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父亲的一次失败尝...

in hive-193186 •  last year 

一个父亲的一次失败尝试,家长抱团共学的后续

正如教育本身,做父母的没有退路,只能不断修炼提升。有句话说:“育人就是育己“,还有一句话是:“教育是教育者的责任,而不是被教育者的。”就是这样的道理。我依然坚定地认为家长抱团共学有非常非常重要的价值,是值得我去努力探索的!

本文段落参考:
1,初衷、2,共学、3,失败的尝试、4,失败原因、
5,并不会就此止步、6,推动阅读的初衷不变、
7,关于公益的现阶段探索、8,关于共学的探索计划。

初衷
开始是因为想要力所能及的参与一些公益活动,我就在想我能够做什么样的公益,不纯粹去捐款、能够根据自己的时间去参与,还要具有特别的意义。
后来我想到了,分享好书特别有意义,书籍几乎是最廉价,又最有价值的礼物。

所以初衷是想做一个面向偏远乡镇(村)中小学生的图书漂流、赠书的公益活动群,落地的过程中,思考越深入越觉得,如果这件事情能让尽可能多的城市家长参与进来,这件事情的意义就会非常不一样。

一方面家长们本身肯定拥有大量的闲置少儿读物,另一方面,家长对于孩子的教育感同身受,可能有较大的意愿参与赠书活动。

这时候我意识到,对于家长们来说,亲子教育本身是最大的痛点,如果能有一个家长们抱团共学、周末自发组织各种亲子活动、交换好书的社群,这本身就是很有意义的公益活动。

共学
家长之间为什么要多交流?
1,首先,自己去看书、去找好的教育资源本身是成长最基本的,但仅仅靠自己去摸索很低效。如果大家可以互相分享能解决问题的好书、干货内容、好的教育资源,这本身是一个捷径,相对于刷起来的流量和评分,可信的家长自己的推荐才是最靠谱的,

2,分享学习成果,以及参与交流的过程是一种更好的学习方法,启发他人的同时,也是自身巩固思考的过程;

3,理论归理论,家长们更清楚生活中实际面对的不同的亲子教育问题,对所有人来说,在实时的交流过程中都更容易产生思想的火花。

既然共学这么好,想必家长们都会迫不及待地参与进来吧?!!!说干就干,就有了这篇帖文:“为什么家长自己要不断学习?“成都亲子教育读书群招新” 家长自发组织/且学且善行”,以及这个 ——

失败的尝试
线上:在公众号及多家大的社交平台发布了家长共学社群招新的帖文,也在成都20多个群里进行了宣传;

线下:尝试在某个小学门口发放了200多个便携笔记本(内含招新宣传单一张);
两天里有超过50人联系,初步判断出有一多半是纯为发广告而来的,为什么知道呢?因为朋友圈及地区太明显了,甚至面对我的一些询问答不上来。

然后剩下20多人,我认为这里面起码多数是有强烈共学意愿的家长,信心满满地完成社群白皮书初版撰写、拉群、发起共学问卷调查,两天时间里,20个群友,只有两个人回应并填写问卷,还有几个发消息的都是某家直播教育机构的宣传员,换着花样伪装家长,这广告真是防不胜防!

一开始心情真的非常低落,家教行业的广告叫我有点破防了,他们才是最爱我的人啊。。。而家长们的态度,多少有点让人意外,因为即便是为数不多加入进来的家长,也鲜有参与交流的。

失败原因
1,宣传重点(痛点)模糊,突出”共学“可能是有问题的,虽然我相信很多家长都是重视教育的,也许很多家长愿意花钱去买课求心安,但实际上自己在学习上付出了多大的努力呢?

主动意识到自己需要去学习、不断提升自己的教育水平的家长其实相对是少的。尤其还能理解共学价值的家长恐怕就是少之又少了。

2,就这极少的参与量,我还在一开始就开启了最难的去中心化模式,低估了与家长达成共识的难度。大概群里的小伙伴们都在观望中,看我发了一大堆文字的白皮书,这快节奏的时代,没人有兴趣读下去也很正常。

调动群友积极性的办法还是要不断加强黏度,取得信任之后,才会有主动参与共创的积极性。虽然这很不去中心化,但现实可能就是99.999%的人还没接触过去中心化组织,自然无法一开始就理解去中心化的意义。

3,当然,最重要的原因,我觉得是我高估了“好书共享库“的价值,虽然家长们确实有处理闲置书、交换书的需求,但通过共创共享的形式来实现,难度太大了,痛点其实就是懒点,让大家更简单,更方便的去解决闲置和交换的问题才是我应该要努力的目标。

我认为公益社群本身应该去连接更多人、帮助更多人,如果只能吸引到极个别人参与,就失去了应有的意义。

并不会就此止步
正如教育本身,做父母的没有退路,只能不断修炼提升。有句话说:“育人就是育己“,还有一句话是:“教育是教育者的责任,而不是被教育者的。”就是这样的道理。我依然坚定地认为家长抱团共学有非常非常重要的价值,是值得我去努力探索的!

一件事情不成功只有两个可能:要么努力不够,要么方法不对。我认为我还算努力,虽然努力并没有带来我想要的结果,但也不是没有价值的,经验教训本身已是宝贵的财富!故,下一步我会改进方法(也许可以期待后续分享)。

推动阅读的初衷不变
传阅太难,那就直接交换!并扩大交换物品范围,从好书到好物(书籍和文具),未来还有向更多亲子物品拓展的可能性。

1,处理闲置将非常方便,将书交给志愿者就不用管了,甚至可以免费上门或快递;
2,领取好物除了面交、活动取书,还可以为你快递或者志愿者送货上门。

积分的价值
捐赠书籍、文具类,得到积分,不仅仅可以兑换别人的书籍、文具,随着社群人数的增长,可以享受到的福利也会更多。

日行跬步,可以至千里
如果说共学需要人数基础,那么单纯做交换这件事,社群的运营难度会有指数级下降,哪怕是我一个人也完全可以推动,因为我自己就有上千本的图书可以用于交换,那么通过一些活动策划,我想可以不断吸引到伙伴参与交换。

关于公益的现阶段探索
1,对接乡镇(及村)学校,单次公益活动立项,征集志愿者;
2,团结各个社群联合做公益专场及公益活动;
3,发起书籍和文具的公益专场,据此筹集到必要的最少活动经费;
4,整理捐赠物资(依然是好书和文具);
5,出发去偏远乡镇,和中小学生互动、好书分享及完成一对一赠书,等等。

筹集的经费用于公益活动路费、志愿者补助、住宿费等合理开支。每一笔费用都将公开透明罗列明细,接受所有人监督。

关于共学的探索计划
1,现阶段,我们鼓励伙伴们在群内交流亲子教育相关话题、分享优质知识内容,鼓励以三五个伙伴就近组成小范围的共学小分队,互相分享书籍、周末一起带娃,小分队足够多之后,相信大家就会有更多共创的意识产生,大群线上线下的共学活动就会逐步开花结果。

2,尝试与各个亲子教育相关单位合作,为集体谋取福利
比如:甄选可靠的和儿童剧场、艺术培训机构、亲子教育相关团队、个人合作,联合营销活动,我们社群通过群策群力为其策划组织线上线下活动并提供奖品(书和文具),换取对方的专业服务;

最后,还是期待更多家长参与进来,因为这是一个去中心化的社群,每个人都有话语权,每个人都可以推进共学的高度,至于社群将走向何方,我相信参与的人越多,越容易找到正确的道路。

WhereIn Android

Authors get paid when people like you upvote their post.
If you enjoyed what you read here, create your account today and start earning FREE STEEM!
Sort Order:  

Thank you, friend!
I'm @steem.history, who is steem witness.
Thank you for witnessvoting for me.
image.png
please click it!
image.png
(Go to https://steemit.com/~witnesses and type fbslo at the bottom of the page)

The weight is reduced because of the lack of Voting Power. If you vote for me as a witness, you can get my little vote.

支持!这是好事!

WhereIn Android

This post has been rewarded by the Steem Community Curation Project #wherein

昨天明明把手机放在桌上,今天又找不到了 ( ˘︹˘ )
咦?你是谁?我又是谁?
加入我们微信群没?还没的话赶快加我们瓜子老板。很帅的 iguozi <(^,^)>

Ha recibido un voto a favor de la comunidad WHEREIN, impulsada por STEEMIT INC. Gracias por usar WHEREIN

Terimakasih Sudah Menggunakan WhereIn, Postingan Anda Terpilih Untuk Mendapatkan Upvote Dari WhereIn Dan Di Dukung Oleh Steemit.inc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