儘管被稱為“藍色星球”,但我們的星球擁有數量驚人的能夠產生“真正藍色”色素的生物體。 不到十分之一的花含有藍色素,而對於動物來說,數量要少得多。
我們從任何給定的植物、動物或物體上觀察到的顏色是被觀察對象反射的光波長的結果。 例如,由於葉綠素的存在,我們觀察到許多植物的葉子和莖是綠色的,葉綠素是一種反射綠光的色素。 話雖如此,我們在自然界中觀察到的大部分藍色色調並不是藍色顏料反射光的結果; 相反,它們是分子微觀排列及其結果結構的光散射的結果。 例如,藍松鴉 () 明亮的藍色羽毛並不是由鳥類羽毛中的藍色顏料引起的。 裝飾該物種雄性羽毛的微觀結構以這樣一種方式散射光,而不是只允許藍色波長逸出並到達觀察者的眼睛。
由藍色顏料產生的“真藍色”色調,而不是“結構藍色”色調,在自然界中極為罕見。 雖然其確切原因尚不清楚,但似乎改變微觀結構以反射藍光是一項比創造化學途徑來製造藍色顏料更簡單的進化任務。 雖然這看起來像是自然界中的一種無關緊要的現象,但我個人認為這是一種非常有趣的現象。
對於那些關注我之前在 Hive 區塊鏈上的任何帖子的人,您可能已經發現我非常喜歡研究真菌。 雖然藍色色調在真菌界同樣罕見,但當它們出現時,它們往往是為了響應真菌子實體的損傷而出現的。 事實上,當試圖在野外識別物種時,蘑菇在切割或刮擦時的藍色瘀傷通常用作區分特徵。 在牛肝菌中,這種反應通常是真菌子實體中發現的酸(例如葉酸、雜色酸或乾枯酸)在對蘑菇進行一些物理損傷後氧化的結果。 對於那些熟悉裸蓋菇素蘑菇(通常稱為“神奇蘑菇”)的人來說,這種發藍效果是一種非常熟悉的結果,它是由裸蓋菇素氧化產生的至少 6 種不同的藍色顏料造成的。 據我所知,如果這種著色有任何進化優勢,科學是未知的。
下次您遇到藍鳥、藍花,甚至是我最喜歡的真菌物種之一,靛藍奶蓋時,請花點時間欣賞為了讓這一自然奇觀得以發生而必鬚髮生的數十億年的進化 到結果。 在藍色星球上,藍色是我們最珍貴的顏料之一。
以下是我在美國密歇根州西部的樹林中遇到的藍色和發藍真菌物種的精選圖片,以及不屬於我自己的關於裸蓋菇素發藍效果的圖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