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是否曾经在科幻电影中看到这样的场景,机器人经过发展之后外形已与正常人没有什么不同,它们也像我们一样穿梭在大街上,读书,工作,购物,甚至是结婚生子。我们一直都认为这或许是未来几百年后的事情,但这一天也许已经悄然降临。
六月一日,清华大学计算机系知识工程实验室引来了中国首个原创虚拟学生-华智冰,清华大学为她办理了学生证和电子邮箱。那么我们不禁对这个特殊的学生充满了好奇,她到底是谁,从哪里来,又为什么可以进入实验室,她又有什么样的作用,可以做出什么样的贡献?
华智冰,是由智源研究所学术副院长,清华大学教授唐杰,并由北京智源人工智能研究所、智谱AI和小冰公司联合培养而成。
这位特殊的同学不仅样貌十分的夺目,而且智商和情商也是双双“在线”,可以作诗、作画、甚至还有一定的推理和情感交互的能力。而她的脸部和声音则是通过人工智能模型所生成的。
在宣传视频中,华智冰仿佛行动自如,和人毫无差异,可实际上只不过是一种更直观的展现手法,视频中她的脸和声音都是依据演员的基础上合成的,本身而言其实她并没有实体。实际上,华智冰只是更加高级的“小爱同学”和“天猫精灵”,但借由真人扮演的视频以及入学清华的噱头,却成功的让“清华华智冰”走上了热搜,引起了全民的关注,这倒也是一场成功的营销。
虽然现在的华智冰还只是一个看不见摸不着的存在,但我国人工智能技术的发展进步的速度却却是让我们咂舌。在日常生活中有机器人管家为我们的生活全程保驾护航,外出驾车有自动驾驶,再加上现在华智冰作为首个虚拟学生入学清华,更让人们产生一种质疑,就连一个连实体都没有的一条代码都可以就这样进入清华大学,成为学生,那么未来是不是学校里的老师,银行里的工作人员,餐馆里的厨师和服务员都有可能会变成机器人,我们的同学同事,甚至是上司老板,会不会有一天也会不再是和我们一样的人类?
机器人及AI模拟程序在技术攻坚发展上确实取得了不俗的成绩,但我们更应该着眼于如何构建人与机器人,人与AI之间的和谐共处的关系和秩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