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南水北调工程

in cn •  4 months ago 

水北调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战略性工程,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以下是关于该工程的详细介绍:
提出与规划:
提出背景:1952 年,国家主席毛泽东视察黄河时提出南水北调工程构想方案。我国水资源时空分布差异较大,北方水资源贫乏,南方水资源丰富,北方地区的水资源短缺问题严重制约了经济社会的发展,南水北调工程的设想由此诞生。
规划线路:经过长期的勘测、规划和研究,确定了东、中、西三条调水线路。通过三条调水线路与长江、淮河、黄河、海河相互联接,构成我国中部地区水资源 “四横三纵、南北调配、东西互济” 的总体格局。
各线路具体情况:
东线工程:利用江苏省已有的江水北调工程,逐步扩大调水规模并延长输水线路。从长江下游扬州江都抽引长江水,利用京杭大运河及与其平行的河道逐级提水北送,并连接起调蓄作用的洪泽湖、骆马湖、南四湖、东平湖。出东平湖后分两路输水,一路向北,在位山附近经隧洞穿过黄河,输水到天津;另一路向东,通过胶东地区输水干线经济南输水到烟台、威海。一期工程调水主干线全长 1466.50 千米。规划分三期实施。
中线工程:从加坝扩容后的丹江口水库陶岔渠首闸引水,沿线开挖渠道,经唐白河流域西部过长江流域与淮河流域的分水岭方城垭口,沿黄淮海平原西部边缘,在郑州以西李村附近穿过黄河,沿京广铁路西侧北上,可基本自流到北京、天津。输水干线全长 1431.945 千米(其中,总干渠 1276.414 千米,天津输水干线 155.531 千米)。规划分两期实施。
西线工程(尚未开工建设):在长江上游通天河、支流雅砻江和大渡河上游筑坝建库,开凿穿过长江与黄河分水岭巴颜喀拉山的输水隧洞,调长江水入黄河上游。供水目标主要是解决青海、甘肃、宁夏、内蒙古、陕西、山西等 6 省(自治区)黄河上中游地区和渭河关中平原的缺水问题,还可向甘肃河西走廊地区供水,必要时向黄河下游补水。规划分三期实施。
建设历程:
2002 年 12 月 27 日,南水北调工程正式开工。江苏段三潼宝工程和山东段济平干渠工程成为东线首批开工工程;2003 年 12 月 30 日,中线京石段应急供水工程动工,标志着中线一期工程正式启动。
后续经过多年的建设,各段工程陆续完工。2013 年 11 月 15 日,东线一期工程正式通水运行;2014 年 12 月 12 日,中线工程一期正式通水运行。
工程意义:
社会意义:解决了北方缺水问题,改善了北方当地饮水质量,有效解决了北方一些地区地下水因自然原因造成的水质问题,如高氟水、苦咸水等。有利于缓解水资源短缺对北方地区城市化发展的制约,促进当地城市化进程。
经济意义:为北方经济发展提供了保障,优化了产业结构,促进了经济结构的战略性调整。通过改善水资源条件促进了潜在生产力,形成经济增长,扩大了内需,促进了经济的和谐发展。
生态意义:改善了黄淮海地区的生态环境状况,利于回补北方地下水,保护了当地湿地和生物多样性,改善了北方因缺水而恶化的环境。
工程成效:截至 2024 年 3 月 18 日,南水北调东中线工程累计调水量突破 700 亿立方米(含生态补水超 108 亿立方米)。南水已成为京津等 40 多座大中城市 280 多个县市区超过 1.4 亿人的主力水源,为沿线地区的经济社会发展和生态环境改善提供了重要的支撑。
788b23ea39dd17f9a6a61ee56630d486.jpeg

c7897c140cf52f85c7e9f4b8622195a9.jpeg

f2ee0ef646e8192f0b85fcf229fbb453.jpeg

Authors get paid when people like you upvote their post.
If you enjoyed what you read here, create your account today and start earning FREE STEE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