饭店伙计问:“怎么这么晚?“我没好意思答:”因为看电影入迷了。“
这部电影就是《王的盛宴》,去年12月,当时我有点心动想去看,但是看到网上这么多负面的评价,不能免俗的错过了。
陆川在这部电影里还是挺花心思的。其实它应该归类为文艺片,没有奇特的视觉效果,没有俊男靓女,票房不好不能怪罪于中国观众,也不能怪罪于导演,放眼全世界,文艺片一贯小众,票房不好。这次陆川能从历史诸多空白处挖掘出新意,自圆其说,殊为难得。
大家一直认为《史记》是最准确最客观的,其实里面有很多谬误,很多太史公的臆想文艺笔法。
中国有个很不好的传统,就是对经典的盲目崇拜。诸子的著作一出来就被封为圭臬,后人只敢去解释而不敢另立学说。为什么对于老电影、老电视剧五体投地,而对于翻拍那么排斥?这是同样的道理。翻拍固然有缺点,但是也应该看到其中的新意与进步。
这部电影应该静静的欣赏,才能体会到命运。
何为命运?
自伍子胥开始,中国杰出的军事家们的命运就很不好。“当年的万里长城、今日的一缕幽魂”。那些连百万之众,战必胜,攻必克的功臣不是冤死,就是抑郁而亡。而对比那些文臣,善终的多。
有个同学曾经对我说的呲之以鼻,他说:”都现在社会了,当不当中央军委主席有什么关系。“他不理解中国人自古以来的命运,中国有多少改朝换代是不靠军权来的?王莽?他也是当了大司马后才发迹的。因此最高统治无不把军权看的最重。
战争是部落与部落,阶级与阶级,国与国斗争的最高形式。那些杰出的军事统帅具有崇高的威望,就像锋利的宝剑,在上位者手中杀敌无数,但上位者难免怕反噬自己;文人不同了,秀才造反十年不成。
也许得等到社会政治制度极大进步之后,杰出的军事统帅才能改变这个命运。即使米国,不也有麦克阿瑟这样结局不太好的吗?
何为命运?它不是上天注定。
人生是一条单行道,面临无数的岔路,面临无数的博弈,每一个选择完成后就再也回不了头,很多的选择结果却不是最初的设想,因为别人也在抉择,这就是命运。
当年坐在河边被施舍的韩信肯定没想到有一天能决定天下的命运,当年的齐王肯定没想到身死钟室。
电影中刘邦说没想到死后妻子杀死了自己的三个儿子。现实中吕后费尽心机的除掉异性诸侯王为自家扫清道路,她可能想到当年的吹鼓手能灭掉自己全族吗?最后被人从庙里请出,连香火都享受不到。
何为命运?真有命运也是事物发展的客观规律,而不是主观唯心。
谈到历史上杀功臣必然会提到刘邦。没错,但是有多少人详细分析过?天涯上有篇文章“历史不忍细读”,我认为是很正确的。
刘邦对功臣猜忌,萧何自污,张良隐退,而七个异姓王逃得逃被杀的被杀,只剩下一个躲在偏远的地方寿终。
但是为什么刘邦只是杀了异姓王?这是当时历史的命运,刘邦主动或被推着向前,而这是与朱元璋有很大区别的,朱元璋是主观能动性的创造借口来杀。
自黄帝开始,中国就是天子与诸侯共天下的体制。秦王朝统一天下后实施郡县制,除了秦人,原先六国人都转不过弯来。如果秦的寿命能够长久一些,那么自然郡县制成为了传统。但是秦二世而亡,天下人自然想要恢复原来的制度。
有人说项羽分封诸侯违背了历史的潮流,这些人都是事后诸葛亮。当时天下人都这么想,又不独是项羽。如果刘邦当时有权利,他也会分封,只是把自己封为关中王,如此区别而已。
等到刘邦打下天下,自然也要按照这样来弄。于是关东分给了诸侯王,然后从韩王、赵王、燕王开始,与中央矛盾加深,加上那些年告密污蔑的人层出不穷,异姓王一个个被剪除,但是上至皇帝,下至百姓,没人认为分封错了。于是将原来异姓王土地分封为皇亲宗室。这个趋势一直要等到60多年后,新儒家成为统治思想,大一统成为主流看法后才转变过来。60多年前的人想的正如电影中的台词:“天下是天下人的天下。”
有人为刘邦开脱,或者盖上大帽子,说刘邦杀异姓王是符合当时老百姓的心声“人心思统”,这些人不是真傻就是有目的的装傻。因为为刘邦开脱就是可以类比为某些人开脱。
如果要为刘邦开脱,可以看看史书,就可以发现刘邦至始至终并不想对韩信、彭越、英布下毒手,他被命运的推着向前。
刘邦囚禁了韩信,只是剥夺权利,让他编兵书去了。他出征,吕后捏了个罪名,杀了。
彭越被刘邦流放巴蜀,路上遇到了吕后,吕后回来说这个人留不得,于是杀了。
英布是怎么?是一连串的误会,已经无法自清,然后才反了。
三人有两人死于吕后之手,为什么?是为自己丈夫?不见得吧,她是在为自己家扫清道路。
这是吕后设计的命运,王侯将相宁有种乎?凭什么刘家可以当皇帝,我吕家不行?很多人相信秦始皇是吕不韦的种,据某些后人考证,这种说法很有可能是从吕后那里传出来的,是为吕家造势。天下、皇帝本来就是吕家的,你刘家窃取了,还得还回吕家。
但是她如愿了吗?没有,因为她看不清也没法看清命运。周勃剪除吕家的时候是想报答老兄弟多一些还只是不甘心屈居黄口小儿之下?掌握军权后他为什么不反,因为他知道天下已定。但那时候他能想到最终入狱吗?
韩信一直是我很喜欢的历史人物,他的一生跌宕起伏,惊采绝艳。他平生打仗只出两招,第一招是虚招,第二招是致命招,但是没人能够想得出这招是什么样子。曹参在他手下,才有资本与萧何争谁是功臣第一。刘邦大封功臣时,有三分之一来自他的部下,但是这些人因为他的被杀最终沉寂无法施展。如果当年是韩信来指挥白登之战,恐怕不需要屈辱的和亲很多年了吧。
不管怎样,韩信虽然被夷灭三族,但这个名字永远闪耀在民族的史册上。
✅ @schmalz, I gave you an upvote on your post! Please give me a follow and I will give you a follow in return and possible future votes!
Thank you in advance!
Downvoting a post can decrease pending rewards and make it less visible. Common reasons:
Submit
Congratulations @schmalz! You received a personal award!
You can view your badges on your Steem Board and compare to others on the Steem Ranking
Vote for @Steemitboard as a witness to get one more award and increased upvotes!
Downvoting a post can decrease pending rewards and make it less visible. Common reasons:
Submi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