吃,低保(转载网络营销红人懂懂最新散文)

in cn •  8 years ago 

 最近,“低保”这个话题很火。


我也谈谈。


我家,世代农民,我现在的身份也是农民,农村户口,住在农村,有土地,在大家眼里,农民应该生活在水深火热里,只有痛苦,没有幸福。


其实呢,这个想法有点类似安知鱼之乐?城市人并不了解农村人,农村人也有自己的喜怒哀乐,你觉得他们穷,但是他们自己觉得不穷,因为大家都穷就显的都不穷了,农村与城市是存在断层的,也就没了比较,不会觉得自己多么落后。


那年,有个画家到我老家,他感叹了一句:农民真苦。


我心想,你这是带着怜悯之心来看待农村了,过分了,我们不希望你们这样看我们,我们期望众生平等,意思是什么?


没有谁比谁更可怜,这是对存在的尊重。


包括对待乞丐。


乞丐也有自己的喜怒哀乐,你以为乞丐就没有性生活了?


也有!


徐童有部纪录片《算命》,YOUKU上有完整版的,有空可以看看,绝对会让你很震撼,看看居无定所的一群人是如何生活的,有算命先生,有小姐,有乞丐,你会发现,他们其实有他们的生活方式,也喝酒,也唱歌,也放声大笑,他们有他们的圈子,有他们的江湖,也有他们的性方式。


我觉得女人是应该看看的,你会理解男人的,双腿残疾的算命人,也会去频繁地找小姐,还会舌吻上几分钟,乞丐攒点钱,也会花20元去来一炮……


看到没?


男人就这货色,肚子可以饿着,JJ不能闲着!


里面有个又聋又哑又傻的老女人,被算命老人给娶来了,这完全是一个没有生活自理能力的女人,问算命老人为什么会娶?


他说,就为了那事,否则我养这么个废物干嘛?


我不剧透了,去看看吧,能震撼你的心灵,在今天竟然还有一群挣扎在温饱线上的人,但是他们不是沮丧的,也有自己的喜,有自己的乐,有自己的朋友。


全程都是徐童亲自拍摄的,有时徐童也会跟老厉(算命老头)探讨起活着的意义,因为在我们这些正常人、文明人看来,人活着是有追求的,有奔头的,每天只是为了吃饱肚子貌似有些不可想象。但是老厉很严肃地跟徐童说:你这样的想法太没有人意了,那些乞丐没有任何追求,只为活着,仅仅是活着。


在老厉看来,对社会底层的人来说,“活着”就是最大的追求。


那么,大家的问题接着来了:为什么不找政府救济呢?


怎么救济?


吃低保?


发工资?


当然,说说是很容易的,一个县城有三四万残疾人,一个人一年给一千元,一年也是几千万的开支,财政哪负担得起?


更别说一个月发一千元了。


残疾人如此,更别说健康一点的贫困户了。


这就是为什么大家拼命指责的原因,生活在今天,竟然还有人穷死?


是不是又想捐款了?


胡主席上台后,农村老百姓鼓掌,为什么?


第一、取消了公粮。


第二、取消了提留。


第三、开始了农村医疗保险、农村低保。


我们小时候,每年收完麦子都要交公粮,然后统一送到粮食站,有时按人头交,有时按亩数交,今天听起来有些荒唐对不?


但是,自古以来,农民种地都是要交粮的,类似租金。


有时,得了便宜也卖乖,我就在想一个问题,取消了公粮岂不是对城市人不尊重?你看,仅仅是因为我们的农民身份,就免费送我们地,还允许我们盖房子,一切都是白送的,这不是要培养我们做刁民吗?


还有一点,你们这不是不尊重我们吗?凭什么免费给我们土地?我们种着你们的地,为什么不交公粮?


也就是前面我们探讨的话题,国家还是拿着怜悯之心来对待我们了,感觉我们是弱势群体,把社会资金朝农村倾斜了,我们扯后腿了?


总觉得农民头上有几座大山……


我跟你们不同,我不可怜穷人,特别是农村的穷人,因为我从小生活在农村,深知穷人骨子里的劣根性,就如同《算命》里的那个群体一般,就是一群好吃懒做的人,你就是把整个世界救济给他,也没用。


我前些日子写过,他们的地里不长庄稼,长草。


我爹是我们村的,我娘也是我们村的,俩人一辈子就生活在这个村庄,没有出去打过工,怎么供我们姐弟三人上学?就是多种地,人家种5亩,咱家种20亩,人家种粮食,咱家种经济作物,例如黄烟、西瓜。


人家不用地膜,咱家用地膜,就这么一点点把家业攒下了,另外我们家还养着大量的猪……


我读小学时,村里来了女老师,城市来的,她挨着家访,我就不想让她去,为什么?


我们家太臭了,养了那么多猪。


她去的那天,我躲了。


她在家访本上写着:重视教育,家养很多猪。


在1990年前后吧,我们家一次卖猪就能卖1万多,那时所谓的农村土豪也不过是万元户,对于我们家而言,一窝猪就能卖这么多。


我爹我娘,靠的不是智慧,只是勤奋。


起早贪黑,我爹经常说,我两个姐姐6岁就跟着下地干活了,每到农忙季节,我爹就去学校里给她们请假,不让上学了,让回家干活。


我们读书时,没有暑假和寒假这个概念,而有麦假、秋假、年假。


在我爹的影响下,我从来没觉得我会贫穷,即便是回到农村,我也会跟他那般勤奋,我坚信一点,哪怕我回村里种地,也会成为村里首富的,我自己没回去种地,但忽悠了一群青年回去种地,例如种猕猴桃的岳老师,她是电视台的,现在一年毛利润70多万,她家葡萄今年也做的很不错,N多人跑几十公里过去采摘,她从开始做果园到今天,我是看着她发展起来的,我姐也做了一个果园,是红心苹果的,貌似五年后才能挂果……当然,在我看来,若是我搞,更牛B,只是我爹坚决不允许我种地。


在90年代中后期,很多人不种地了,为什么?


种地亏本。


不仅仅交公粮,还要交提留,还要干义务工,什么叫义务工?就是村里冬天每年都要修路、修水渠,请不起工程队,那就全民参与,按家按户划分。


一些人就被逼出去打工了,土地就直接送给亲戚朋友了。


为什么说现在土地问题很难缠?


例如,当初送,就是永久性送了,但是现在问题来了,面临着征地赔偿了,又撕B了,当初你是种不起送给我们的,现在赔偿了你又来要?


凡事都有两面性,我爹就是这期间发现种地赔钱的,也不是赔钱,而是收入连年降低,农村人为什么觉得种地不赔钱?因为农村人没有时间成本这个概念,也没有体力成本,一年就赚个整的,例如卖了花生,一次性卖个几千元。


不赚钱咋办?


去寿光学习先进经验,大棚。


我们家就上了大棚,大棚收入高,一亩地一年能赚4000元左右,后来我们这边就开始流行大棚了,镇上还特意给开了一个税,叫特产税。


意思是你这是特产,不属于普通农作物。


有时,我在想,假如我爹我娘60多岁就走了,就是累死的,他们俩不舍得雇人干活,就俩人干,从早忙到晚,他们俩一直都是村里最勤奋的人,也是村里的风向标,我爹种什么,大家就跟着种什么,我爹是我们这边最早使用地膜的,也是最早发明套种的,就是黄烟+地瓜或花生,相互不影响。


农村是饿不死人的。


孩子多算啥?


我们村还有生六个的,一样长大成人,当时感觉人家真苦,现在看看人家真幸福,过生日时,那么一群闺女围在身边……


《乡村里的中国》也是一部纪录片,这部纪录片比《算命》正经,没有太负能量的东西,例如没有偷情,没有脏话,而《算命》里大部分对话都是带脏字的,还有一些很露骨的对话,甚至俩小姐嬉闹的时候,一个喊着非要把另一个给抠爽了,关键是还真的把她摁倒了,抠了半天……


《乡村里的中国》的主人公叫杜深忠,属于村里比较有文化的,我还专门去拜访过他本人,家里的确穷,他感叹,农民对土地没有一点感情了。


但是,从农村人角度而言,我觉得他穷的根源是业务不行,他老婆也说,杜深忠的焦点不在果园上,所以他家果树不如别人家的好。


事实上呢?


种苹果还真不少赚钱,烟台那边很多果农一年收入几十万,我认识一个售楼姑娘,在烟台卖房子,她说很多房子都是卖给了果农,他们给孩子买的。


只要是舍得出力,愿意改变,肯定能赚钱,上次我发给大家的苹果是“马里农庄生态园合作社”的,人家一个农民,一年收入过百万,可以百度一下,还上过新闻。


什么时候开始低保的呢?


说起来也没几年,最初选低保户是村里干部直接推荐,说谁就是谁,低保还属于试验阶段,很不完善,能拿到低保名额的多是亲戚朋友,例如书记的爹肯定是低保户……


后来,稍微完善一点了,人人可以获得提名,人人可以获得投票权。


公平不?


理论上很公平,但是就会出现另外一个情况,例如我家族庞大,我让大家都投我,我一样可以当选。


只要愿意跑票,也是可以把一个稍微贫困点的人弄成低保户,甚至不乏40来岁的青壮年。


现在呢?


越来越完善了,先是社员代表推荐,推荐出的这些人名是侯选人,然后再全村投票,基本上是比较公平的,例如我们村吃低保的要么是偏瘫的,要么是年龄大的,你跑票也没用,因为你未必获得提名。


社员代表是什么人?


就是字面意思,例如我爹就是,相对比较正直的一群人,不会弄虚作假的,他们负责提名侯选人。


村里贫困的、偏瘫的比较多,但是低保名额有限,那咋办?实行轮流制,例如今年你吃,明年他吃……


所以,你们在声讨的、漫骂的那个事,若是在我们村,她也是吃不上的,因为年轻人有劳动能力,没有资格吃,你是青壮年,为什么要求吃低保?


是丧失劳动能力的人,才有资格吃,即便是你跑票吃上了,有人觉得不服,也可以提起申诉,因为选票产生以后,还有个公示期,会把名单贴在村里。


中秋节,跟我爹谈起这个事,我爹说,就是国家低保名额太少了,一个村应该2/3的人吃低保,那就公平了!


对,太少了!


现在,扶贫又升级了,叫精准扶贫,公务员、教师对应农村扶贫对象,每个人分一个村庄,要挨家挨户走访,要把困难户的材料写出来,录入到系统中……


整体而言,国家做得越来越好,媒体可以起监督作用,但是不要急于推波助澜,我其实蛮可怜那几个干部的,莫名其妙就被撤职了。


使我想起了王小波说的那句话,中国的官员,只要不是当上了皇上,就没有尊严,因为总有人可以一声令下使你脑袋落地,例如文死谏,有些文官为了让皇帝接纳自己的意见,竟然敢顶撞皇上,结果呢?


被咔嚓了。


这个场景是何等的熟悉,这不就是李雪莲吗?李雪莲就是过几天要上映的《我不是潘金莲》的主人公,你可以看看,一个农村妇女要想折腾,能折腾得一个市鸡犬不宁,去北京喊冤,被领导人遇见了,领导人给当地省长无意提了提这个事,结果呢?


从市到县,一把手全撤了。


你说,冤枉不?《我不是潘金莲》这本书很值得看,首印50万,天文数字了,现在作家写本书,一般就是印5000册,这本书原本是在《一句顶一万句》之前出版的,但是为了给自己的颠峰之作让路,选择了晚出版,《一句顶一万句》获得了茅奖以后,很多人预测《我不是潘金莲》会再获茅奖,其实这是不可能的,因为没人能连续两次获奖,刘震云是比较现代的作家,他跳出了传统作家写农村,写文革,写抗日,写的都是比较现代的题材,了得!


前几年,我给领导开车,路过一个县,全国百强县,县长陪我们吃饭,他说马上要升一把手了,又谈起了他妈,说他妈一看到查贪污腐败就吓得关电视,每天晚上都打电话问他回家吃饭不,其实意思就是看儿子的电话是否还能打得通……


他安慰妈妈:咱干的就是这么一个差事,脑袋系裤裆上,至于发生什么,那就是运气,该当摊上了,说什么都白搭,就是该当。


例如,煤矿突然塌了,宾馆突然着火了,甚至出了个李雪莲,自己接着就会被撤职,甚至去视察洪水时坐着游艇或者被人背了几步。


冤不?


太冤了!


我甚至觉得官员真是弱势群体,是民意的牺牲品,谁成为舆论的焦点,谁肯定落马,没有例外。


的确,运气问题。


有时,我在想,其实老百姓胆子越来越大了,在政务大厅就能看出来,敢朝工作人员发火了,过去谁敢?


2011年,我去办业务,人家在玩IPAD,玩够了才搭理你,你能咋着她?


如今,不同了,一个个都会微笑服务了。


我只是在想,人人都是自媒体的时代,是不是相当于人人都可能成为刽子手?我们随时可能引发大讨论而弹劾了一位官员……


有些时候,想想,其实还是蛮可怕的,我们竟然有这么大的权力!


可能是我比较势利,我一直觉得富人、官员多是值得尊敬的,要么是他们祖上努力过,要么是他们自己努力过。


不要动不动就仇视他们,而是要想想他们身上有什么值得我们学习的地方。无论从素质还是修养,他们都是碾压我们的,当然我们觉得我们比他们高尚,那仅仅是我们觉得而已。


昨天,我在路上遇到了小木匠,以前给我干过活,他在我前面,骑辆电动车,一直骑在马路中间,我跟在后面很难受,但是我又不能按喇叭,否则他会误解的,以为我对他有什么意见。


由他去吧。


路口,红灯,他闯了,我停下了。


我在想,他会不会撞死?


我觉得未必会撞死,但是出车祸是早晚的事,因为他在挑战概率,而且有些过于嚣张了,他会越来越嚣张的,总觉得没车敢撞他。


他为什么如此嚣张?


他不知道汽车的厉害,缺少敬畏心!


回到家,我一直在纠结,要不要给他打个电话?跟他说说?又觉得多管闲事了,他应该也不会听,没有这个觉悟。


有时,我也在反思自己,过往的人生里,多次与死神擦肩而过,例如喝多了睡在路边,高速爆胎了,在海里游泳遇到大浪了,还有就是煤气中毒过……


感谢上帝的不杀之恩。


我一直在思考一个词:克制。


我修行的是什么?


就是克制,不断地给自己划警戒线,什么线可以越过,什么线不能越过,涉及生活的方方面面,包括写作。


自媒体做大了一定是死,死在哪?


死在触碰高压线了,这也是克制的范畴,什么能写,什么不能写,这都是需要思考的,你不要觉得自己真的是意见领袖了,可以引导民意了。


要越来越小我,小心、谨慎地活着,有时我觉得屈原真的死得冤,他就是标准的文死谏,你说你何必呢?你死了又能改变什么呢?


除了克制,还修了“接受”,要接受亲人的生老病死,接受人生的“无常”,例如我看轮椅,我就在想,其实我们最终都会成为其消费客户的,我们是否做好了接受的准备?


例如,你是否能接受突然失明?


接受不了吧?


我有一个眼睛就处于模糊状态,也慢慢地从不接受到了接受,你是不是觉得我会蛮痛苦的?其实也没啥痛苦的,因为我已经记不得清晰是什么样子了,也就无所谓痛苦了。


哪怕没有腿了,我也会接受。


没有JJ了,也能接受。


生命、时间对于每个人而言,都是平等的,有朋友想皈依佛门,我带她去寺院,我跟她讲,出家不代表进入佛门,和尚、尼姑不代表佛家人,佛门无处不在,不一定在庙里。


这个寺院的方丈跟我同龄,比较年轻,佛学院毕业的,我们这边的寺院也是穷水衙门,香火一般,他倒比较清闲,偶尔我也过来找他聊聊天,谈谈人生,我总喜欢调侃他。


我问了方丈一个问题:为什么有人生来痛苦?


他说,要么,他在偿还前世,要么,他在造福后世。


这么一解释,我突然觉得好完美,你看,你不应该随意怜悯谁,要么,他没有偿还完,要么他没有造福够,你的施舍是扰乱了别人的修行。


我问了他一个问题:佛,既言佛普度众生,又曰佛度有缘人,这不是相互矛盾吗?


他支吾了半天……


没说出个一二三。


我觉得徐童很坏,深入了别人的生活中,去觉察了别人的内心、心理活动,使我觉得这部纪录片有些脏,接受不了,若是真的这么来深入我们的内心,我们也是脏的,但是我们不想看到脏的一面,哪怕我们知道是真的。


身体残疾往往会伴随着心理残缺,这使我想起了毕飞宇的《推拿》,的确,他们把人分为了两类:残疾人、正常人。


也使我想起了国外专门帮助残疾人解决性生活的志愿者。


也使我想了一个问题,做小姐真不容易,什么人都要接待,甚至跟一个满口大黄牙的残疾老头舌吻半天,不是说好不能跟客人接吻吗?


“贫穷”是最容易煽情的,只要说一句“贫穷有理”,其产生的浪潮就能淹没一切,貌似潮水过后,该穷的还是穷。


作为农民,我个人是这么觉得的,地主模式其实比平分土地的模式更利于农业的发展,因为地主模式是纯粹的市场经济,你牛B了,你就应该拥有更多的土地,甚至你无限牛B了,跟马云一样牛B,你可以拥有中国大部分土地。


例如恒大现在几乎买下了大兴安岭,要投入1000个亿。


他们更会种地,更懂得品牌经营,例如中粮做的普洱茶,还有联想农业种的蓝莓,褚时健种的橙子。


中国农业的出路在现代化,现代化需要钱,需要人才。


这就需要企业家入手农业。


什么时候,地主是有钱人的时候,农业才真正有出路,现在农村土地几乎就是被糟蹋了,家家户户都有,但是都在外面打工,哪有心思用心经营土地,我们在南非遇到的庄园主那都是真正的土豪,戴个金丝眼镜甚是斯文,光收藏的法拉利就有100多辆(我以前发过照片),有自己的葡萄基地,还有自己的酿造工厂,也有自己的葡萄酒品牌,销往全世界,那庄园搞的有条不紊,现代与艺术的完美结合,当时我就在想,我们国家出现这样的农业基地至少要百年以后,包括联想农业基地跟人家都没法比,人家整个庄园就是一个艺术品……


不过不用急,地主模式会来的。


这一切都是瞎操心,我现在的原则是谁爱咋着就咋着,与我无关,我只关心我自己,这几天我在快走,我发现每个城市都有快走群体,不过以老年人为主,走得飞快。


腚疼走了一天,说自己废了,不走了。


我觉得这是一件非常简单的事,不就是一天走10公里吗?90多分钟,又有啥呢?这是事业,又不是闹着玩,你咋天天坚持上班8小时呢?


只要用心,这是最没有技术含量的创业了,你想想,就是每天走走路,就成就一份事业,能成名,还有比这个更简单的事业吗?


就这个,都做不了,那就没法了!


找个姑娘,每天带着她走10公里,然后在咕咚上晒照片,每天都能上头条,不用多了,每天吸引10个人就足够了……


大家喜欢玩快的,不喜欢玩慢的。


其实,慢的才有杀伤力。


腚总还是不相信我,这是关键,我还是跟劲松谈谈这个事吧,他相信我,我的建议是做5年计划。


这5年采取倒计时的方式,一天一天的。


每天都要写生活总结。


总结包括:今天走了多少路,体重多少,读了什么书,看了什么电影,定投了多少资金,收益多少。


频率呢?


快走,每天10公里。


体重,每月减3两。


读书,每周一本书。


电影,每周一部。


朋友,每周采访/拜访/约见一个。


旅行,每月旅行4天。


当什么去做?


记住,你是自己的试验品,五年的时间里,你要风雨无阻,五年后,你会有什么结果呢?


体重,减少20斤左右。


读了250本书,看了250部电影,拜访过250位朋友,定投资产翻了2~3倍。


你整个人会发生天翻地覆的变化,听起来都很简单对不?你从毕业到现在,读过25本书吗?别说250本了,你觉得自己看了很多电影,我问你,有100部吗?你觉得自己减肥速度挺快的,但是你不反弹吗?


做成详细的计划书,完全当日常生活去执行,每周都要做计划,例如周几看什么电影,是看老电影还是新电影,是看国产的还是欧美的,一本书分为7天,一天要读多少页?


这五年的时间里,你一直在直播这些,你什么都不说,只是默默地走着,跟随你的人越来越多……


变化是最吸引人的,人们能感受到你的日常变化。


五年后,你晒几组照片。


例如,体重对比、身材对比、气质对比。


例如,250本书放在一起。


例如,250部电影名单。


例如,资产对比。


这就是炸弹,那么,接着做个什么事呢?推出你的定投俱乐部,定投读书,定投电影,定投理财,定投健康。


这个俱乐部收费也不贵,1万元。


我坚信你可以招到500个人,也就是说,你这5年的时间里,看似没赚钱,其实每年赚了100万。


为什么我坚信这个市场呢?因为有钱人越来越多,人们越来越向往健康、有趣、积极的圈子。


俱乐部的作用是什么?


教你学会“克制”!


因为儿子手术的缘故,我们对他过于放纵了,什么都由着他,媳妇每晚烤面包到凌晨1点多,她要送给别人中秋礼物。


儿子也跟着凌晨1点才睡觉。


我教育过几次,没啥用。


牛哥跟我讲,如果你跟孩子说:我说过100次了,你也不听。说明你的方式出了问题,100次都不听。


我就在想,我们到底要给孩子留下什么?


家产?事业?


例如,我们这里以前有些国有企业实行顶班制,例如老人退休了,儿子顶上,我就在想,其实人人都有世袭的欲望,接班也是世袭。


想把优势继承下去。


我们最应该留给孩子的是习惯,是身教。


我就在想,我们如何才能让儿子早睡觉呢?


很简单,我们早睡了,他自然就早睡了,如果我是一个每天坚持10公里,每天生活很有规律的人,严格做计划的人,那么在儿子的一生里,他都会接受我的这个烙印,甚至在他写回忆录的时候,他写到了自己的父亲是一个自我要求多么苛刻的人。


身教大于言传。


所以,让一部分人先富起来,是对的!


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 

Authors get paid when people like you upvote their post.
If you enjoyed what you read here, create your account today and start earning FREE STEE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