乐视在孙宏斌接盘的短暂稳定之后,近期又开始出现新一轮“塌方”——多名发审委委员因当初乐视上市问题被调查、乐视现任CEO梁军被传辞职……当然,这并不妨碍贾跃亭在大洋彼岸庆祝一个值得在微博上分享的万圣节。
在贾跃亭看似“心中无鬼”地庆祝这个国外鬼节的另一面,是仍被紧紧锁定在债务链条上的供应商和投资者,是尴尬地面对乐视这个烫手山芋的“接盘侠”孙宏斌,是在监管部门的查验下,上市的公众公司乐视,正在被发现其中的“有鬼”。
贾跃亭,到底是“贾布斯”还是“真骗子”,在事情水落石出前,我们无法判断,但可以肯定的是,贾跃亭和他创立的乐视,必然会成为他年回首当下商业史中,一个绝佳的风险观照样本。
贾跃亭在商业世界中,一直是处于褒贬两极分化的状态。支持者认为,所有的先驱在一开始都是不被认可的。而反对者则质疑,贾跃亭所谓的乐视生态,归根到底不过是一场玩大了的庞氏骗局。
此前的贾跃亭,无论是他所建立的乐视生态、还是后来他更像是“金蝉脱壳”的FF造车计划,创新思维在其中的作用确实功不可没。乐视所想要尝试的生态架构和模式,不可否认是一种商业模式上的探索。
但是,如果企业家精神中的创新,只停留在PPT层面,只停留在发布会上的更像是传销式的造神运动,那么显然并不符合企业家精神中对于创新的要求,这种“眼高手低”的行为之下,最后“为梦想窒息的”,只会是创业梦想本身。
在我们的移动互联网时代,“创新”是一种常态。人人都接受了创新理念,人人都意识到创新的重要。但实际上,“创新”在很多人和很多企业那里却只是一个口号而非行动。其中的佼佼者贾跃亭,不过是一个极端样本。
正如沸水必有气泡,回顾这些年的创业潮,不乏打着创业创新之名的泡沫与虚假。当游侠把一辆换壳特斯拉拖上展台,整个团队对汽车制造没有任何概念就敢发布产品的时候,我们或许就该追问,创业企业的“创新边界”究竟在何方。
创新固然是评估企业家精神的重要层面,但更为重要的,是企业家对于风险的评估、遵守契约承担风险的能力。在这一点上,贾跃亭表现得并不好。在关键时刻撂挑子走人,在关键时刻“掏空”上市公司,如今更是被发现IPO可能存在造假行为,这一切使得此前种种,像是一场预谋的骗局。
18世纪法国经济学家康替龙曾经这样描述企业家:那些从事经济活动的人,比如商人、农民、手工业者,都是企业家。为什么呢?因为这些人都是风险承担者。如果创业者只是负责“天马行空”的想象,丝毫不管计划与落实,这样的公司和企业主,是很难被称为合格的企业家的。
“禁得起多大的诋毁,就受得了多大的赞美”。这是支持“贾布斯”的理由。但是,在管理企业的过程中,合格企业家要迎接的绝不仅是诋毁或赞美,而是在创新无人区中充满的不确定性风险面前,依然能够在契约精神的引领下,寻求风险把控的最优解。
企业家的创新边界,或许恰恰在于对契约精神的遵守,对风险的勇于承担。不是所有创业者都能够被称为合格的企业家, 贾跃亭的乐视样本,给中国的创业者和资本上了一课。
Authors get paid when people like you upvote their post.
If you enjoyed what you read here, create your account today and start earning FREE STEEM!
If you enjoyed what you read here, create your account today and start earning FREE STEEM!
Hi! I am a robot. I just upvoted you! I found similar content that readers might be interested in:
http://news.jstv.com/a/20171102/1509580243100.shtml
Downvoting a post can decrease pending rewards and make it less visible. Common reasons:
Submi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