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象中的杜甫,是语文课本上一个满面愁容的老头。在电影院看《长安三万里》的时候,缺牙的小杜甫一出镜便引得一片哄堂大笑。电影没有讲述一代诗圣令人唏嘘的结局——大历五年(770)冬,漂泊落魄已久的杜甫长眠于异乡的小船上,他终究没能回到思念已久的中原故乡。
儿时的杜甫在二姑母的照料下曾有过一段明媚的童年时光。《长安三万里》中年幼的杜甫和高适曾在李龟年的歌声中相遇,在生命中最后一年的三月,他在潭州城内又与李龟年相逢。“那是儿时的耳朵浸润过的歌声,是四十年间未能听闻的旧曲。歌声裹挟着滚滚往事而来,刹那间将他带回稻米流脂的开元盛世。”“杜甫未能想见,生命的暮年还能有幸聆听来自洛阳的歌声。他知道自己的时间不多了,老朽的生命已无法拥抱盛开的春天。在每一片明媚的背面,他都想起破碎的河山,他的悲怆,连春天都无法稀释一二。”
从“致君尧舜上,再使风俗淳”到“饥藉家家米,愁征处处杯”;从“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到“疏布缠枯骨,奔走苦不暖”。最终,“他的世界小到只剩下一条船,他的惆怅大到漫过整个帝国的黄昏”,不由得让人感慨时也命也。倘若他能生逢正道之世,倘若他能遇上明君贤主,或许会不会不一样。
Authors get paid when people like you upvote their post.
If you enjoyed what you read here, create your account today and start earning FREE STEEM!
If you enjoyed what you read here, create your account today and start earning FREE STEE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