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一次,你挤破头参加了微信之父张小龙的演讲。张小龙说:要警惕KPI。你一听,深感认同,醍醐灌顶:雷军也说过,小米没有KPI。他回公司就取消了KPI,鼓励所有员工为远大的梦想,而不是冰冷的指标努力奋斗。
但是,两个月后,公司业绩下滑,重大项目延期,成本不断提升,客户抱怨剧增。你坐不住了,问怎么回事。管理层抱怨不知道如何赏罚分明了,人力资源部抱怨不知道如何安排晋升了,财务部抱怨不知道如何分配预算了。
为什么?为什么微信和小米,因为没有KPI而变得伟大,而我们却因为没有KPI,而变得混乱?老赵非常苦恼。怎么办?
这个问题的本质是,你误解了张小龙说的“没有KPI”。没有KPI,并不代表互联网公司管理的“先进性”,它只是标志创业期企业管理的“阶段性”。
企业生命周期的三个阶段:创业期,成熟期,和转型期。创业期,核心任务是“找路”;成熟期,核心任务是“奔跑”;转型期,核心任务是“变道”。每个阶段,都有其管理特性。
微信、小米之所以没有KPI,不是因为他们是互联网公司,而是因为他们依然处于创业阶段。一旦从创业期进入成熟期,他们很可能也会像阿里一样,建立KPI体系。
马云在湖畔大学开学典礼上说:创业公司靠梦想,但是大公司要靠KPI。
KPI指标,就是仪表盘上的里程表、指示灯。达成这些数字、做到这些行为,公司大概率就能做好。
那么,达成哪些数字、做到哪些行为呢?不知道。真不知道。创业期之所以叫创业期,就是因为不知道。一旦真的知道了,就进入了成熟期:商业闭环形成,部门职责清晰,冗余动作减少,员工赏罚分明。这时,KPI帮助企业牺牲灵活性,获得高效率。
所以,创业公司之所以没有KPI,不是因为他们不想有,而是因为他们做不出来。没有KPI,是创业期管理的阶段特性。
回到最开始的案例。你为什么一学就乱?因为你的企业已经进入成熟期。而他错把微信创业期管理的“阶段性”,当成了互联网公司管理的“先进性”,跨期学习,当然一学就乱。
那应该怎么办?你应该坚持使用KPI。关于如何使用KPI,有三点需要注意。
1、 清晰体现战略。
前阿里人力资源副总裁黄旭老师曾分享马云设定KPI的艺术。
某年,马云把KPI定为“盈利1块钱”。这个目标看似简单,却体现了公司节省成本的战略。员工开始下班随手关灯,因为越节省越能达成KPI。
2008年,淘宝的KPI是“不准盈利一分钱”。你要是敢盈利,就没奖金、没股票。为什么?因为战略增长,大于盈利。
2012年,马云提出:每人实现1亿GMV。这个KPI背后,是提高公司人效的战略。大家开始很谨慎地招人,因为每个人价值1亿。
2013年,马云又提出,扶持100万家店,让每家店成交超过100万。这背后的战略,是扩大总成交。
设定KPI的核心能力,是翻译战略。
2、 逐级分解指标。
每年7-8月,微软公司都会从上向下设定KPI。CEO先定,然后分解给副总裁。副总裁的KPI必须体现CEO的,然后再分解给各部门总经理。以此类推,逐级分解。
虽然这耗时1-2个月,但是能确保整个公司10万员工,力往一处使。
3、 定量定性结合。
在微软,定量KPI叫RBI(基于业绩的奖励),定性KPI叫CBI(基于行为的奖励)。在阿里,定量的叫业绩考核,定性的叫价值观考核。
KPI绝不简单等于数字。设定KPI时要定量定性结合,“软硬兼施”。
最近订阅了《5分钟商学院》,写下来的笔记跟之前一样,放在steemit上,当成一篇文字,也当做一个记录。
离年度360篇文字目标差4篇
Congratulations @jinluan! You have completed the following achievement on the Steem blockchain and have been rewarded with new badge(s) :
Click here to view your Board of Honor
If you no longer want to receive notifications, reply to this comment with the word
STOP
To support your work, I also upvoted your post!
Do not miss the last post from @steemitboard:
Downvoting a post can decrease pending rewards and make it less visible. Common reasons:
Submi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