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事证券分析行业两年多,研究的越多,就越困惑。
- 困惑一:研究有用吗?还是消息更有用呢?
- 困惑二:价格是客观的,价值是客观的还是主观的?
- 困惑三:研究或者消息能左右股价的走势吗?还是给自己的买入找一个合适的理由呢?
- 困惑四:一个分析师或者基金经理因为某个逻辑看好一只股票,后来涨了,如何证明这一前一后的是因果关系,而不是偶然的相关关系呢?
- 困惑五:第一次买入应该买多少呢?第一次买多了,如果下跌想补仓没有弹药了怎么办?第一次买少了,如果没有下跌直接涨上去了怎么办?后续的买入策略如何?
- 困惑六:交易认为概率上有期望收益大于零的策略,因此会在有浮盈的状态下加仓,而且大多是看趋势的,而分析认为公司的价值是一定的,低于价值就应该买,越跌越买,会在浮亏的时候加仓,究竟应该如何选择呢?
- 困惑七:第一次少买一些,后面如果跌了继续加,这个策略会导致,有可能跌太多没有弹药,有可能重仓浮亏一些,轻仓浮盈很多,但整体仓位基本没有收益,如何避免?
- 困惑八:目前的研究员基本以消息驱动为主,如果未来想要自己做,很难以来研究员和上市公司的消息的情况下,如何保证持续的核心竞争力?
- 困惑九:看好的重仓,会出现“溺死的都是会游泳的”的现象,极可能在重仓品种上遭遇黑天鹅导致本金极大受损,如何避免?
- ……
数不胜数。
这也导致了我到现在,在投资这条路上,也没有给自己赚到心安理得的钱。我至今都认为,我赚的钱都是蒙的,我亏的钱都是应该的。
不过幸运的是,今天碰到一位师兄,大体上解决了不少我自己百思不得其解的问题。这位师兄的经历确实比较奇特,目前就是独立投资,走的就是价值投资这条路,目前已经财务自由。不得不说,还是需要定期找一些前辈们取取经,毕竟,我们很多困惑的东西,他们都经历过,而且也过来了。
他给我提供了一条能够很大程度上解决上述困惑的思路和方式,其实本质上就是价值投资。在某一些行业有自己独到的见解和洞察力(师兄强调了很多次“洞察力”),并在市场非理性的时候,在价格低于价值的时候,全仓买进,不考虑波动,在到达自己判断公司的价值附近卖出。不用调研太多,不用勾兑,不依赖资源,依然能取得非常良好的投资收益。
不得不说,巴菲特拥有一批粉丝,是有原因的。师兄说得好,人家成功了,将成功的办法也告诉你了,可是你就不信,你就觉得人家说的也不一定对,也不一定适应这个市场,就不去认真学习,这个是要反思的。师兄举了一个例子,就好像在故宫修文物的那批研究员,去潘家园淘古董,是很大概率能卖到便宜的好货的,但是前提是,人家在这个领域钻研了很长时间,具备的是洞察力。有了洞察力,就有确定性,就敢满仓,就有确定性的收益。
这个和我自己的投资思路有点差异。我自己的投资思路是很消极的,我认为我无法战胜市场,但是市场却总会有牛熊,因此就在熊市定投指数基金,牛市撤出来。师兄跟我说了一句话,你要是能牛熊抓那么准,早就富可敌国了。说的是对的。
另外我自己的思考是:价值投资,更适用于稳定成长的,业务确定性较高的波动性较小的企业。对于新兴的企业,对于科技类的企业,因为估值算出来很有可能价值的区间极宽,导致方法失效。对于新兴企业和科技类公司,师兄的办法是风投式,每个可能的地方投一些。
还是应该多读书,少干一些没用的。多思考,多尝试,少手贱,少交易。
投资就是阅读,这个师兄有点意思。
师兄给我的思考题:
我有两家公司a和b,没有负债,a资产是两个亿,b资产是一个亿,但两家公司正常年份净利润都是1000万,现在我送你其中一家,你会要哪一家?(重点是背后的依据是什么)
我目前的答案是:要a。不少大佬选的b,因为资产回报率更高,获得相同汇报,资本消耗更小,ROA高,增速快。但是我认为,反正都是送,成本是0,看收益,两家净利润都是1000万/年,但是a多出了1亿的资产,这相当于是送你的,多出来的这部分只要未来能产生现金流就赚了(因为资产的定义就是能够预期在未来提供效益的经济资源)。另外讲ROA(没有负债也就是ROE)的话,理论上市场会使公司ROE趋同,也就是说未来高ROE的B公司有可能会因为市场竞争等原因下降,所以这个原因我觉得不能算得上很成立。
最后,放一段师兄给我看的芒格的话,作为今天感悟的总结:
人类并不是天生就具备了通晓万事万物的才能,但上天赐予那些孜孜不倦的人一项才能——他们在观察并寻找世界上错价的赌注,偶尔会发现一个。既然上天赐给他们这个良机,聪明的人就重金下注,但在其他时候却按兵不动。这是非常简单的概念,我很认同这一点——根据彩池投注系统的经验,随处可见这样的例子。
我很欣赏你!
Downvoting a post can decrease pending rewards and make it less visible. Common reasons:
Submi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