詹姆斯•格雷克 《信息简史》
1
说起信息,我们可是太熟悉了。每天,我们都被各种信息所包围。看,一出门,街上五彩斑斓的广告牌信息;坐上车,广播里播报着新闻信息;到单位,打开电脑,网络上推送的互联网信息。最为常见的,是低头族们每天都在刷的手机信息,不说狂轰乱炸吧,至少,信息在我们这个世界已经泛滥成灾了。要不,怎么说我们处在信息时代呢?
熟悉归熟悉,咱们严肃点说,你真的了解信息吗?信息时代是从什么时候开始的?怎么演变到如今这种状态的?未来又有怎样的趋势?我们老是挂在嘴边的信息革命,是什么意思?信息到底革了谁的命?
要回答这些问题,你还真要看看一本书——《信息简史》,把信息的前世今生、来龙去脉搞搞清楚。
这本书的作者是美国作家詹姆斯•格雷克,确切地说,他是科普畅销书作家。他从哈佛毕业后,曾长期担任《纽约时报》记者和编辑,并为《时代》周刊撰写技术专栏。
他写的第一本科普书《混沌:开创新科学》就入围了美国国家图书奖和普利策奖的决赛,并成为销量过百万的畅销书。之后,他又陆续出版了《费曼传:1000年才出一个的科学鬼才》、《越来越快:飞奔的时代飞奔的一切》、《牛顿传》等书,相继被翻译成了二十多种语言,畅销到全球。
做为一个畅销书作家,格雷克可谓是功底深厚,技能娴熟。他不仅能运用深入浅出的写作手法,将晦涩难懂的专业术语讲得通俗易懂,而且还能用娓娓动听的故事,吸引你难以释卷。
2
这本书的原标题是: The Information: A History, a Theory, a Flood,直译成英文就是《信息:历史,理论,洪流》。我个人认为,比“信息简史”这个翻译过来的书名,更能概括本书的内容。
这本书的核心,其实是要讲理论的,也就是香农的信息论。但作者没有直接从理论切入,而是先讲了信息的历史。然后引出信息论,再延伸到洪流——信息化洪流——信息时代的发展和未来趋势。
作者不愧是畅销书作家,他一下笔,就出人意料地将我们的视野拉到了神秘的非洲大地。当我们正惊奇于非洲土著只是用鼓语,就能实现类似移动电话的效果时,他开始讲述信息史上几个影响深远的关键事件,比如文字的发明、罗伯特•考德里的第一本英语词典、查尔斯•巴贝奇的差分机与爱达•拜伦的程序、沙普兄弟的信号塔与摩尔斯电码。
这些有意思的故事,为香农信息论的创立打下了基础。而香农信息论的创立,则推动了信息技术的发展,并扩展了诸多学科研究的视野,于是我们听到了麦克斯韦妖、生命编码、模因、随机性、量子信息论这些新的名词。
由此,一个崭新的世界呈现在我们眼前。有科学家们甚至提出,“万物源自比特”,构成世界的基础不再是物质或者能量,而是信息。
如今,我们被巨大的信息洪流席卷,对信息的焦虑和疲倦困扰着我们。信息过载的现象让我们不胜其烦。不过,聪明的人类还是有办法的,比如维基百科、Google,用分类和搜索来应对,不失为好办法。未来信息的发展会往何处走,我们无法准确预测,但是既然我们制造了信息,也必将能让信息为人类更好地利用。
值得一提的是,格雷克不仅细致讲述了信息简史,通俗解释信息理论,还以幽默独特的语言风格,刻画了几位有趣的人物:可编程计算机先驱、超越时代的查尔斯•巴贝奇,第一位程序员、诗人拜伦之女爱达•拜伦,计算机科学之父、天妒英才的阿兰•图灵,以及全书的主人公、信息论之父克劳德•香农。
阅读的过程,也因为这些人物的出场而变得极其有趣。这一点,不能不说,格雷克实在不愧是科普畅销书创作大家。
3
了解了《信息简史》这本书的作者和主要内容。我们接下来说说这本书的核心,也就是克劳德 . 香农的信息论。
克劳德 . 香农的信息论是在1948年提出的,这一年,也是晶体管在贝尔实验室诞生的一年。不要小瞧这个晶体管的发明,它意味着所有的电子产品从此可以做得更为精致小巧。在晶体管之前,电子计算机是个庞大的机器,差不多要占用几个屋子的空间。晶体管一发明出来,就引爆了电子产业的革命。
晶体管一出来,科学家们就立马召集会议,开发布会,征集名字。之后克劳德 . 香农就在专业期刊上发布了他的研究成果《通信的数学理论》。在这篇论文中,他引入了信息概念,而且发明了一个新词,就是我们今天耳熟能详的“比特”,香农称其为信息的计量单位。
这个意义有多深远,说一点你就明白了。
在香农时代,通信实际已经很方便,电报电话、广播电视相当普及,但是这些信息传来传去,却没有自己的名字。比如你打个电话,传出的是语音信号,这些信号在线缆上传播时,到底是什么?是电波?是通话?是语音?似乎都说得通,但都不准确。于是,香农在研究中告诉你,这是信息。
研究信息的科学就是信息科学。既然被定义成了一门学科,就需要建立体系,要从最基本的概念开始。这就像要研究物理学,你得清楚质量、运动、能量这样的概念;研究心理学,你得明白感觉、认知、情绪等名词儿的正确定义。
所以,什么是信息?它如何度量?有哪些定律和基本问题?这些最基本原则提出来,整个理论体系的框架就搭建起来了。
而且,更为深远的是,人们看世界也有了新的视角。原来,世界的本质可能既不是物质也不是能量,而是信息!
信息无所不在。按照这样的思维角度,新的学科被创建出来,比如,信息理论和数学、电气工程、计算工程的结合,形成了计算机科学;和生物学结合,科学家们开始研究基因的编码解码等等;和社会学结合,又有了模因理论;和物理学结合,出现了量子信息学。
4
物理学家约翰•惠勒感慨地总结道:“万物源自比特。”任何事物都源于信息。整个宇宙就像个计算机,处理着庞大的信息。
信息在爆炸,我们该如何应对?未来人类该怎么办?回答这样的问题,我们就需要理解信息的源起和发展。这也正是这本书想要告诉你的。
接下来的三天,就让我们一起,来好好读读这本书。我会按照章节的结构,按照历史、理论和洪流这三个部分为你讲解。
希望你和我一起,通过三天的共读和思考,最终找到你要的答案。
今天的解读就到这里。倾一生之力,读经典好书,写有厚度的文字,过有深度的人生。我是杜豆豆,感谢你的收听。下节我们继续解读《100本互联网人必读》系列的第一本书《信息简史》,欢迎持续关注。
信息在爆炸,我们该如何应对?
好了,今天的讲解就到这里。下次我们继续解读《信息简史》,欢迎持续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