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集 盛世的屋脊
本集简介:
紫禁城在建后的二百多年里,不仅多次经历了雷雨、失火等天灾的侵害,也历经了一次改朝换代,当时间留在十八世纪时,中国封建社会最后的文明辉煌,在乾隆年间宫廷建筑、皇家园林的改扩建中达到鼎盛,奠定了故宫建筑群的最终布局。
惊心动魄的战争已见分晓。改朝换代正在进行。
公元1644年农历8月,在浩浩荡荡的随从队伍陪同下,一个六岁的男孩和他的母亲一起,从盛京老家向北京进发。男孩名叫福临,是大清王朝的顺治皇帝,此行的目的地是他们在北京的新家:紫禁城。
对于六岁的顺治皇帝来说,这座他前所未见的高大城门,一定给他留下了新奇而深刻的印象。
这是紫禁城最大的门,有37.95米高。
按照中国的阴阳学说,正北叫子,正南叫午,所以位于紫禁城中轴线南端的这座城门,叫作“午门”.
穿过午门,紫禁城的真容出现在顺治皇帝的眼前。
这里就是他们的新家,而对这座宫殿的占有,也将是他们成为中国新的统治者的象征。
深红色的宫墙和金黄色的琉璃瓦是这座宫殿最引人注目的特征,而这绵延一片的红色和金色也使紫禁城与周边的建筑完全区分开来。
紫禁城的建筑分为前后两个部分,前半部分是处理朝政和举行重大礼仪活动的场所,称为前朝。后半部分是皇帝处理日常政务和帝后嫔妃的生活场所,称为内廷。
故宫博物院副院长 晋宏逵:
紫禁城的总体部署就是这样,用若干条纵深的轴线来安排这么多的建筑,那么这些建筑都是用院落的形式来展开的。每个院落当中都有成组的建筑。每栋建筑相互之间都是有主有从,有正有配,它就是这样用建筑的手段,来表达封建社会、封建礼制所表达的那种等级和秩序。
传说中玉皇大帝的紫微宫一共是一万间,而人间的紫禁城一直流传着宫殿有九千九百九十九间半的说法。事实上,在长达五百多年的时间里,紫禁城一直在变化着。根据1973年故宫专家的调查,紫禁城现有的宫殿是八千七百零四间。
有人认为,当年顺治帝初次见到的紫禁城也许并不完整,因为比他早几个月进京的摄政王多尔衮,在给顺治皇帝的奏报中写道:李自成烧毁宫殿后逃走。
故宫博物院副研究馆员 李燮平:
李自成确实放火了,那整个紫禁城受到什么损坏了,这实际上清代人自己有一个定位。乾隆朝修订的《日下旧闻考》就明确说过紫禁城宫殿是因胜朝之旧而斟酌损益之。意思是什么呢。就是说我对紫禁城的修缮都是在明代建筑的基础上来进行的。这就反过来说明一个什么问题呢,就是说紫禁城宫殿没像传说的那样因为李自成而受到那么大规模的破坏。
据《清实录》记载,六岁的顺治皇帝是在皇极门也就是现在的太和门登的极。
顺治二年,中轴线上的宫殿被一一修复,重新命名。这是改朝换代在建筑上最直接的体现。皇极殿改名为太和殿,中极殿改名为中和殿,建极殿改名为保和殿,对于当时尚不稳固的新政权来说,一个和字,包含了他们对天下和平、君民和谐的未来,最迫切的期盼。
从此,紫禁城的匾额上出现了满文。
顺治皇帝没能等到他所盼望的和平盛世的到来,就在二十四岁时离开了人世。这一年是公元1661年。
十八年之后,一个寒冷的冬夜。太和殿西侧的御膳房突然燃起了火光,大火一路蔓延,两小时后烧着了太和殿。几天后,引起这次火灾的六名太监被处以绞刑。此后太和殿在长达十八年的时间里却始终是废墟一片。
在这段时间里,年轻的康熙皇帝,在残缺的紫禁城中忙于指挥各地征战、稳定统治。十六年间,他相继平定了以吴三桂为首的三藩叛乱,收复了台湾,还打败了入侵的沙俄,签订了清王朝对外的惟一一个平等条约《中俄尼布楚条约》。
直到康熙三十四年,天下太平。此时的康熙皇帝终于可以腾出手来重建太和殿了。
但是这次修复却遇到了最大的难题。太和殿上一次重建是在明朝天启年间,此时已经过去六十九年,人们不知道太和殿确切的建筑比例与数据。当时,爱读书的康熙皇帝亲自查遍书籍,结果令他非常失望。
一位叫梁九的人令这件事情有了重大转机。当时已年逾古稀的梁九,从明朝崇祯年间进入工部,已经在工部工作了四十多年。
根据《梁九传》记载,当时梁九按照十比一的比例,做了一个太和殿的木模型,就靠对这座模型组件的放大制作,完成了太和殿的结构搭建。令人称奇的是放大出来的每一个木件安装上去都能严丝合缝,分毫不差。
让后人感到幸运的是,康熙三十四年这次重建太和殿的所有材料以及尺寸被详细记载在《太和殿纪事》这本书当中,这是关于太和殿修建的惟一一份详细纪录。对于今天即将进行的太和殿大修,这本书仍然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康熙三十六年,太和殿落成,盛大的落成仪式正在进行。这不仅是一座宫殿的庆典,更昭示着一个新的盛世的开端。
这就是今天我们看到的太和殿。
坐落在八米多高的汉白玉三台上的太和殿是紫禁城的核心,也是紫禁城整体建筑乐章的高潮部分。它的一切设计,都为着一个目的,就是把至高无上的皇权烘托到极致。
太和殿曾经是北京城最高的建筑,从庭院到正脊高36.57米,相当于12层楼房的高度。
太和殿也是紫禁城中最大的建筑。面积达2381平方米,相当于半个足球场那麽大。它的长宽比例正好是九比五,代表着九五之尊。
太和殿与身后的中和殿、保和殿一起构成前朝的主体,人们习惯称之为三大殿。
紫禁城的建筑很多地方都与九这个数字有关,九为最大,体现至尊的含义。像大门上的九排九路门钉,房檐上的九个走兽等等。
然而,对于太和殿来说,连最大数字九都不足以表达它的尊贵,因此,在它的屋顶上出现了十个走兽。多出来的这一个叫行什,在中国所有古建筑中仅此一例。
太和殿是目前世界上最大的木质结构建筑。
在这个号称世界之最的大殿里,布置却相当简单。
在基台的烘托下,皇帝的宝座是惟一的主角。目光所及之处,皇权的威严辐射到每一个角落。
太和殿一共有七十二根大柱子,围绕着宝座的六根被贴上黄金,每根柱子上都有一条巨龙,这是皇权的象征。
从这六根金柱当中向上望去,藻井上有一条蟠龙,蟠龙嘴里倒垂下来的宝珠又叫做“轩辕镜”。
康熙皇帝对太和殿的这次重新修建,改变了它原有的九开间形制,变成了十一开间。可以说,这是此次重修中最为实用的改造。
故宫博物院古建部副主任 周苏琴:
康熙三十四年重建太和殿的时候,考虑到防火的因素,所以就把木构的斜廊改成砖墙了,同时把太和殿两边的游廊改成了夹室,就形成了我们现在看到的这个面阔十一间的格局。实际上还是没有改变原来这个面阔九间周围廊的格局。
2004年6月,故宫大修前的勘查进入到了太和殿的屋顶内部,我们也跟随他们进行了拍摄。
这是世界上最大的木质建筑的粱架。
而脊檩的彩画是康熙三十四重建时绘制的,它是彩画中最高等级的和玺彩画,距今已经三百多年。
我们的摄像机镜头在这里还拍到了一个神秘的物品。
它在太和殿顶部最中心的位置,位于藻井的正上方。
这就是雍正皇帝命人安放在这里的符板。
我们在收藏于第一历史档案馆的皇宫档案中发现了这样一段内容:雍正九年,八月十二日,雍正皇帝命人把三份符板分别安放在养心殿、太和殿和乾清宫。
第一历史档案馆编研部主任 李国荣:
安放符板呢,本来是古代建筑中,风水学中很讲究的一个内容,为的是镇宅、避邪、保佑平安。 雍正(皇帝)的这几块符板呢,除了传统的道教八卦图外还增加了藏传佛教的咒语,这反映了他是诸教为我所用,来保佑他的平安。
雍正皇帝放置符板的举动,无疑明确了太和殿、乾清宫和养心殿这三处宫殿,是紫禁城中最重要的地方,而除太和殿外,其余两个宫殿都在皇宫的内廷。
和前朝相对,紫禁城后半部分统称内廷,它包括皇帝皇后居住的后三宫,妃子们居住的东西六宫和皇子们生活的乾东西五所。至此,紫禁城建筑的乐章从阳刚的高潮乐段进入阴柔的慢板。
乾清宫与坤宁宫和交泰殿合称为后三宫。
乾清宫,在雍正皇帝以前一直是皇帝的寝宫。同为皇帝使用的宫殿,它比前朝的太和殿低十一米,面积小一千多平方米,置身其中,人的感觉会松驰许多。
明代时乾清宫有后暖阁九间,分上下两层,类似今天的复式建筑,上下共布置了二十七张床,皇帝可以任意选择。 清朝时,东西暖阁改成了书房。
在明代,坤宁宫是皇后的寝宫。到了清朝,这座宫殿的室内装修有了很大改变,成为中轴线上最具有满族特色的宫殿。
它室内贯通,西、北、南三面都有火炕。西大炕供朝祭神位,北炕供夕祭神位, 东北角是祭祀时煮肉用的厨房。这种布局来源于满族民间“口袋房”、“万字炕”的居住习俗。
从坤宁宫东暖阁悬挂的这则坤宁宫铭上可以看出,坤宁宫的布置是依据入关前沈阳故宫中皇后居住的清宁宫照搬而来的。
除了皇后,在后宫中,还有很多当朝皇帝的嫔妃,她们就住在后三宫两旁的宫殿里,这些宫殿总称为东西六宫。
故宫博物院副研究馆员 王子林:
东西六宫它取自于《周礼》的六寝六宫制度,但是它更多的是融入了自汉代以来所形成的《周易》阴阳哲学思想,它的建筑布局从平面上看是一个坤卦的卦象,象征阴,也就是说这个地方居住的是妃子。其功能呢可以从宫殿的命名上反映出来。比如说承乾宫,为什么叫承乾宫呢?就是说居住在这个地方的妃子要顺承皇帝,所以说东西六宫的建筑它体现的是三纲五常,特别是夫为妻纲的伦理道德思想。
东西六宫的建筑形制比后三宫低很多,体现了居住在这里的嫔妃的从属地位。
这是雍正皇帝命人绘制的美人图。每一个皇帝都希望龙脉延续,子孙繁盛,从而使王朝兴旺,江山永固。
公元1856年,随着一声婴儿的啼哭,一个女人一生的命运被改变了。她就是后来统治中国四十八年的慈禧太后。
储秀宫是她刚入宫时的居所,但我们现在看到的内部装饰,已经是在她五十大寿时,花费六十三万两白银重新修缮布置过的了。
兰花,中国古人认为它有王者之香,又有生育男孩的象征,它与寿石组合的图案寓意为宜男宜寿,所以储秀宫的隔扇大量采用了这种绘画。
也许是巧合,慈禧太后刚入宫时被封为兰贵人,不久就生下后来的同治皇帝。母以子贵,随着地位逐渐显赫,她的寝宫装饰也奢华起来,在储秀宫的庭院陈设中还出现了龙,这也是东西六宫中惟一的例子。
内廷中的养心殿在雍正皇帝之前,原本是一座普通的宫殿。
雍正皇帝即位之后并没有按惯例住进乾清宫,他表示:父亲康熙皇帝在乾清宫居住了六十多年,自己实在不忍心再住进去,决定移居月华门外的养心殿,并要求将殿内略微修缮,一定要朴素。
雍正皇帝的这个决定,使紫禁城内廷的格局出现了变化。从此,养心殿在紫禁城里越来越重要。
养心殿地位骤然上升之后,并没能一直朴素下去,配套装修很快跟了上来。在紫禁城中,采光好坏是衡量宫殿地位的重要标志之一。为了改善养心殿的采光,它成为紫禁城中第一个装上玻璃的宫殿。雍正元年,清宫内务府造办处《活计档· 木作》记载 “ 十月初一日 , 有谕旨 , 养心殿后寝宫,穿堂北边东西窗安玻璃二块 "。
当时,玻璃是非常稀罕的物件,全部依靠海外进口。
养心殿的位置靠近前朝,它将皇帝的休息和办公场所合二为一。这座宫殿的后半部分是卧室,皇帝在这里休息,若要处理政务时,只要穿过这条甬道,不到一分钟就可以来到前殿办公,大大提高了办事效率。
从雍正皇帝开始,到清王朝灭亡,清朝有八个皇帝把养心殿作为生活起居和处理政务的地方。在这里,留下了他们各自不同的生活印记。
一座小小的宫殿见证了一个王朝从盛到衰的历史。
在等级森严、庄严肃穆的紫禁城中,有一片风格迥异的建筑透露出一份灵动和浪漫的气息。这就是宁寿宫花园,人们俗称乾隆花园,它是生性潇洒喜好游历的乾隆皇帝的得意之作。
这个花园建在紫禁城的东北角。狭隘细长,曲径通幽,四个院落相连,风景各不相同,
乾隆皇帝六下江南时最为欣赏的江南美景尽收园内。
花园中还处处显示出汉族传统文化对乾隆皇帝的深刻影响。
中国古代有一种祈福的祭祀活动叫褉赏,后来演化为人们暮春郊游的风俗。文人墨客此时也要相邀聚会,最著名的一次被记录在王羲之的《兰亭序》中。
九曲蜿蜒的水渠中清水流淌,随波逐流的酒杯停在谁的座前谁就要吟诗作赋,否则就罚酒认输, 这就是“曲水流觞,修褉赏乐”乾隆皇帝以此为根据,给这个亭子起名“褉赏亭”。
花园中还有一个建筑叫“三友轩”,室内以松,竹,梅装饰, 松木刚劲而挺拔 , 腊梅 凌寒而开放 , 翠竹杆直而心虚 , 三者皆处严寒而不谢 , 所以被称为岁寒三友 , 古代文人以这三种植物比拟人品的刚直、高洁。乾隆皇帝不仅借三友轩表现自己的儒雅,更重要的是传达出清朝皇帝与汉族知识分子思想融合的一种态度。
乾隆花园的修建只是一个庞大的建设工程中的一小部分。
自康熙朝以来,经过七十多年的治理,到乾隆时期,中国农业经济、综合国力达到巅峰。
乾隆皇帝开始对紫禁城进行了自1420年建成以来最大规模的改造。其中,有两个重要的工程是和政治体制的改变紧密相连的。
第一个就是对乾西二所及周围区域的改造。
乾西二所是乾隆皇帝作皇子时候的居所。为什么他要对这里进行大规模的改造呢?这还要从皇帝的立储制度说起。
雍正皇帝之前,皇太子的确立往往伴随着激烈而血腥的宫廷斗争,所以雍正皇帝便改用了秘密建储的方式,他亲笔写下两份确定皇位继承人的诏书,一份藏在乾清宫正大光明匾的背后,另一封由他随身携带。皇帝在世时秘而不宣,等皇帝死后,两相对照无误,才能对外公布,迎立新君。
乾隆皇帝作为秘密建储制上台的第一个皇帝,没有享受过一天太子的待遇,因此他要把自己的故居乾西二所地位升格,由所改为宫,不再让其他人居住,以此强调他继承皇位的正统。
重新整修后,这个三进小院的主体建筑被重新命名,分别叫作崇敬殿、重华宫和翠云馆,习惯上统称重华宫,重华宫的名字来自汉族大臣张庭玉的提议。重华是指远古时期圣明君主“舜”,对汉文化颇为精通的乾隆皇帝非常高兴地采纳了这个建议。
乾西二所改造完成以后,周围的几座宫室也随之进行了改造,成为重华宫的附属配套设施:东边的乾西一所改为漱芳斋,室内建造了一个小戏台,取名“风雅存”,供皇帝观赏一些小戏时使用,在院内还添加了一座大戏台。它们是紫禁城中最早出现的戏台。
即位之后的乾隆皇帝虽然已经移居养心殿,但他一直把舒适的重华宫当作与家人、密臣欢聚的场所。
信奉藏传佛教的乾隆皇帝,还在重华宫的西南部修建了紫禁城里最重要的藏传佛教建筑雨花阁。藏传佛教从元代进入皇宫,到清代发展到顶峰。雨花阁的修建,除了满足皇帝个人礼佛的需要,更重要的作用是以宗教信仰联络中国边疆地区的蒙藏各部,加强民族融合,以巩固国家的统一。
紫禁城改造中和政治改革密切相关的第二个重要工程是修建宁寿宫。
乾隆皇帝即位不久就宣布:为了不超过在位六十一年的祖父康熙皇帝,他将在执政六十年的时候将皇位禅让给儿子,皇位交接方式的这一改变,意味着紫禁城中将首次出现退休的皇帝。
宁寿宫,就是为乾隆皇帝退休准备的养老之所。作为太上皇的宫殿,宁寿宫的级别不亚于皇帝的居所。它也分为前朝和内廷,各种配套设施样样俱全。这几乎就是一个微缩的紫禁城。宁寿宫的造价达到一百三十多万两白银。仅宁寿门前的这对镀金铜狮,就用了黄金三百三十四两。
为当朝的皇上建造退休的宫殿,无疑是最受重视的工程,工部集中了全国顶尖的能工巧匠。这其中有一个雷姓建筑设计世家。
这是他们绘制的长达五米多的紫禁城中轴线大清门到坤宁宫的全部建筑的外观图样,上面清楚地标注着各个建筑的名称和它们之间地距离,数据精确到了寸。
从康熙年间开始,这个家族前后延续二百多年,一直从事皇家建筑的设计工作,
他们主持修缮设计的作品中光是列为世界文化遗产的就有故宫、颐和园,天坛等等。
这个祖孙七代的设计世家又被称作“样式雷”家族。
中国古代的建筑设计,采用文字说明、图纸和烫样三者结合的方式。所谓烫样,就是立体的设计模型。它是中国古建筑设计中特有的产物。现在,故宫依旧保留着当年雷氏家族制作的烫样。
烫样用硬纸板、秫秸和木头等粘贴制做而成。模型制成之后,需要用小烙铁将细节部分烫平,故名烫样。
这是清朝晚期雷氏家族为紫禁城长春宫设计的烫样,在夏季长春宫院内建有一个巨大的凉棚。在烫样的相关部位,都有具体的文字说明和建筑尺寸。经过一层层展示,我们能清晰地看到建筑的内部结构。当时的烫样主要是为给皇上御览而制作的。皇帝的意志是决定宫殿建造最终的依据。
豪华、气派号称小紫禁城的宁寿宫完工之后,乾隆皇帝一天也没有住过,他在退位后,依然住在养心殿内控制着朝政,直到公元1799年,他八十九岁时去世。
从明朝永乐年间到清朝乾隆年间,紫禁城历经三百多年的修建、改建和修缮,终于成就了今天展现在世人眼前的模样。而在紫禁城中演绎的历史,还将波澜壮阔地延续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