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无足赤,人无完人

in hive-165526 •  5 years ago 

接近好的人与物,对我们养成良好的习惯,有至关重要的影响。比如前文曾提过的“孟母三迁”,就说明了这一点。如果不是孟母一次次坚持带着孟子搬家,让他向好的人和事物学习,可能我国历史上就不会出现儒学宗师孟子了。正所谓“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我们要“择其善者而从之”。

《弟子规》也提倡:“见人恶,即内省。有则改,无加警。”

当我们看见别人的缺点、看见别人有不良的行为时,我们要反思自己有没有同样的行为。如果我们有,就要马上改正;如果没有,也要提醒自己不要犯同样的错误。

《弟子规》提出,“恶”是有过失,有不对的行为的意思,这里讲我们看到别人有错误的时候,要“即内省”,就是说,这个时候要好好地反思自己,看看自己身上有没有和别人同样的错误。如果我们有和别人同样的错误,就要立即改正过来,如果自己身上没有同样的错误,也要引以为戒,以后不要犯同样的错误。

人生的百态,就像是一面镜子一样,把别人的对错、别人的过失呈现在我们眼前,每个人都是一样的,我们很难看清楚自己身上的缺点和不好的地方,但是我们却很容易就能看清楚别人身上的善恶。所以当我们把镜子中的一切都看得清清楚楚的时候,我们一定要好好地反思自己,把自己身上的好坏都看得清清楚楚,用别人作为自己的一面镜子,反思警戒,这才是智慧的人生。

一个人只有知道自己身上的优点和缺点,才会把精力放在自身的发展上,而那些愚蠢的人往往把时间放在指责别人的错误上了,这样的行为真的是一种浪费时间的行为,“金无足赤,人无完人”,每个人都有优点和缺点,我们要对别人有一颗宽容之心,多将别人身上好的品质传播开来。

在我国历史上,还有很多这样的故事,曾子是孔子的学生,名字叫曾参,他是一个非常注重自身修养和涵养的人。曾子每天睡觉之前,都要做一件事情,那就是对自己行为进行反思:这一天,我要学习的东西都学会了吗?领悟透彻了吗?我做了哪些有意义的事情?我做错事情了吗?我对别人的帮助是全心全意的吗?正是由于曾子这种反思自己、注重自身修养的精神,他最后才成为孔子的得意弟子,成为被别人尊敬的人。我们要学习曾子的这种精神和品德,看见别人的德行,要对自己的行为进行反思;看见别人作恶,要想想自己有没有过那样的行为,如果有,要改正。看见别人的善行,我们要见贤思齐,以人为师。

在生活中,我们会遇见各种各样的人,每天都要和很多人接触,而这些人的身上都有一定的优点,我们要从这些人身上学习他们的优点。只要善于发现别人的优点,每个人都会成为我们的老师。

“见人恶,即内省。有则改,无加警。”这一条是说当我们看见别人的缺点,当我们看见别人不好的地方,我们应该采取什么样的态度。我们不应该去批评别人,不应去随意评价别人,到处说别人的是非。我们应该对照着别人的行为反思自己,看看自己身上是否有那样的毛病。我们要“以人为镜”,有同样的错误,就要做到“有则改”;没有别人那样的错误,我们同样要做到引以为戒,自己以后不要去犯那样的错误。

孔子说:“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我们要见贤思齐,多向善人看齐,学习善人身上的优点和美德,我们每个人都应该努力向上,这样才能变成更好的自己。

本帖 steem 首发

金无足赤,人无完人

最近新帖

  1. steem 社区 似乎不太关注 EOS的voice? 还是已经准备出走到voice?
Authors get paid when people like you upvote their post.
If you enjoyed what you read here, create your account today and start earning FREE STEEM!
Sort Order:  

这编文章很精彩!
但不好意思,想问一下,你是如何能放上多过8个tag到你的post里的?

This post was resteemed by @steemvote and received a 64.52% Upvote. Send 0.5 SBD or STEEM to @steemvot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