卡尔维诺的那些看不见的城市

in cn •  7 years ago 

卡尔维诺还没有写完《未来千年备忘录》就死了,但是一千年后,如果那时候文学还存在,人们会发现卡尔维诺在一千年前已经走了那么远。

《看不见的城市》讲述了马可波罗在忽必烈大汗面前讲述那些缥缈的城市的故事。这可以是一本小说,可以是诗集,可以是散文,卡尔维诺在模糊了边界的文学世界里写出了这一部经典。当然,这本书不是所有人都会喜欢的类型,你看完了这些文字的第一段就可以不喜欢它或是喜欢它,但是我得说,这本书的写法确实是走在了文学的前面。

在文字的审美上,这本书堪称是意识流的典范,在此之前,我从未读过如此灵逸的文字。我始终相信,有一些美是人类所共同承认而且欣赏的,如此安排组织的文字,翻译成中文也没有消减掉它的美丽。这些文字是不能像读通俗小说那样读的,那样就辜负了美的体验,要像读诗一样去欣赏,文字在其中幻化成一幅幅空灵的图景,让人置身其中。读者从来不会在那些城市的描述中找到任何他们熟悉的城市的影子,不同的读者在这些文字的描绘中又重建了不同的城市。“每个人心里都有一个由差异点组合的城,没有形貌也没有轮廓,要靠个别的城市把它填满。”我想如果作者愿意,他可以轻易地把新的城市源源不断地无限地描述出来,我不知道他想象的极限在哪里。

我明白卡尔维诺在干什么,他在试图让读者脱离文字的禁锢,去展开自己内心的一个个城市,这是一种伟大的尝试。正如书中的某一段所说:

“记忆的形象一旦被词语固定下来就会消失了”波罗说“也许我不愿意讲述威尼斯是害怕失去它,也许讲述别的城市的时候,我已经正在点点滴滴失去它。”

文字作为一种表达的方式太过于拘束,卡尔维诺在追寻一种通过文字表达超越文字意义的写法。

哲学的思考是这本书另一个贯穿的主题,卡尔维诺通过马可波罗这个人偶,不停地去描述那些看不见的城市,虽然看不见,但是也能存在于人的想象里。马可波罗说那些城都存在,但是那些城却又全是想象的,这些城市各有特点,却又都是威尼斯,这是一种哲学意义上的关于存在的讨论,究竟这个世界是存乎于心还是心存在于世界。卡尔维诺不是一个哲学家,但是在他的文字里时时刻刻在进行哲学的讨论,城市和死亡,和眼睛,和记忆,和欲望的讨论交织在一起,这些讨论让我们去思考存在的本质。

忽必烈大汗从波罗一开始的描述就知道,这些城永远也不能存在,他们太过于完美,永远也不能建造,但最后他还是试图去问马可波罗和风究竟会把我们吹向哪一片乐土,马可波罗说:

“关于这些港口,我不能够在地图上画出路线,也不能够预言着陆日期。有时,我只要瞥一眼,只要不协调的风景出现一个开口,只要浓雾里发出一下闪光,只要听到人群中两人相遇时的对话,那末,从那里出发,我相信可以点点滴滴拼砌成一个完美的城市,它的建造材料是一些混杂的片断、间歇的瞬息、不特别为了让什么人接收而发出的讯号。如果我告诉你,我要走的行程在空间和时间中都是不连续的,有时松散有时稠密,你可不能相信从此就应该停止追寻这个城。在我们此刻谈话的时候,也许它正在散乱地在你的帝国版图之内升起;你不妨追寻它,但必须依照我所讲的方式。"

我知道这些文字对于一些读者来说难以接受,因为这种写法太过于大胆,太过于超前,几乎重塑了人们对于文字的认识。但是无论你喜欢或是不喜欢它,得知道文字还可以如此组织,想象竟然可以如此瑰丽。

在文字的美学探索上,卡尔维诺就是一座高山。

在最后的一段很有意思,卡尔维诺是这么写的:

他说:”如果我们最后只能在地狱城上岸,那末,一切努力都是白费的,而它正好就在那里,也就是海潮牵扯我们卷进去的、不断收缩的旋涡。”

可是,波罗说:”活人的地狱不一定会出现;要是真有的话,它就是我们如今每日在其中生活的地狱,它是由于我们结集在一起而形成的。我们有两种避免受苦的办法,对于许多人,第一种比较容易,接受地狱并且成为它的一部分,这样就不必看见它。第二种有些风险,而且必须时刻警惕提防:在地狱里找出非地狱的人和物,学习认识他们,让它们持续下去,给他们空间。”

Authors get paid when people like you upvote their post.
If you enjoyed what you read here, create your account today and start earning FREE STEEM!
Sort Order:  

@zhaoyuxin, 酷毙了!

@zhaoyuxin, 嘻嘻,小可可来给你点赞啦~~~ img

BTW, @cn-naughty.boy 淘气包你讨厌,抢伦家沙发~哼~~~ (>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