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命的防线
--写给2008年六·一儿童节
(一)
2008年5月30日晚,抗震救灾大型义演节目《以生命的名义》在成都举行。此次晚会最大的特点就是采用真情讲述和现场人物访谈的方式,再现了四川汶川大地震中一幕幕感人的场面。
演员杨立新登台为观众深情讲述了刘汉希望小学的《一个都不能少》的故事,我很久没有听到过如此令人动容的叙述:
刘汉希望小学现在的名声很大,第一,是因为它地处地震中心,而没有发生教学楼垮塌;第二,还是因为它地处地震中心,在地震中,没有一名师生失去生命。以至于中国的网民们称它为“史上最牛的希望小学”。
可是大家不知道的是:刘汉希望小学更牛的一幕发生在5月13号的夜里。
5月12号,在地震发生的那一瞬间,老师们拼命的呼喊,使同学们从惊慌失措中反应了过来。在老师们的组织和指挥下。孩子们迅速冲出了教室,奔向了操场。
刘汉希望小学的第一次点名开始了。陈士荣老师向校长大声报告着点名的结果“483个学生,一个都不少”(掌声)
一个都不少,这是老师向校长的报告。也是学校向家长们的报告。
当家长们把孩子一个一个接走之后,校长的心安了。老师的心安了。但是,直到第二天的黄昏,还有71名学生的家长没有出现。老师们无暇去推想这些家长的安危。因为学校已经没有食品供孩子们吃喝了。更严峻的是,校园就坐落在山脚下。随时都有可能发生的余震和泥石流会吞噬他们。他们必须迅速地撤离。也就是在5月13号的晚上,陈士荣和其他几位教师决定:带着孩子们徒步的撤出去。
这是一支怎样旅行的队伍啊:他们当中最小的只有五岁;这是一段怎样艰辛的旅程啊:8名老师,要带着71个孩子,翻过大山,穿过一片片原始森林。脚下没有一段像样的路。手中没有一样像样的设备,有的只是不断发生的余震。
这是一支怎样充满了亲情的队伍啊:老师背着孩子,大的拉着小的,拖着拽着,他们互相大声呼喊着彼此的名字,生怕有一个人掉队。
当他们终于翻过大山,来到了相对安全的地段,找到搜救指挥中心的时候,搜救指挥的同志们问他们:“你们一共活着出来了多少人?”
陈老师还是回答的那句话:“我们一个都没有少”(掌声)
一个都没有少,真的是一个都没有少。现在,这71个孩子全部被安置在绵阳中学的育才学校里。他们当中许多孩子失去了父母,带他们徒步走出来的8名老师也有7名失去了自己的亲人。但是经过这一夜,一个新的、没有血缘关系的家庭出现了。
在社会各界的帮助下,他们照了这个家庭第一张全家福。今天,他们当中的部分成员也来到了这里。(展示照片,长时间的掌声)
这是一张沉甸甸的照片,这更是一张充满了期待的照片。我们期待着有一天这些孩子们成长起来,他们有的会成为家乡的建设者,有的会奔赴祖国各地去放飞他们的理想。但是,有一个家永远牵挂着他们的心,有一个地方永远牵挂着他们的心:那就是刘汉希望小学。
我看见有不少人,在观看的过程中落泪。每个人都被一种从未有过的崇高和感动所笼罩。
大家知道:在地震的时候,刘汉希望小学的老师们用自己的行动,为孩子们筑起了一道生命的防线。
(二)
当然,我们也都知道,还有一条生命的防线,在感人的故事背后,不容回避,不容遮盖。
我第一次知道刘汉希望小学,是看了李承鹏的一篇博客:《“8级地震中的最牛的希望小学”无一死亡奇迹背后的真相》。文中的叙述更为朴实、震撼。
文中解释了为何刘汉希望小学是不倒的。我们看见了一个有良知的企业,一个为了学校建筑质量操心不止的X先生,还有一句非常简单、结实的总结:
所谓奇迹——就是你修房子时能在十年前,想到十年后的事情。
显然,有了这幢不倒的教学楼,刘汉希望小学才有后续感人故事的基础。
我也为刘汉希望小学的事迹感动了好久。然后,渐渐地有些不安。
最牛希望小学的全部意义就在于【1】没有垮塌; 【2】没有失去生命。
物以稀为贵。当我们颂扬一种东西的时候,意味着现实中这种东西很少。我知道,刘汉希望小学之所以有今天,是由同样的一种东西支撑着的,那就是良知:建筑商的良知,和老师们的良知。
刘汉希望小学是地震阴霾天空下的亮色。但是,我们也看见聚源中学、北川中学彻底垮塌的教学楼、成排的孩子的尸体堆放在操场、失去孩子的家长声嘶力竭的哭喊,雨水和泪水交织在一起,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没有任何的防线,未来的生命就结束了。
我看见,有多少老师,舍生忘死地抢救学生而献出自己的生命。之后,他们被称之为英雄。
我感到不寒而栗,其实,如果教学楼只要稍微能支撑一下,不是马上垮塌,他们都不必有如此的命运。
我想他们的亲人都宁愿他们活着,而不是成为英雄。因为任何一个人,失去亲人都会悲伤。
英雄的生命同样是生命。它同样是如此的高贵,也是如此的脆弱。
没有任何的保护,没有任何的防线,生命就这样结束了。
我无法想象他们的悲伤。
我为刘汉希望小学的事迹感动了好久。然后,渐渐地有些不安。
我一直在假想这样的场景:如果这次的震中在成都,我不知道儿子是否会有麻烦。我试着想象在学校里,在孩子身边是否有生命的防线。
我不知道孩子的教学楼是否会轰然倒下,我也不知道他们老师是否能是谭千秋,亦或是范跑跑。最坏的一切并没有发生,那种念头一闪而过,挥之不去。
我看到这样的事实:把生命的防线仅仅建筑在良知上,就跟碰运气一样靠不住。
我既不希望教学楼倒塌,我也不希望老师们为救学生英勇牺牲。
那么我的问题是:在关于孩子的事情上,在关乎生命的事情上,我们平时到底构筑了几条防线?或者说,到底干了些什么?
我不知道。
(三)
5月19日,地震后一周,学校通知复课了。我在教育局的网站看到,有很多中小学早就复课了。我不知道,在余震不断的日子里,为何要如此匆忙。
儿子复课的第一天,学校就下了通知单。通知单上说:学校的教学楼有裂缝,需要加固,这学期不能用了。他们需要转移到正校的校区去上课。
安全起见,签字同意。(你能不同意吗?)
新校区,新教室,第一天,儿子在自己的座位下方,地面上发现了一道裂纹。他报告给老师,老师说不可能。已经检查过了。晚上,儿子回家说起这个事情。
我仔细盘问了一下,觉得事情比较严重。儿子在地面上扔了一根自动铅笔芯,铅笔芯完全掉进了裂缝里,铅笔芯的宽度是超过3毫米的。地震这几天,儿子在家里知道了不少的地震知识,他说3毫米以上的裂纹就应该注意了。况且大理石地面的裂纹有2-3米那么长。而且是新裂开的。
当天晚上,儿子和我都在家校本上,对这个事情做了重点陈述。我给班主任老师的建议是:反映给学校,让专业人员来判断是否有问题。
第二天,老师回复了:已经把问题反映上去了。请我们家长放心,因为质量监管部门是检查了的,而且出了检查通告,贴在学校门口。
有人专门管,而且有人知道这个事情,我略微放心了些。几天后,又发生了几次余震。儿子说他们班搬离了原来的教室。老师只是说为了大家更安全。儿子看见地面的裂纹,又在墙角出现了。
我跟儿子说:“你看,在这种事情上,小心总是好事。开始没有变坏的事情,不意味它一直不会变坏。”
我问他,恢复上课后,学校是否有讲关于防震方面的知识,是否有演练。儿子说有,但只讲了半天,就开始补欠下的课了。
有一次防震演习的时候,儿子看见同学居然还拿着书包跑。
我跟他说:你在一楼,你到操场上,要不了10秒钟,如果地震来了,抱着头就跑,立马到安全的地方,啥子都不要。命都没了,读书读个球啊!
儿子大笑。
说实话,我对中国现在的教育机构缺乏信心。我不是说怀疑或贬低学校或老师的价值,而是觉得学校更象官僚机构,有些迟钝、有些麻木。
学校有时也象傀儡,什么时候,该做什么,做什么合适,没有真正的责任和选择。该不该复课,有利或有弊。是否可以多重选择,我们不知道。
在那么大的地震发生过后,是否真正认真演练过紧急疏散,是否把那些写在电子文档里面的紧急预案切实落实下来。
为了稳定,是否需要千篇一律地把心神未定的孩子们送进帐篷学校里学习,是否为他们提供更多更为人性的选择?
教育者自己都不关心生命的教育,也不太懂得尊重生命。你对它能有多大的期待呢?
所以,这生命的防线,有一条要加在家长和孩子自己的身上。我们不能希望外界有太多的改变,改变需要良知,也需要忏悔。短时间内这不现实,也不抱幻想。
天助自助者。
(四)
在《以生命的名义》晚会上,冯小刚说了这样一段话:
孩子是家庭的未来,孩子也是这个国家的未来。地震是天灾,但是我们的学校都能象桑枣中学的叶志平校长那样,重视安全教育,未雨绸缪,我们就能把损失减少到最小。为了孩子们,拜托了!
他说的这段话意味深长。
在我想法中,其实,要做到这点,既简单也不简单。从生到死,有时只有2分钟,而生命的防线哪怕只有一条都会有一些生机。怕就怕在我们什么都没有时,赤膊上阵,徒有匹夫之勇。
我们看看,到底可以有哪几条防线:
【1】自救的防线
如果我们自己懂得自救,那么危险和伤害的几率会减少很多,而且给救援也带来信心、希望;
【2】学校的防线
让家长们知道并相信学校不仅是读书的地方,也是最安全的地方。孩子们可以学到考试的知识,也能学到逃生的知识;
【3】建筑的防线
不管是修一幢楼,还是教书育人。建筑的质量会在大地震面前显露,功德或罪恶昭示在天下。
【4】教育机构、政府的防线
以生命的名义,惩恶扬善。防范于未然。悲剧发生了,再大的关怀生命也弥补不回来了。
【5】专家的防线
能力越大,责任越大。不能预报,就重点研究预防吧。生命不是一篇论文,也不是一个统计数字。
在地震中,那些坍塌的教学楼,坍塌的不仅仅是楼房,而是生命的防线被彻底洞穿。所有的人只要能看见,就能感受到其中的问题。
我相信,总有一天,我们会停止哀伤,但是,希望不是又一次轻易地忘记。从现在开始,请构筑我们生命的防线。
我们首先从自己开始改变,永不停止,永不妥协。为了孩子,也为我们自己。
正如鲁迅先生所说:
希望是本无所谓有,无所谓无的。这正如地上的路;其实地上本没有路,走的人多了,也便成了路。
生命可贵
Downvoting a post can decrease pending rewards and make it less visible. Common reasons:
Submi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