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起欲凉。
教培行业的人没想到,突然就有了“双减”政策,一瞬间行业天空阴云密布,电闪雷鸣,寒风瑟瑟。无论是几个人的小培训班,还是几百上千人的培训公司,甚至是上市教培企业,大量人员何去何从,一时间迷茫的气氛环绕周围。
笔者正好认识一位老教培人,或许他的经历,能给大家带来一些启发。
张亦宁(化名),几年前上大学的时候在同乡的鼓励下加入了学校的家教社团。初衷想法也简单,自己高考理科成绩算得上很好,如果能够通过自己的知识创造一部分收入,能减轻父母供给自己上大学的压力也好,就这样一脚踏进了教培行业。
当时尽管社会上已经有很多的教培学校,但还是有不少的家长希望能够找到一对一上门服务的教师辅导孩子,除了学费的考虑外,更多的是避免了家长接送的烦恼。
他觉得自己算是幸运的,刚加入社团不到10天,社团就给他推荐了一单。主家就住在学校附近的小区,约定的课时费是50块一个半小时,每周末上门两次,辅导初二的数学。
刚上大学的他,还没有学会油滑,辅导老师尽心尽力。跟学生的年龄也接近,有共同语言,所以,整个辅导过程很顺利。几个月后的期末考试,孩子的数学成绩有了很大的提高,其它几科成绩也有不少的变化。家长问及孩子才知道,原来他在辅导数学之余,给孩子更多的学习方法和学习心态上的改进,让孩子对学习产生的更大的兴趣,从而有了自主学习的动力。家长很开心,给他把课时费涨到了50一个小时。
辅导了一年多后,孩子顺利地考到了当地一个很不错的高中,家长也开心在朋友圈表扬他,由此给他带来了在这个行业中对他产生最大影响的一个客户,最终导致了他毕业后义无反顾地投身了教培行业。
第二个客户,夫妻两口子做生意,平时很少有时间关注孩子的学习,又不想因此导致孩子成绩不行,看到朋友圈的推荐后,联系了张亦宁。
张亦宁说,我从来没想到,我能在大学期间赚到5000块的月工资,而他要做的,是周末两天需要住在主家,完成对主家孩子的作业检查,辅导作业中错误的地方,作业完成的早,孩子如果想出门玩,他需要陪着,所有花费主家提供。
他说,看起来他是个保姆兼家庭教师的角色,周末两天全天陪同,但大学生活本来时间就很自由,事情也不算多,收入又可观,一切都很美好,也最终导致他在大学毕业的时候选择了入职教培行业,对他的未来产生了很大影响。
他说,大四的时候就决定,毕业后就找教培行业的工作,所以,他开始着手准备考取教师资格证。毕业后,直接选择入职了一家全国连锁的教培机构,得益于大学期间的家教工作,加上他早早地思考未来职业方向,有了很好的基础,所以,很快他就在机构中崭露头角。
虽然那几年确实很累,张亦宁说,那时候,每天回家就十一二点了。白天他会早早去机构中,教研,备课,研究教学方法,晚上好几个小时的课要上,还有作业要批阅,周末又需要在几个教学点之间奔波,但是,收入高,又是自己喜欢的工作,孩子们对他也很认可,所以工作的还是很开心。
这个行业口碑还是很重要的,入职的第二年,就开始有慕名报名的学生,这又给他带来更多的收益。他也更加努力地提升自己,整个人每天跟打了鸡血一样,觉得特别有精神。
后来张亦宁跟同机构的两位同行辞职办起了自己的培训机构,原因就是想挣更多的钱。他们三位创始人都是当时机构的名师,所以创业自己干的时候并没有太大的压力。用他的话来说就是,你想象一个暑假每个人赚几十万的那种感觉是什么?说这个的时候,他眼里还都是光。
不过,生活就像爬山,上到一个山顶,再往前走就会下坡。
2020年的疫情给他们带来了第一个巨大的影响,整整半年,线下班几乎没有学员,三位合伙人视频里讨论了很多次要不要放弃,好在疫情并没有持续太长时间,那个暑假,他们还是一如既往的开班上课。
这可能是他们最后的辉煌了。生活最喜欢跟人开玩笑,当你遇到好事的时候,可能不会好事连连,当你遇到坏事儿的时候,它或许会让你体会到什么叫作十八层地狱之下还有十八层的感觉。
度过2020年的那种不确定性后,进入了2021年,上半年,疫情基本平稳,培训班状况欣欣向荣,三位合伙人也充满斗志,暑期尚未开始,就启动了更大的招生宣传,收获了比以往更多的学员,他们也扩租了更大的场地空间,而这一切,正是接下来悲剧的开始。
2021暑期班刚开始不久,一纸双减政策下来,他们刚开始,并未有太多的关注,直到几天后突然发现同行大机构开始大批量裁员,部分学生家长开始申请退费的时候,对政策不敏感的他们感到了一丝慌乱。
张亦宁说,那天晚上,结束了最后一堂课之后,他们三个合伙人,破天荒地聚在了烧烤摊上,要知道,暑假的夜晚,以往他们很少会有闲暇去撸串的。三个人边喝酒边讨论双减到底会给他们带来什么。不得不说,他们当时真的没想到会有那么大的影响,还是很乐观地想,或许这就是一阵风吧。
后来的事情不说大家估计也都清楚了。他说幸好他们三位合伙人都不是那种贪婪的人,公司账上的钱足以支撑学员的退费。只是刚租好装修好的办公地点打了水漂了。
退完费之后的一两个月,三个人一时之间无所适从,不知该如何是好。这几年每年为了能够多挣点钱,一直都在忙忙碌碌,三个年轻人一合计,既然不知道接下来该怎样做,那就先放松一下吧。虽然赔了一大笔,好在根骨还在,于是三人在一个早晨开车一路向西。
从陕甘宁,到青海西藏大新疆,足足出门转了两个月,或许大自然有治愈的魔力。两个月,三个人也逐渐思考清楚了双减的起因,教培的前途,三人的未来。
张亦宁喝了一口咖啡说道:他想回老家去参加中小学生编制考试,这一点他还是很有信心的,怎么说,他也是一位名师。他不想再像前几年那样辛苦了,手头的积蓄足够他在老家买车买房过得很舒服了。我问他不想留在现在的城市么?他说,但是现在的城市他可能进入不了更好的学校,不如,就回家看看吧。
其他的两位合伙人,想转战高中教培市场,这一块儿,双方的影响不大,只是从初中市场转移到高中市场,他们还需要花些时间证明自己。张说,他希望两个伙伴能够继续这几年的成功,也许有一天,他会回来,但是谁知道呢?
咖啡喝完,张亦宁起身道别,然后慢慢走了出去。祝福他可以实现接下来的梦想吧。
风起天欲凉,教培人何去何从?
双减降低了义务教育阶段家长的负担,让大家不要那样内卷,作为一个过来人,还是赞成这样的政策,不过,几家欢乐几家愁,其他教培行业的被离职人员现在如何?未来如何,如果你知道,就留言讨论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