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万良的父亲是做丝绸生意的,早在他50岁那年就已赚得盆满钵满。杨父曾一度希望杨万良能把他的生意发扬光大,这样他就可以早日功成身退,过上颐养天年的日子。然而,杨万良不喜欢做生意,他每日只想过两耳不闻窗外事、一心只读圣贤书的悠闲生活。
天有不测风云,人有祸福旦夕。明朝万历十七年四月的一天夜里,一伙强人忽然手持大刀闯入杨家,抢走了杨家的财富不说,还放了把大火,把杨家一座四合院烧了个干净。杨万良的父母受不了如此打击,竟都急火攻心,一命呜呼了。在临死之前,杨父从脖子上取下半块玉佩,交到杨万良手里,说道:“儿啊,为父如今放不下的只有你了。你等我走了之后,拿上这半块玉佩,去万源城中找一个叫刘云泉的人。为父曾经对他有恩,他见到这块玉佩后,一定会照顾你的。”
原来10年之前,刘云泉和杨老汉曾经一起乘船去江浙做生意,不料途中遇到了大风,身单力薄的刘云泉不幸被卷进了湍急的江水里。由于他不会游泳,很快就要被江水淹没了。在这千钧一发之际,杨老汉不顾个人安危,毅然决然地跳进江中,将刘云泉救起。刘云泉为了报答救命之恩,后来再分别时,便把脖子上一块平安玉一分为二,并郑重告诉杨老汉:“杨兄,你的救命之恩,刘某没齿难忘。以后不管是你还是你的后人,若遇到了什么难处,请一定带上这半块玉佩到万源城中找我呀。”
杨老汉在临死时想起了此事,于是抱着试试看的态度,将那半块玉佩交到了杨万良手里。杨万良含泪用草席将双亲埋了,这才踏上了前往万源的路途。其实他根本不想去万源给别人添麻烦的,但是在家乡,他一没了亲人,二没了住所,连生活都没了着落,他是不得不背井离乡。村中乡亲见杨万良可怜,便在他离村时给他凑了些盘缠,拿了些干馍。杨万良经过一路跋涉,终于在两日之后到达了万源城中。
彼时,刘云泉经过数十年的耕耘,已经成为了万源城中有名的富商。杨万良随便一打听,便找到了刘云泉府上。杨万良迫不及待地敲响了刘家大门,守门人见杨万良十分落魄,根本不拿正眼瞧他一眼,问道:“你找谁?”杨万良恭恭敬敬地说道:“老人家,我想找刘云泉,不知他在家里吗?”守门人一脸不耐烦,说道:“我们老爷的名字是你随便叫的吗?去去去!”正准备将杨万良赶走,恰好这个时候刘云泉带了个仆人准备去翠花楼喝茶听曲,他见杨万良有些面熟,便停下步子,问二人为何在此争吵。杨万良也不隐瞒,取出玉佩便道明了来意。刘云泉一听这话,顿时热泪盈眶,拉住杨万良的手就道:“原来是杨兄的儿子,怪不得我见你面熟。贤侄,你爹他还好吗?为何你们现在才来找我呀?我都等了你们10年了呀!”杨万良无奈,便又将家中变故道明。刘云泉听了更是一阵唏嘘,说道:“可恶的贼人,竟把你们害成这样。万良,你可记得那些贼人的长相?咱们一定要想法为你父母报仇。”杨万良叹了口气道:“贼人都是晚上来的,还蒙着面,我哪里看清他们的长相。不过他们若再次出现的话,我一定能从声音上辨别出来。”刘云泉道:“那好,那你暂时在我这里住下来,等以后有机会了,再为你爹娘报仇。”就这样,杨万良在刘府住了下来。
由于杨万良不会干活,每日只知道读书,刘家的佣人都瞧不起他。这天下午,阳光明媚,刘云泉的老婆沈氏带了两个丫鬟正在后花园里散步,杨万良听得窗外的鸟叫声,也忍不住出来闲逛了一圈,这一逛正好跟沈氏打了个照面。杨万良因为不好意思,便急着回屋去了。沈氏见状,不由得怒道:“这是何人,见到本夫人,为何连招呼也不打一个,真是太没礼数了!”丫鬟小丽讥笑着回答:“夫人,这便是前几日老爷收留的那个好吃懒做的穷书生。”沈氏听了更是生气,说道:“都说百无一用是书生,今日看来真是一点儿不假。这种人留在府上干什么,那不是浪费咱们家粮食吗?”说罢,沈氏便气呼呼地找到刘云泉道:“听说你收留了一个没用的书生,我告诉你,咱刘家可不养闲人,你最好让他赶紧走人。”刘云泉听了直摇头,说道:“夫人,你是在说万良吗?我不是跟你说过,他父亲曾救过我性命吗?如今他父母双亡,他又没有个住处,我又怎能狠心将他赶走呢?这万万使不得。”沈氏甚是不依不饶,道:“就算不赶他,也不能让他吃闲饭。老曹头不是说他一个人放不了几十头牛吗?你让他给老曹头打个下手,这样你也不用再花钱请佣人了,这倒是一举两得呀。”刘云泉犹豫片刻,心中也在寻思道:让他一直在家里吃闲饭的话,他自己心里也过意不去,不如顺水推舟,给他找个事儿干,他才有成就感。于是,刘云泉便点头道:“那就听夫人的,明日就让他跟老曹头一起去城外放牛。”
就这样,杨万良便当了个放牛郎。虽然没以前的日子悠闲了,但这小子习惯了之后倒也乐在其中,因为这些牛儿都很听话。杨万良和老曹头每日将他们拉到城外的荒山上后,他们便老老实实地去山上啃起草来,杨万良和老曹头只需要偶尔盯他们一眼,防止他们走丢了就好。
这年7月16日,刘云泉唯一的女儿刘素妍满14岁了,刘家在大院中摆了几十桌宴席,以示庆祝。酒席吃到一半后,杨万良和老曹头才从城外回来,这时碰巧有个道士来化缘,守门人只给他倒了点儿花生米,便吆喝他赶紧走人。那道士却缠着他道:“你们今日办酒席,好吃好喝的多了去了,你怎给我点儿花生米,就想把我打发了?快重新去给我搞点儿肉食来。”守门人一恼,差点儿就把道士手中的瓷碗给踢飞了。还是杨万良眼疾手快,急忙冲上去抢过瓷碗道:“道长,请稍待片刻,我想办法去给你弄些好吃的来。”道士这才像话,点点头,满意的看了杨万良一眼。杨万良也不废话,拿了碗就去找吃的了。守门人侯三本来就不喜欢杨万良,如今又见他胳膊肘往外拐,不由得对着他的背影就吐了一泡唾沫,道:“呸!你个放牛的,如今都寄人篱下,还在这里装什么好人。”侯三话音未落,老曹头就说道:“放牛的怎么了?侯三,你话可不是这么说的。”老曹头也是个善良之人,他见侯三出言不逊,立马就跟他理论了起来。侯三说不过他,只得怏怏作罢。
不久,杨万良端了满满一碗肉食从院子里走了出来,倒是见了竟是满心欢喜道:“我都一个月没吃肉了,今日幸好遇到了你这个放牛郎,才能一饱口福。为了报答你的恩情,我送一句话给你吧。”杨万良问道:“什么话?你倒是说说呀。”道士说道:“寄人篱下,始终没有出头之日。马上院士就要到了,你一定要去参加考试才是。”杨万良问道:“院士是什么?”道士说道:“明清时期,院士每3年举行一次,一般在8月举行,考中的称为秀才。”由于杨万良早就考过了县试和府试,具备了童生资格,因此他也就有资格去参加这次院试了。
本来遭此变故,杨万良已经懒于应考了,但怎奈这守门人侯三狗眼看人低,讥笑他道:“哈哈哈!一个放牛郎,竟然还想去考秀才,我看他是白日梦还没有做醒啦!”杨万良听后,心里很不是滋味,便跟侯三打下这个赌约,说道:“那我就考一个秀才让你瞧瞧。”跟侯三打下赌约之后,杨万良便又潜心学习起来。老曹头知道这小子经常秉烛夜读后,便趁次日放牛之时对杨万良说道:“小杨,这些牛儿我一个人也能照看着,你赶紧找个地方补会儿瞌睡。”就这样,杨万良有了更多的时间读书学习。不久,他参加考试,一举考中了秀才。侯三得知这个消息后,再也不敢当面讥讽杨万良了。这个时候,刘云泉也更加看重杨万良了,有心要把刘素妍嫁给他。于是在给他接风洗尘的那天晚上,他拉着他的手,兴高采烈的说道:“贤侄,有件事情我还忘了告诉你,你父亲在世时,其实我还跟他说过一件事,那就是把小女素妍许配你为妻,你父亲当时也是同意了的。如今你18岁了,素妍也已成年,我也该履行诺言,为你们举行婚礼了。你看你对我们家素妍有没有什么意见?如果没意见的话,我就找个良辰吉日,把你们的婚事给办了。”杨万良说道:“素妍妹妹长得闭月羞花,沉鱼落雁,我做梦都想娶此佳人为妻。只是我现在没有任何成就,贸然娶她的话,她恐怕会跟着我受苦。”刘云泉听后不由得失声笑道:“贤侄,我就这么一个宝贝女儿,将来我百年了,我还想把这些家业都留给她。可她一个女流之辈,如何守得住这些财产?你若不嫌弃的话,入赘到我家做个上门女婿,到时候以你们夫妻之力就能守住这些财产了,我也就放心了。”杨万良一喜,当即答道:“全听伯父安排便是。”刘云泉很快拍了板子,他以为只要他点头了,这门亲事就算板上钉钉的事了。哪知沈氏听她说了此事后,却是勃然大怒,道:“不行,我不同意这门婚事。姓杨的何德何能,竟然妄想娶我家素妍。他现在虽然是秀才郎了,以后若再参加几次考试,岂不是要中个举人或进士回来,到时候咱们就高攀不起了。”刘云泉道:“哎哟,我的夫人,你可得看长远一点儿。”沈氏却是目光短浅,死活不同意让杨万良娶刘素妍。为此,她还去给刘素妍做思想工作,并且告诉她,杨万良就是一个穷酸秀才,比起康九的儿子康宏飞可差远了。康宏飞不仅长得一表人才,还懂得如何经商,别看他今年才19岁,可他在这万源城中已经开了两家布店、两家药店了。如今你爹的生意已经是日薄西山了,以后咱们怕是指望不上他了,你如果想继续吃香的喝辣的,还非嫁给这个康鸿飞不可。刘素妍听沈氏如此一说,自然就对那个康宏飞多了一丝爱慕之意。
秀才哥虽然还没什么成就,但我相信凭着他那股拼劲,将来一定会辉煌腾达的。小姐,你今后若想大富大贵的话,还是嫁给那个秀才哥吧。这时,刘素妍的贴身丫环阮柳忍不住在旁边插了句嘴。不得不说,她看待问题比沈氏和刘素妍都要长远一些。沈氏见这丫鬟跟自己唱反调,当即将他骂了个狗血喷头。经此一骂,阮柳自然不敢再有多言。沈氏趁机带着刘素妍给刘云泉下话道:“老爷,婚姻自古就讲究门当户对,可你把咱们的宝贝女儿下嫁给家里的一个放牛郎,这叫什么话呀?你不怕这事儿传出去了之后被人家笑话吗?”刘素妍趁机说道:“爹,老祖宗若是知道了这事儿,肯定都会戳你的脊梁骨的。”刘云泉听了母女二人的讲话,自然也有些动摇了,不由得板着脸问沈氏:“那你倒是说说,咱们素妍嫁给谁合适?”沈氏添油加醋的说道:“当然是嫁给康公子最为合适了。那个康九不是经常跟你合作吗?咱们两家成为亲家后,你的事业才能得到他们的帮助,才能更上一层楼。”刘云泉听了,暗暗点了点头,又皱了皱眉道:“可是我已经答应了万良,我总不能出尔反尔。”沈氏冷笑一声,将嘴凑到刘云泉耳边,道:“阮柳这丫头对那个放牛郎倒是有意,我看大了不中留,不如趁机把他嫁给他。这样一来,你不仅报了恩,还有了面子,何乐而不为呢?”刘云泉最终败给了世俗,于是按照沈氏的意思,简简单单的在后院里为杨万良举行了婚礼。杨万良当真以为刘家人把刘素妍嫁给了他,心里高兴的不要不要的。在那个年代,结婚当天,新娘子都是盖着红盖头的,新郎官只有在入洞房时才能看到新娘的长相。因此,直到入洞房前,杨万良都还不知道,真正与他结婚的人并非刘素妍,而是她的丫鬟阮柳。
正当杨万良沉浸在喜悦中时,曾经让他去赶考的那个道士又找上门来讨酒肉吃。侯三本来又想把他赶走的,杨万良听到他叫嚷的声音后,立即跑出来,不仅恭恭敬敬地把道士请了进去,还把他奉为座上宾。刘云泉对此十分不解,杨万良当即向他解释道:“岳父大人,正是这位道长激发了我的斗志,我才能考上秀才,才能有今天。”刘云泉闻言,象征性地向道士拱手行礼,说道:“道长高见。”道士笑着嘲讽道:“好一个明修栈道,暗度陈仓啊!你们那点儿花花肠子,也只有骗这年轻后生罢了。休想在这里糊弄老道。”刘云泉听了这话好不尴尬,然而因为心中有鬼,他也不好发飙。沈氏听这倒是话语不对,急忙要命人将他赶出去,还好这道士很会察言观色,立即扬声道:“贫道跟这新郎官有一面之缘,今日来这里只是跟他来说两句话的,你们不用赶我,我跟他说完话就走。”说罢,这道士将嘴凑到杨万良耳边,说道:“今晚进入洞房后,立即把灯灭了。明日起床时,无论看到什么,你都不要声张,因为这就是你的造化,切记切记。”杨万良还想问个明白,那道士却已经抓了一只烧鸡跑出院子去了。虽然心中还有疑虑,但在他入洞房时,他还是按照那道士的意思,先把蜡烛吹灭了,再揭了新娘的盖头,与她同床就寝。新娘见杨万良没有说话,一上床就步入了正题,她自然也不好多说,只是竭力配合其成就美好之事。
次日一早醒来,杨万良才发现身边所睡美人并非刘素妍,而是她的丫鬟阮柳。“夫君,想必你应该知道了吧,昨夜与你成亲的其实是我才对。对不起,让你失望了。”看到杨万良一脸落寞的表情,阮柳像个做错事的孩子一样,不住给他认错。直到这个时候,杨万良似乎才明白道士对他所讲之话的用意。本来他心里还有些疙瘩的,但见这阮柳如此懂事,且她的姿色丝毫不亚于那个刘素妍,于是他展颜一笑道:“虽然我阴差阳错娶了你,但我一点儿也不后悔。娘子能够娶到你是我的福气。”“夫君,你能这么想就再好不过了。”阮柳点点头,又依偎在杨万良怀里道:“经历了此事,你可能在这里也待不下去了,不知你今后有什么打算?”杨万良道:“我早就想搬出去了,如今既然咱们成了婚,我更不能寄人篱下了,所以娘子,我想带你离开这里,就是不知道他们能不能放你。”阮柳道:“他们心中有愧,现在你去请求刘老爷,他一定会同意的。”“好,那我这就去找他们。”于是起了床之后,杨万良便去向刘云泉辞行。刘云泉见这小子没有任何怪罪自己的意思,不仅眉开眼笑的表示了同意,还大方的送了20两银子给他们。沈氏等这小子一走,立即就把刘素妍嫁给了康万红。
阮柳跟着杨万良虽然过了一段苦日子,但5年之后,杨万良考中进士,回到万源做了县令,从此后他就飞黄腾达了。而刘家则因为受到康家的牵连,从此一蹶不振了。原来,康九父子,明面上做着丝绸生意,暗地里却跟那些强人勾结,悄悄帮他们洗钱。当年抢了杨家钱财,烧了杨家四合院的,正是这帮贼人。杨万良查明事实真相后,便将康九父子及其一帮贼人打入了死牢之中。还好他从中斡旋,刘云泉才免于遭罚。当沈氏以及刘素妍得知事情真相后,他们是悔不当初,可惜的是,世间再没有后悔药。而当杨万良带着妻儿前来拜见刘云泉,感谢他当年赐银之恩时,刘云泉喜极而泣后暗暗感叹:我手中本来握有一副好牌,却听信妇人之言,将这牌打烂,这还真是造化弄人啊!
Authors get paid when people like you upvote their post.
If you enjoyed what you read here, create your account today and start earning FREE STEEM!
If you enjoyed what you read here, create your account today and start earning FREE STEE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