斯多葛,破命运无常的利器 | 月旦评

in cn •  7 years ago 

图片发自简书App

一大早就被老娘赶着上山进庙拜财神。
山上通往寺庙的小道,堵塞的如大年三十的高速路。

从山上下来的人,满脸喜悦,仿佛金山在怀,立马就要富甲天下了。
准备上山的人满眼憧憬,迫不及待,大有去晚了,钱就被别人捡完了的架势。

寺庙内,金刚怒目,菩萨慈眉,青烟袅袅,人声沸腾。
学着老娘样子机械的上香拜拜。
一位婆婆上前叮嘱,“要诚心,财神才能听到”。
“哦,哦”,嘴上应着,心里却百转千回了去。

“心诚则灵”,这是个典型强盗逻辑的句子。
从果到因,从因到果,让你无懈可击。
你心诚才灵,如果没灵验,肯定就是因为你心不诚。

看着寺庙内拥挤着上香许愿的善男信女,如果他们知道了佛教的真正本质,佛陀真正要教会大家的是什么?学佛修行的目的真正是什么?

他们还会这么热火朝天,兴高采烈的把佛陀当成他们的最高信仰吗?

#苦海无边,回头是岸

佛教修行的目的就是一句话,“苦海无边,回头是岸”。

佛陀要告诉你的是,人生苦也好,人生乐也好,都不值得留恋的。

既然如此,那大家去自杀好了,还修什么行。

佛陀会告诉你说:“自杀毫无意义,因为生命的本质是六道轮回,当你以一个‘人’的身份自杀之后,你也许会转生为猪,也许会转生为饿鬼,反正还会换一种形式继续活着,永远也不能真正死掉。”

要想真正摆脱生命之苦,就必须摆脱六道轮回,换言之,就是要从六道轮回当中跳脱出来。

在佛教概念里,六道轮回的世界叫做“此岸”或者“苦海”,六道轮回之外的世界叫做“彼岸”

佛陀既不想帮你过好人生,也不会保佑你升官发财。

生活的一切都是痛苦,只有通过修行跳出轮回,才可以离苦得乐。

佛教修行的目的,就是让你摆脱“有为法”。

当你摆脱“有为”,进入“无为”境界了,你也就涅槃了,成佛了。

佛陀都不可能帮你做到的事情,一个小小的财神他行吗?

缘起性空

佛陀悟出的道是“缘起性空,”一切皆空,

一位妇人,三年仍不能挣脱丧子之痛,

佛陀会这样渡化她,“在你没生孩子前,你也是一个人,现在只不过回你到从前的状态,有什么好伤心的”

而斯多葛派哲学家之一塞雷卡会这样劝慰她,他说,“我们所拥有的一切都是从命运女神那里暂时借来而已,她随时就能拿走,要爱我们所爱,但要知道我们所爱的都如朝露。”

因为佛陀既不是哲学家,也不是理论物理学家,他只关注脱离苦海的修行。

佛学之所以在底层民众中盛行,自有它的可取之处。

当现实的公平得不到申张,而自己又无能为力去争取公平时,便以一种虚幻的信仰,让法力无边的佛祖去惩罚他们,假装自己得到了所谓的公平。

佛学中的因果论就是妥协现实的最好借口,便能继续心安理得的岁月静好下去。

凡所有相,皆是虚妄

说了一堆妄语,会不会遭五雷轰顶。

佛学做为人的一种信仰,在很多时候,能帮人走过黑暗的日子。在苟且的日子里,因为有了信念,得以有继续坚持走下去的勇气。

而佛学修行到一定境界,让人无忧无惧,无嗔无念,内心宁静。

当然,宁静它不是放弃所有的情绪,而是放弃负面的情绪,不为愤怒、悲伤、焦虑、恐惧所动。

《金刚经》有一句名言:“凡所有相,皆是虚妄。若见诸相非相,即见如来。”

那么,还有什么放不下,还有什么好执着。

《金刚经》全文讲的都是“破相”的道理,把所有的“相”都破除了,心里就没有妄见和执念了,也就见到真正的佛法境界了,这就是所谓“若见诸相非相,即见如来”。

“破相”的具体路径有两条:一是从空间上破,二是从时间上破。

我要闭嘴️闭嘴️😷😷

明明不是佛教徒,不管从空间还是时间上,都“着相”了。

从空间上看,我与世间万物一样,都是由若干事物排列出来的集合体,不过是由一人皮口袋装的人血杂碎汤。

从时间上看,而无论是排列物还是排列方式都在瞬息万变,恒常不变的状态是不存在的。
如这一刻的我,经过无数细胞的新陈代谢,早已不是上一刻的我。

而对于把神佛渲染的法力无边多灵验时,大部分归供于善良信女们的自证预言。

就如今天上山拜了财神爷的,自信满满的认为自己今年都能财源滚滚赚大钱。

也许在未来的日子里,会遇到了挫折或者困难,但是他脑海里早有了这样一个信念,“自己会成功,会赚大钱”,便会让他生出无限的勇气和潜力,跨过困难,真的成功。

破命运无常的斯多葛

中国有“儒、释、道”自成一套体系,各有其侧重。

儒家注重“入世”,佛家注重“内观”,道家注重“出世”。

单修一家,无法对抗现实,无法以平常之心对抗命运中的无常。

儒学太刻板,而佛学、道家又太消极。

而斯多葛学派的人生哲学,融合了中国“儒释道”的优点的集大成者-----它既有儒家的积极入世、修身和内省,又有佛学的修德、克已,更有道家的顺应“无常”,无为而治。

斯多葛不仅是学问,它更多的是践行。

用斯多葛的做法, 就是把每天当作最后一天,既入世,又时刻从旁观者的身份审视自己,注重德行地去生活。

在无常世事中,在侮辱、焦虑、灾变、老去、死亡面前,你都都能获得内心的宁静与喜悦


推荐书目:《生命安宁:斯多葛哲学的生活艺术》。作者奥文(William B. Irvine)

Authors get paid when people like you upvote their post.
If you enjoyed what you read here, create your account today and start earning FREE STEEM!
Sort Order:  

第一次听说斯多葛哲学,很有指导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