鼓,是我國傳統文化中的一支奇葩,而流傳至今各種有關鼓的舞蹈,更是遍佈中華大地,著名的如陝西安塞的腰鼓,安徽鳳陽的花鼓、山西晋北的多鼓等等。但,你是否觀賞過別具一格的武山旋鼓舞?
武山旋鼓舞是流傳在甘肅省武山縣一帶的漢族民間舞蹈,是甘肅省的傳統民俗舞蹈之一。
武山旋鼓舞最早起源於原始部落的圖騰舞或者叫儺舞。它的作用也主要是用以驅趕野獸。武山的先民為了防卸狼群對人畜的攻擊,用鼓聲震懾驅趕,使它不能侵害人們的生產生活。春末夏初,草木繁茂,狼群開始繁衍生育,頻繁出沒,打鼓威脅狼群也正是在這個時間。這大概和傳說的過年放鞭炮驅趕“年”這種動物的說法差不多。
隨著社會的發展,生產的進步,人們駕馭野獸的能力不斷增強,野獸對人們威脅慢慢减小,人們打鼓驅趕狼群的意識也就漸漸地淡忘了,把原來具有攻防意識的打鼓轉變成了雄渾、高亢、剛健、熱烈、歡快的民間舞蹈,逐漸用於祭祀、酬神、賽社等宗教活動,帶有濃厚的原始信仰特色。
旋鼓作為西部地區民間藝術的一朵奇葩,以其粗獷熱烈的單張扇面形羊皮鼓的擊打與剽悍豪邁的男子集體舞蹈陣容相結合,形成了天水民間獨特的旋鼓舞流傳四方。
能歌善舞的武山人對於旋鼓舞的熱愛和執著,不亞於武術和秦腔。每到春末夏初,花木爛漫,草長鶯飛,蝶舞蛙咏的時候,不論是月明星稀,涼風習習的晚上,還是陽光燦爛,晴空瓦蘭的午後,或在溝壑山峁,草地田埂,村頭巷尾,槐陰柳下,鼓聲此起彼伏,不絕於耳。因為常常有人列隊旋鼓,那磅礴氣勢猶如千軍萬馬在戰鬥,威武雄壯。那强大陣容恰似滾滾春雷在轟動,山回穀應。縱橫穿插,左右跨越,有板有眼,有章有法。
忽圓忽方,忽短忽長,雜而不亂,疏而不散,層層圍攏如百鳥朝鳳,徐徐綻放似遊龍擺尾。一會兒慢鼓輕跳似閒庭信步遊園看花,一會兒緊鑼密鼓如雷霆萬鈞似疾風閃電,緩緩地鼓隨身轉太子遊四門,匆匆地跟步遄鼓水淹金山寺,左轉三圈舞女穿梭巧對針,右轉三圈野馬跳澗飛鼓來,大開大合,時進時退,快如金雞食米,慢似野鶴閑雲,陣陣精采,式式傳神,令人眼花繚亂,心往神馳,真是享不盡的眼福,看不够的旋鼓。
武山旋鼓舞又稱“羊皮鼓舞”或“扇鼓舞”,扇鼓又稱鼙鼓,其形似扇非扇,如芭蕉葉面,周以鐵圈鑄成,單面蒙著去毛的羊皮,鼓面直徑一般為30釐米,槌柄綴著9枚看似古幣的鐵環,俗稱“九連環”,鼓槌由藤條或羊(牛)皮編織而成。
作為一種古老的民間藝術,武山旋鼓表演時陣容恢宏,場面壯觀,充分展示出西部人的剽悍和勇敢。表演時少則十幾人,多則上百人或上千人,大都以青壯年男性為主,偶爾也會有一些孩童和老人加入其中。
每年春末夏初,先由牧童敲起,臨近端午,漸達高潮。端午節,規模宏大的鼓隊由四面八方湧進各自地域的中心,賽鼓聯歡,數十人或數百人不等,根據不同的鼓點節奏,做出不同的舞姿和造型,基本舞步為進行式而富於變化的圓舞場,如水面浮萍,輕盈遊動。時層層圍攏,如百花盛開。
武山旋鼓大多以村為組織進行比賽或者表演,他們各隊之間相互穿插、裹挾盤旋,進行著力的較量、氣勢的抗衡和內心情感的宣洩。上場之時表演者左手持鼓,右手握鼓鞭,或打鼓心,或敲鼓邊,邊敲邊舞,鼓點變化多端,舞蹈動作粗獷奔放,旋轉自如。並以傳統的“蛇退皮”、“二龍戲珠”、“白馬分鬃”、“九折十八式”、“太子遊四門”、“獅子滾繡球”等軍事陣式,搖環狂舞,渾厚中見清亮,歡快而有節奏。
其最大的特色體現在“旋”和“鼓”。從這兩個非常灼目的字眼上,讓我們聯想到那遠古洪荒的年代,皎潔如玉的月光下,熊熊燃燒的篝火旁,先民們在圍著一個偌大的圓圈,輪起長長的髮辮,手拉著手翩翩歌舞。暖暖的驕陽下,起伏連綿亘古曠遠的高山間,光著膀子的男人們在地裏耕作勞苦,吆喝著只有他們才能聽懂的號子。那悠悠的白雲,廣袤的田野,茂密的森林,成群的牛羊,以及震耳發聵的旋鼓聲,織成了灘歌盆地特有的原始風景和文化品味。濃重地描寫了灘歌這塊小盆地的蒼茫古老和美麗神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