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黄帝内经》:上古之人,春秋皆度百岁
【内经原文】
余闻上古之人,春秋皆度百岁,而动作不衰;今时之人,年半百而动作皆衰者,时世异耶,人将失之耶。
【阅读感悟】
从内经原文的这一句话中可以看出,上古时候的民众,年龄都能活到百岁以上,能度天年(天年指120岁)而去,而且行动不显衰老;如今的人,年龄才到了半百,行动就都已现出衰老的迹象了。
可见,上古之时,懂得养生之道。重视并坚持养生的人,可以尽终其天年,长命百岁;“今时之人”,由于忽视养生,不善于养生,反半百而衰。
如此,通过反差极大之比较,强调了养生的重要意义,学会养生自然是越早越好,而不必真的等到老了之后才去学习。
《黄帝内经》更是在“”几千年前”就提出了“不治已病治未病,不治已乱治未乱”的养生观念,意思是说一个人平时就要注重“养生”,关心身体健康,不要等到生病的时候才想着去治病,平时就要多注意防范!
违背了基本的养生之道,就会让身体机体基本的生息运行规律受到扰动,等于给身体埋下了隐患,早晚会熬出病来!平时要注重作息规律,乐于去奉行,该休息的时候就该让身体得到充分的修养。
我叫希言,欢迎有志于“养生之道”的朋友们来多多交流。一起学习一起进步。
[WhereIn Android] (http://www.wherein.i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