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小阻力之路》战胜阻力的最佳路径: 整理出内容文字

in leastresistance •  3 months ago 

《最小阻力之路》是一本能让你彻底改变思维方式的书。如果你总是努力改变,却发现自己总是回到原点,这本书会告诉你原因。罗伯特·弗里茨用简单易懂的语言,让我们明白为什么传统的“解决问题”方式没法带来真正的改变。他提出,只有通过顺应“最小阻力”的原则,利用创造力去实现目标,才能真正走向成功。这不是空谈,而是实实在在的行动指南,帮你找到一条轻松又有效的成功之路。

整理youtube视频后的内容:

《最小阻力之路》:战胜阻力的最佳路径,成功心态与行动效率的高效实践,简化成功之道。学习如何通过最小阻力原理,轻松实现目标与成就。

(00:00) 今天要跟你讲的书是《最小阻力之路》。我们经常会听到有人说:“为什么我懂那么多道理,还是过不好这一生呢?”这本书从某种意义上回答了这个问题。作者在书里分析了我们在人生道路上反复出现的失败原因,并提出我们要找到自己的最小阻力之路,创造性地过好自己的人生。听上去有点抽象,听我慢慢跟你说。这本书《最小阻力之路》已经畅销全球近30年,成为经典著作。台湾很早就引进了这本书。作者名叫罗伯特·弗里茨,有意思的是,他是音乐家出身,在创作乐曲时对创造力产生了浓厚兴趣,并开创了一套关于创造的结构动力学理论。后来,他专心研究创造过程,把这个当成了自己的事业,还发展了一门叫做创造技能(TFC)的课程,专门帮助人们发展创造力。很多人慕名前去上课,包括艺术家、科学家、学者,甚至大企业的主管。第五项修炼的作者、著名管理大师彼得·圣吉也是受到他的启发。

(01:03) 1978年,彼得·圣吉参加了罗伯特·弗里茨的创造技能课程。之后,他们一起创立了一家著名的创新顾问公司。后来,弗里茨不断地研究和写作,围绕创新和创造力展开,这成了他一生钻研的事业。作者在书中提出了一个普遍问题:为什么我们总是失败于改变生活的尝试?各位想想,你最近一次试图彻底改变自己、改变生活是什么时候?有一天你醒来,突然对自己浑浑噩噩的状态感到厌恶,决心要改变。于是,你买了很多书,加入了各种学习社团,写下了一个雄心壮志的学习计划。然而三天后,激情褪去,生活回归原样。又比如你决定减肥,开始控制饮食、加强运动,连续三天不吃晚饭,但到了第四天你坚持不住了,报复性地吃了很多东西。

加密货币支付Spay全球合伙人日本代理热招!
名额全球仅限1000名!抢占红利先机!!
https://chuangfujp.com/spay/

(02:07) 每次尝试你都更加努力,但每次都会莫名其妙地被拽回原地。你可能找各种借口停下来或者放弃:“啊,最近好累,等工作轻松一点再说吧。”或者“啊,最近身体不太舒服,等身体好了再继续吧。”你尝试着学英语、画画、健身减肥,但大多数时候你都坚持不下去。这种改变的行动本质上成了一种自我安慰。等到这种安慰的作用达到了,你会更倾向于躺在沙发上来个葛优躺。就好像我们的生命中缺少某种支撑我们持续向前、不停改变的动力。那么,问题究竟出在哪里呢?

(03:12) 这本书提出了一个突破性的观点:我们在人生中的失败经历,主要是因为我们采取了一种“解决问题”的模式。具体来说,每次你尝试减肥、学英语时,都是在发现问题、寻找原因、解决问题的过程中。但这种解决问题的思路在现实生活中,特别是面对意志力时,往往导致失败。举个例子,当我们试图解决某个问题时,往往会采取行动避免不想要的结果发生。通常来说,问题越严重,我们采取的行动越严厉。但是一旦问题得到缓解,我们就会松懈下来,不再采取行动,结果是问题很快就会再次出现。这个过程就像在荡秋千一样,来来回回,摆来摆去。因此,尽管你付出了极大的努力,最终却看不到明显的成效和进步。

(04:17) 几乎所有的改变行动都会经历三个阶段:第一,初始阶段;第二,持续努力的阶段;第三,自甘堕落的阶段。在这三个阶段里,你会受到不同的力量影响,并做出不同的反应。举个例子,还是以减肥为例。一开始,你决定少吃多运动,这没有错。对瘦下来的好身材的渴望形成了一股强大的动力,推动你采取行动。但与此同时,还有一个相反的力存在,那就是舒适的力——想吃好吃的,想舒舒服服地待着不运动的力。这两个力的大小是相当的,方向却是相反的,因此你就在这两个力之间挣扎。

(05:23) 想象一下,你站在两面墙之间。一面墙代表你渴望的好身材,另一面墙则是“想吃什么就吃什么”的放纵。当你靠近渴望的那面墙时,背后那面舒缓的墙的皮筋儿就勒得更紧。你每前进一步都要付出极大的努力,稍不留神就会被弹回去,回到你不想要的结果中。这就是第二个阶段:你做出了努力,但却被不断拉回到原地。到了第三个阶段,你放弃了,开始自甘堕落。当你堕落到一定程度时,虽然得到了暂时的舒缓,但很快对好身材的渴望力又开始变强了。这种拉扯的过程几乎是所有人在自我改变过程中都会经历的循环。

(06:26) 作者称之为“来回摆荡”。相信你也有过类似的体验。不仅在我们试图解决自身问题时会这样,很多其他事情也会掉入这个陷阱。比如国际上救济埃塞俄比亚饥荒的行动。由于战乱和灾害,埃塞俄比亚陷入了严重的饥荒,导致大量人民饿死。这是一个严重的问题,引发了全球的关注,媒体铺天盖地地报道,明星们举办筹款演唱会,富裕国家的人们慷慨解囊,大量物资迅速涌入埃塞俄比亚。受灾人民的情况得到了暂时缓解,但之后问题再次被遗忘,媒体不再报道,注意力转移,而饥荒的根本原因并未解决,问题依旧存在。

(07:28) 直到今天,埃塞俄比亚的儿童依然因饥荒死亡。因此,罗伯特认为,传统的“解决问题”的思路是行不通的。在今天的职场中,解决问题的能力几乎代表了一个人的工作能力。然而,作者在书中说:“我们公司绝对不会招聘那些擅长解决问题的人。”他的理由是,热衷于解决问题的人,长期以来习惯了用解决问题的思路去思考,往往缺乏创造力。当我们过于专注于解决问题时,实际上是在迎合环境,并不断采取各种行动来避免不想要的结果发生。我们过于习惯于解决问题,这种思路让我们很少去认真思考自己真正想要的是什么。

(08:33) 为了避免这种失败,作者提出了一个唯一的解决办法:跳出解决问题的模式,不再依赖这种思路,而是采用一种新的模式——创造模式。学习如何用创造的模式来达成成功的目标。为什么“解决问题”和“改变”的方式无法成功呢?作者发现,所有物体都会倾向于沿着阻力最小的路径运动,能量也会沿着最小阻力的路径传递。如果你试图通过“解决问题”和“改变”的方式来达成目标,最小阻力之路会把你拉回原点,导致你的目标永远无法实现。而在创造模式下,你可以沿着最小阻力之路,获得自己想要的结果,达成目标。

(09:38) 那么,如何理解“最小阻力之路”呢?作者住在波士顿。来波士顿的朋友经常问他一个问题:“波士顿的道路是怎么规划的?”如果你去过波士顿,你会发现那里的街道没有什么规则可循,很多街道迂回曲折,每一段都有不同的名字。事实上,波士顿的道路确实没有规则,这里的道路完全是把几百年前牛踩过的小路拓宽而成的。牛行走时通常会顺应地形,选择最容易通过的路径,时间久了,牛径就形成了,后来的牛也会自然跟随。波士顿的城市规划也沿袭了这一地形结构。对于牛和后来的城市规划者来说,这都是一条最小阻力之路。

(10:41) 其实,我们的生活也在循着这样的最小阻力之路。比如说,我们走路时总喜欢走捷径,走最近的路。这就是阻力最小的道路。如果现在我们要从一栋大厦的70层去隔壁大厦的60层,我们唯一的路径就是跟着电梯、楼梯和大门走,大厦本身的设计结构决定了我们的运动路径。作者认为,在努力解决问题、通过改变自己达成目标这件事上也是一样的道理。我们常常以为是心理状态影响了事情的成败,因此不断调整自己的心理状态,试图通过提升意志力和执行力来改变结果。但作者认为,真正决定成败的是那个来回摆荡的结构。

(11:47) 换句话说,你必须跳出这个结构,才能避免失败的结果。为了打破这个循环,我们需要一个全新的结构——一个能促进创造力的结构。创造力的结构与之前所说的“拉力-反作用力”模式不同,它是一个更高的结构张力,由两个关键元素组成:第一,明确的愿景,即你想要创造的成就;第二,清楚地认识现状。愿景和现状之间的落差形成了一种新的结构张力,愿景提供了强大的拉力,驱动你采取行动,而现状则提供了对比,使你意识到前进的必要性。你内心的愿景越明确,就越有可能创造出你想要的结果。

(12:53) 这就意味着解决问题和创造之间有一个本质的区别:当你解决问题时,你的行动是为了避免不想要的结果发生,因此你的注意力会集中在那个不想要的结果上。而当你用创造的方式时,你的所有行动是为了实现自己真正渴望的结果,因此你不会感受到舒缓的反作用力对你的拉扯。比如说,如果用创造的方式来解决贫困,可能会带来什么结果呢?举个例子,同样是在乌干达的一次贫困救援行动中,人们采取了创造性的方式,取得了惊人的成效。工作人员不断训练当地村民的创造力,帮助他们想象并确认自己渴望的生活和家园。于是,村民们开始积极行动,一点一点地将他们心中想象的房屋、农田、村庄和医院变成了现实。

(13:59) 在这个过程中,外在的环境有多糟糕或者形势有多紧迫都不再是重点,真正的创造是从内心开始的——它源自内心的图画和声音。这些内心的图像和声音需要不断被强化,最终才能表现出来。你可以把自己想要的成果清晰地构思出来,再对比你的现状。这种创造性的张力将推动你实现目标。

(15:03) 这时你可能会说:“我不敢设定目标,因为我害怕自己做不到。事情太难了,所以我期望低一点好了。”但这正是你需要重新审视目标的时候。什么样的目标才是清晰明确、且可以达到的呢?清晰明确的目标会拉动你前进,而许多目标之所以失败,正是因为我们很少认真观察自己的现状。我们常常怀抱空洞的梦想,却忽视了现实状况,结果带来失败。比如说,如果你的现状是每周只能勉强写出1000字的文章,但你现在设定了“一个月要写完一本书”的目标,你觉得这可能实现吗?完全不可能。

(16:08) 再比如,我们可以看看波士顿的牛是怎么做的。对山脚下的牛来说,登上山顶是他们的愿景,而现状是脚下没有路。按照“解决问题”的思路,可能需要搬开眼前的岩石直达山顶。但牛的做法是创造性地绕开岩石,沿着山体螺旋上升,最终到达山顶。如果按照解决问题的思路,牛可能根本无法达成登顶的愿景。只有准确掌握现状和愿景,创造性地塑造出结构性张力,才能找到自己的最小阻力之路,也就是找到实现愿景的创造之道。

(17:12) 在创造过程中,通常会经历三个不同的阶段:萌芽期、同化期和完成期。第一个阶段是萌芽期。在萌芽期,你最重要的事情就是做出重点选择,然后将所有资源集中在这个选择上。做选择也是需要练习的,你必须经历痛苦和放弃。要记住的一点是,只有一个最重要的选择才能让你真正开始创造。因此,你要选择你真正想要的东西,无论它是什么。当你下定决心做出选择后,你会发现之前困扰你的问题都会逐渐消失。

(18:16) 另外,做选择的关键是要基于你内心真实的渴望,而不是为了避免某些不想要的事情。比如说,你选择“做一个健康的人”,而不是选择“做一个不生病的人”。因为生病是无法完全避免的,但健康是一个可以长期追求的稳定状态。你也可以选择过一个有意义的人生,而不是选择避免一个无所事事、平庸的生活。所以现在,问问自己:“我真正想要的是什么?”当你做出选择后,你会为保持这个重要选择,做出一系列小的选择。比如说,你会选择“是看电视,还是写点东西?”通过每一次小的选择,强化和坚定你内心的重大选择。

(19:20) 萌芽期会带给你很多刺激。正面的刺激就像创业初期,尽管一切杂乱无章,但充满了可能性和激情。电影导演希区柯克觉得最快乐的事情,就是在电影构思阶段。在利用摄影、表演、场景和服装等元素进行创作的几个月之前,他会把整部电影用分镜表画出来,每一个镜头都画在黄色笔记纸上。他说,构思、编剧和筹备的过程比拍摄本身更让人兴奋。

(20:23) 接下来,你会进入同化期。从最初的迷茫和担忧中走出来,在同化期,你会发现自己正在大量吸收知识,发现机会越来越多。你会觉得实现自己的愿景其实并不难,你开始广泛学习,感受到自己几乎无所不能。当你写作时,你的笔下会流淌出越来越多的惊喜;当你开始行动时,你会感觉到自己有越来越多的能量和动力去完成任务。这是创造过程中最美妙的部分,说明你正在经历飞速的成长。

(21:28) 最后,你会到达完成期。然而,很多人在临门一脚时却退缩了,比如很多博士生拖延多年无法毕业,只因为他们无法完成最后一篇论文。工程师可能只需再做几个决定就能让项目完成,但却因为一些细节问题被困住,最终没有勇气去突破。这种情况很常见:明明只差一步,却因为对结果的恐惧而停滞不前,导致所有努力白费。

(22:32) 你需要接受现实,坦然地面对自己当前的成果。你要告诉自己:“这就是我现在能够创造出来的作品,这就是我目前能完成的工作。”这是正常的心态。当你完成时,不要再纠结于完美,坦然接受并走向下一个创造历程。许多电影导演无法忍受看自己的电影,有些总觉得有遗憾,有些则看了太多遍,失去了感动。然而,电影制片人海因斯并不是这样。他对待自己作品时,保持观众的心态。拍完电影后,他想象自己是观众来看别人的作品,这样仍然能让他从影片中感受到感动和乐趣。

(23:39) 通过这种方法,海因斯总结出一个非常有帮助的原则:把自己作为艺术家和观众的身份分开来看待,这虽然不容易,但非常有助于你持续创造。

Authors get paid when people like you upvote their post.
If you enjoyed what you read here, create your account today and start earning FREE STEE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