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业化的核心要素就是“分工”,而电影工业化即任何事情都可以项目化,标准化,流程化。最重要的是,都有相对应的价格。
以电影工业化体系建设最完备的好莱坞举例,在好莱坞,一部商业大片电影从立项到制作到后期到宣发都有标准化体系化的制作流程。拿最赚钱的ip漫威系列举例,漫威电影的典型就是一个制片人担任产品经理把控作品品控全局,导演,演员,编剧,都是产品流水线上的螺丝钉。漫威电影ip化工业化一大特征就是电影是打开知名度文化辐射的口子,但并不是全部,《超凡蜘蛛侠》系列电影票房不达预期,但他周边卖得好,周边收入让这部电影非但没亏还赚钱了。
而被称作东方好莱坞的香港,为什么没有实现工业化?因为市场太小生产力不够,因为标准化体系化建设不够,很多部分都必须靠人力堆积,所以港片会 吹捧演员的敬业,胆大,也会经常有压榨演员血汗工厂的新闻爆出。而好莱坞不会。说白了,港片的流水线和敢打敢拍的敬业,很大程度就是作业流程不规范不敬业。
而我们都说《流浪地球》是电影工业化途径中一大进步,因为流浪地球在立项拍摄上,靠着众多国企的支持实现了规范化流程化标准化作业,球2虽然票房不如球1,但是因为他在拍摄中各方面都标准统一协作配合,他比第一部更接近标准化概念。此外,电影工业化还离不开zc扶持,比如美苏冷战时代美扶持文化产业,我国国企支持赞助电影拍摄以及新生导演留学计划。
而日韩为什么无法实现工业化作业?因为市场小体量小。他们完全做不到工业化要求的高投入高回报标准化流程。最典型比如唐探3在日本拍摄的时候造了一条街,整个日本影视圈都震惊了,因为在他们认知里,没有哪部片子能拥有这么大投入。
所以为什么说中美是唯一有可能实现工业化的?因为工业力量基础和超大市场吃得下任何体量的作品。美国相比欧洲具有文化语言上的优势,我国则拥有最大的单片电影市场。
filmindsutry,直接翻译是电影产业,而一个产业的诞生,往往与工业基础息息相关。而电影本身也和别的行业一样,工业水平与市场化息息相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