将一只刚出生的黑猩猩和人类的小孩一起抚养,会发生什么呢?
1931年,凯洛格夫妇将一个7个半月的黑猩猩“瓜”和自己十个月大的孩子唐纳德一起抚养,“瓜”被当做人类小孩一样进行对待。“瓜”和唐纳德像兄妹一样一起玩耍,一起打闹。
在唐纳德19个月大前,“瓜”是领导者和攻击者,唐纳德只有模仿的份,唐纳德甚至学会了“瓜”的一些坏习惯,比如咬墙,学会了在吃饭前哇哇哇地大叫,只学会了三个英文单词。
凯洛格想将黑猩猩训练成人,结果“瓜”将他的孩子训练成黑猩猩。
在所有动物中,人类的模仿能力是最强大的。因此,近朱者赤近墨者黑,这句中国古话非常有道理的。这也是我在《教养的迷思:父母的教养方式能否决定孩子的人格发展?》一书中得到的感悟。
教养的迷思
《教养的迷思》的作者是朱迪斯哈里斯,美国知名心理学家、作家和独立研究者。在这本书中,哈里斯颠覆了长久以来我们(西方)教养子女的观念,推翻了大量近代教育界专家们关于孩子教育的错误认知。
哈里斯认为父母的教养方式对孩子的人格发展没有什么作用,起决定性作用的是孩子所在的群体,孩子为了被群体接受,成为群体中的一员,会主动接受群体的行为规范,这些规范就逐渐构建成小孩的人格。
是什么在影响孩子的成长
《教养的迷思》整本书通过心理学、行为遗传学、生物学各个方面进行论述,表明了父母教养的无力。另外,从人类演化历史,包括黑猩猩、原始部落、传统社会、现代社会的中孩子是怎样长大的,阐明了到底是什么在影响孩子的成长。这些内容的的确确繁复复杂,无法将其精髓阐述清楚。如果一定要用一句话总结,就是,孩子的成长主要受同辈群体的影响,受社区的影响。
孩子在家里学习到的行为规范和要求不一定适合学校和社区。
第一代移民带着小孩到了美国,父母的英语通常有严重的口音,但是如果子女很小时候就到了美国,往往能讲一口流利英语。这是和当地人学来的语言。
对于华人,“香蕉人”这个词语非常形象地描述了这种变化,意思是黄色的皮肤,白人的内心。到了美国,大部分华裔二代移民会接受美国的行为规范和价值观。
作者哈里斯本人的经历也清楚地说明了群体的作用。哈里斯小时候非常好动,在学校有很多朋友,很受人欢迎。可是,当他们家搬到美国东北部郊区的一个学校时,情况就发生了变化。那个学校的女生非常势利眼,每天讨论的都是发型和装饰。哈里斯个头又小,年纪也小,戴着眼镜,受到这些女孩子的排挤。不管哈里斯如何努力,这些女孩就是拒绝接受哈里斯。结果,哈里斯从活泼好动变成了拘谨害羞的女孩。
意外的收获是,哈里斯孤独一个人,只好读书,因此成了学业优秀的孩子。等他们再次搬家的时候,因为这一点受到了新的群体的欢迎和赞赏。
哈里斯自己有两个女孩,大女儿非常懂事,不用管也好好读书。小女儿十三岁就开始抽烟,是个不断惹事的人,因为她属于抽烟的小混混群体。不管哈里斯如何批评、讲道理,都没有办法让小女儿戒烟。
是不同的同辈群体,让哈里斯两个女孩走了不同的人格发展。
我们可以采取的方法
父母的教养对孩子的人格没有影响,并不意味着我们什么都不能做。相反,这本书是告诉我们怎么做才更有效。
不是说,孩子的成长受同辈群体的影响吗。那我们就可以尽量给孩子找好的社区和伙伴。“孟母三迁”的故事告诉我们,中国古人很早就知道并在实践这个道理。中国家长费心尽力的为孩子找好学校,也是同样道理。
结束语
吴伯凡曾经说过,比复杂的事情更复杂的超级复杂的事情就是教育孩子,
所言非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