介直投资合伙人周攀:关于区块链教育的四点认知
互联网+余音未尽,区块链+已马不停蹄,区块链+教育会给我们的生活带来怎样的冲击、改变、进步,和颠覆?近日,介直投资合伙人周攀在由谢宏中主导的币改教育群里给大家分享了他个人对于区块链教育的四点认知,现整理如下:
大家好,我是周攀。今天晚上的主题是围绕教育本质探讨区块链+。
首先我得承认我不是教育家,所以谈这个教育的本质,感觉有点跨界,隔行如隔山,但也有句话叫做隔行不隔理,我认为就是常识,就是教育的本质,可以说只有我们搞明白了教育的本质和意义,才有可能形成上链的共识,这个也是我们探讨区块链+的一个基础。
教育的核心是什么
教育从字面上的理解是:谁来教,教谁,孔老夫子有句话叫有教无类,论语学而篇里面有“三人行,必有我师”,后来欧阳修把三人行做了一个升华,叫达者为师。战一日为师,终身为父,这一组关系链如果用计算机的术语来说,就是父节点、子节点、兄弟节点。行业里的祖师爷,等同于区块链里面他就是创世区块。这里面的核心的就是传承。
最后这种关系会形成的一个链,三百六十行都能从祖师爷开始列出,然后是徒子徒孙,一直沿袭下来。这样的好处是真实性得到保证,完整性得到确认,我们的历史观将会融会贯通。就不会被人断章取义的嫁接一些边角料。
教学的本质是什么
我对教育的第二个理解,就是教什么学什么,教和学是一种互动关系。但现状是,老师教什么学生只能学什么。即便有主动性也只能是在老师圈定的范围内,主动性很差。
另一种关系是,学生想学什么老师就得教什么。这一组关系的构成是教育的目的和意义不同所决定的。case讲究的是升学率老师更具有主动性。这个领域规模化的商业机会非常大,咱们看看香港教育类上市公司就知道了,虽然说它的市盈率比国内低,但是影响力更大。
国内教育受到民诉法则影响,目前也仅有通过教育服务一个变通的通道,可以走到资本市场。从此处可以看出教育领域是资本较容易切入的方向,搞大学反而比较难,在国内体制要求必须从专科搞七年,才能升本科。然后还得申报硕士点博士点,这样才有相关的行业地位
国内唯一可以反着来的只有中科院的体系。他因为有院士,有博导,可以先搞博士生研究生教育,然后在搞大学。当年李开复老师在创办创新工场之前。就想以高端的博士教育带动产业化成果转化再扩展本科教育。他奔走多年,没有什么结果,退而求其次搞得创新工场,目的是围绕产业做创新项目,我有几个同事在里面做项目孵化都还可以,最后的结局也是BAT了。
怎么学最重要
我的第三个理解就是怎么教、怎么学,这是我认为教育最重要也是最精彩的环节,从整个二十多年的学习生涯来说,我们每个人得遇到这么几个角色,一个好的班长,一个好的班主任,一个导师,一个你喜欢的老师,你会觉得学习的这段历程,相对是比较丰满的,但这些角色不一定出现在同一个时期。如果我们谈币改,如果把这些都改没了,那我觉得还不如不改。
教育目的是什么
对教育的第四个理解,就是教育为了什么,也就是目的和意义。
大家从不同的方式和角度,在探讨教育的目的和意义,教育的本质。如果币改在推动教育+区块链的时候,能够为这些边缘的教育形成一些助推。我觉得是更加有现实意义的事情,为了能够在K12里面的这些现有体制内的一些东西,可能要去触动它,要让它发生化学反应,可能是一件难度很高的事情。
教育是一个长期的过程,从目前大的趋势来说,知识进入资本时代。课本上的知识,都在贬值,也就是大家说的“大学没毕业就开始失业”。所以说我们本着百年树人的理念,坚持不懈地推动币改试验区,找到有应用价值,有场景的地方。只要它有意义,就值得去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