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大约有2000多万高中生,每天熬夜、早起、占用吃饭、娱乐时间学习,但总觉得成绩上不去,是他们不努力吗?绝对不是。很多人在很大程度上是“伪勤奋”者。
01
你是“低品质勤奋者”吗?
从早上五点半起床,就埋头进入学习状态,除了必要的吃饭、午休、洗漱的时间,其余时间全部用来学习了。
吃饭基本上是靠吞的,尝不出什么味道来。当然,去食堂也是一路小跑,等饭的间隙,也要拿出小本本记几个单词。
下了晚自习,回到寝室后继续学习,一天不刷够一定量的题、看够一定量的书,是不可能安心睡觉的。
睡眠不足,白天打瞌睡是一定的,只能靠意志强撑;疲倦状态下听课,总有很多疑问,为了弄懂只能晚上接着熬夜;如此循环往复,勤奋到人神共愤。
然而,考试成绩出来,依然不上不下,前进的脚步维艰,无语问苍天,为什么汗水换不来成功,努力得不到回报。
如果你或者你身边的人满足了以上几条,那么恭喜得到这么一个称呼——低品质勤奋者。
你们的勤奋可能是表演出来的,给别人看,也给自己看,又也许是为了老师和家长那句“你真努力”的表扬,也许是为了让自己回顾一天的时候不觉得后悔,成绩不好的时候安慰自己,“不是因为我不努力,只是脑子太笨”。
02
为什么你成了低品质勤奋者?
其实不是笨,只是勤奋的背后,掩盖着懒惰的本质。——用战术上的勤奋来掩盖战略上的懒惰。
从五点半到十一点半,你给自己塞了满满的公式,单词,作文素材,却没有工夫想哪些是自己没有掌握的,哪些是做了无用功。
你看了教辅排行榜,王后雄、曲一线、任志鸿,你一个也不舍得放过,与他们一一约会,教辅书摆了满满一抽屉,却没有细细品尝他们给你准备的饭菜的味道,更别提消化。
你去听在线课程,北京、上海的名师,所有的课程你都要听,当然还有一对一,这么时尚的辅导方式一定要拥有,然而只是听了而已。
够了,你缺的不是好资源、好老师,你缺的是好方法。
03
怎样,迈出低品质勤奋者的泥潭?
首先,对自己喊停。毕业于河南省高考理科状元曹林菁在介绍学习经验时说,“我们学校在高三时有一项很棒的制度叫作“休课”,有两三天的时间停止所有教学,进行全天自习,给同学们进行反思、回顾、总结、答疑的机会。亲测效果很好,但这其实不一定需要学校统一安排,在你觉得太忙或者太盲目的时候,不如先停下来,会使自己更清醒,少做无用功”。
然后,对基础知识做深度思考。爱因斯坦曾说过一句话:如果给我1个小时解答一道决定我生死的问题,我会花55分钟来弄清楚这道题到底是在问什么。一旦清楚了它到底在问什么,剩下的5分钟足够回答这个问题。高考状元们曾普遍表示,只要跟紧老师的复习计划,把课本基础知识掌握好,把基础的题目弄懂弄透,能把课堂吃透,就成为课堂之王,效率之王。事实证明,动脑子把基础知识想清想透,比圂囵吞枣地学很多知识要好得多。
寻找适合自己的方法,构建属于自己的知识构架。可以通过建立错题本的方式,每次考试后,主动进行试卷分析,剖析每道题的失分点,即便是考了满分,也要认真总结经验。哪个同学得分比自己高、哪个同学错题整理得好,都要从别人的长处中虚心吸取经验,帮助自己更好地进步。
劳逸结合。你要清楚,能带来真正提高的,不仅仅是勤奋。高考状元们普遍表示,他们很少熬夜,不会挑灯夜读,也不搞“题海战术”,基本在11点左右睡觉,很注意劳逸结合,体育锻炼、玩乐器、看小说、参加社团活动,他们的高中生活丰富多彩。
拒绝思维懒惰是比假装勤奋更困难的事情,然而一旦你开始转变,你会发现“用一根杠杆撬动地球”的秘密,你可以学得更轻松,也更高效。
04
这样做,带给你真正的勤奋
1上课一听就懂,其实没有真懂
太多的同学忽视了这个问题,他们从来不考虑自己是不是真的懂了,老师一问“懂了么?”他们就会随波逐流、异口同声地喊“懂了”。
自认为“懂了”,学习过程即告停止。这样当然是不行的,学习是从认识到自己不懂,或承认自己不懂开始的,直到学习者自己认为自己懂了为止。一旦自己认为自己懂了,不管是不是真的懂,学习的过程就戛然而止了。
学习不能不求甚解,没听懂的一定要在当时弄懂。如果在课堂上其他同学都回答听懂了,老师不知道有没有学生没听懂,为了不耽搁课程进度当然会继续后面的内容,同学们在这种情况下一般会不好意思回答没听懂,但课后的时间老师都在,可以下课就去问老师,也可以到办公室问老师,更有甚者也可以问同学,总之,要短期内就消化掉未解知识。
2看书一看就会,其实没有真会
很多同学在看书的时候,往往如蜻蜓点水,轻描淡写翻几页就算是看过了,无法深入看书。这样其实相当于没看书,隔一段时间,就根本无法回忆起来。对于学生来说,这样的看书方式着实不佳,学生就该注重精读。深入看书有两方面:课前看书和课后看书。
课前看书:预习时先要想一想,自己已经学习了什么知识,接下来该学习什么。预习的一个重要任务是要了解新知识的重点和难点,为课上更好地学习做准备。预习时可能对重点知识认识得不清楚,抓得也可能不准,这都没关系。
对预习中感到困难的问题,要做好两方面的准备。一是查一查,感到困难的原因是什么,是原有知识基础问题,还是理解问题。如果是基础问题就要自觉补一下,看一看是否可以解决;如果是理解问题,可以先用笔记本记下来,课上认真听讲、积极思考去解决。
课后看书:深入已经掌握的问题,再次寻找问题;近期所学的整个内容体系是否明确?本节课与已经学过的什么知识点有联系?这部分的知识学到这里,接下来应该学习什么?我自己能不能把要学的内容创造出来?
3题目拿来就做,没看清条件就做
很多学生在很多时候看到题目,还没有仔细审题,就急于动手,所以经常出现题目看不清,条件没有看全就开始做题。这种情况做对的可能就很小了。等到题目做错了,才恍然大悟:有个条件没看清楚!
做题的时候,先写出明确的已知,求证或求解,然后再做题目,是一种比较好的解题习惯。拿到题目的时候,首先要有一个平静的心态,不要急着做题,而是要先把题目看清楚再做。这个题目考什么知识点?给出的直接条件是不是能够解出题目?有什么隐含条件?还需要什么条件才能解出问题?......
4做完题,没检查就上交
很多同学总是急匆匆地把题目做完就交上去,让他检查,他就根本检查不下去,有些很明显的错误,本来应该一眼就可以看出来,但他盯着看半天都看不到问题。
不检查就上交是浮躁最典型的表现之一。学生做完题目后一定要留时间检查,要有耐心。这个是习惯问题,必须要培养起来。
5发现题目错了,归咎为粗心而已
有很多同学会说,“要不是犯了一些‘低级错误’,我的成绩还要高。”那么先来问问自己,有多少分是因为‘低级错误’丢的?上次考试有没有犯“低级错误”?如果一直都这样,每次考试都这样,那还怎么行?
不要一来就认为是“低级错误”而轻视它,这样会让你忽视重要的事实!
6 刷了无数的题,却从不做归纳
不少学生本身很勤奋,但是却只知道埋头苦做!各种练习题刷了无数遍,但却不懂归纳,有时做错了一道题,下次遇到类似题目的时候仍会做错。
哲学上有句话叫做:“人总是容易被同一块石头绊倒。”思维定式会让同学们经常重复犯同一类型错误。建议同学们建立自己的错题本或者归纳本,对于题型新颖、常见、重点的可以分类归纳,解题思路与方法也可以一并总结起来,可以帮助整理思路,考试时节省思考时间。
学会反思,劳逸结合,多想想自己掌握了什么,才能真正摆脱低质量勤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