一,装帧第二,内容第三,典型的理工科数据逻辑,不能片面说谁对谁错,最终造成了选题会上“你是傻X”的想法在编辑和发行的心头荡漾。因为在实际工作中,编辑会认为发行对自己的图书没有给予合理、客观的评价,很多书都卡在了下厂付印的节点上。

三,南明奶妈郑成功最终因为偏科,政治不好导致小明烟消云散。(编辑发行合体的郑成功为毛还是没有持续策划出好选题,成立出版集团,A股主板上市?)

郑成功就好比一个图书公司,军事专制,我的选题我说的算,什么编辑、发行、行政都得配合我来搞。从行政划分来看,图书公司的领导是偏发行的,用渠道倒推产品,结果显而易见,图书好不好不知道,反正卖得不错,因为规避了传统出版单位的一些陋习,当然还有一些规避风险的手段,利润还ok。过于注重渠道,忽略了图书的内容核心,这也是过去十来年同类图书互相倾轧、纵横捭阖的一个原因。当然这也是一个事物在原有传统体制突破后,产生的一些阵痛或者说副作用。不过想改变历史,打赢几场战役是不起决定作用的,失去了群众基础,没有忠实的用户,只是依托类似拼多多之类的平台,最终是要走向失败的。

对策篇我会抓紧跟进~

Authors get paid when people like you upvote their post.
If you enjoyed what you read here, create your account today and start earning FREE STEE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