透过窗可以看到山,视觉上被边框给分割了,心理去毫无疑问的知道山是完整的。
这几天很闲,使我有时间从各个方面去探讨意识的本质。
从阿德勒到荣格到大日经到阿含经到道德经,当代心理学,量子力学。所有我知道的都过了一个遍。然而并没有得到太有价值的结论。大感觉心理的某些地方被打开了。
上一次还是看克里希纳穆提的时候,已经大概有十年了吧。
痛苦所以寻找解决痛苦的方法,寻找的过程中又发现新的东西,于是忘记了最初的目的,飘飘荡荡不止走了多远。
这种思辨或者说是研究,几乎成了我的避风港,每次在现实中受挫都在躲到里面自我疗伤。每次都能获得新的力量,每次都感觉离真相只隔着一层纸,但又偏偏捅不破。
其实当我了解到放下这个方法之后,我就知道这是有位的终极策略了。如今反反复复,落实到行动上其实还是这两个字。
诸行无常,诸法无我。这些道理早就明白的很彻底。却未能摆脱执着,不免遭受伤害。
佛陀最初的教义是摆脱轮回之苦,并开示了苦的原因和解脱的方法,并描述了解脱后的状态。
生老病死,爱别离厌憎会求不得。人生种种苦,欢乐不过瞬间,苦却步步相随,至死不能解脱还有轮回。确实可怕
苦的本质什么?无明。
因为不明白,看不清,不理解才会妄想不老不死,心想事成。
而事实是什么,缘起性空。一切可见可听可想不过是缘来而显,缘尽而灭。饥饿贫困生老病死都是有原因的,好在他们也是会随着外缘的改变而改变。这些都是自然现象无所谓苦乐,问题是我们并不接受改变,这就造成了痛苦。如果我们接受了呢,生老病死不过是寻常之事,分分合合无非是自然变迁。无所谓苦和不苦,事情只是发生。
所有苦中之甚者无非是死亡,我们无法接受自己会死去。于是编造了轮回。但轮回也是苦啊
佛陀说根本就没有你,哪里有你的死亡。写到这里我心的自我保护机制已经启动,自我感觉收到了威胁
但我真的不存在吗?
好吧,你看你所谓的你到底是什么,是你的身体吗,是你的感受吗,是你的想法吗,是你的行为吗,是你的认知吗?是这一切的相互作用吗,如果你是这样的,你自然会消失,无论你接受不接受。如果我是这些东西,那死亡或者消散就是不可避免的。
是的,如果我只是这些东西的组合,那么消失后者死亡就像花开花落一样自然。其实到这里就可以结束了
我就是五蕴,我是变换的,我不是恒常,没有一个恒常不变的我。这个发现就算是事实,其实还是没办法接受。总有某些感觉再说我是恒常不变的不是吗?
在这一系列变化之中,就没有不曾发生改变的吗?
是的,有,那就是无论你年长年幼,病痛欢喜,你都知道,都有所察觉。在我们短暂的一生里,只有察觉这种能力好像是不曾发生过改变。痛时知道痛,哭时知道哭。并未因环境或者年龄变化而有所变化。
事情开始峰会路转了。如果觉察这种能力是五蕴缘合而成,则必然会变化。所以他不是复合之物。不会变化,恒常存在
那么它到底是谁呢。当我们回头看,却又被察觉到了,任何试图对察觉的分析,都成为了被察觉的内容。好吧,我们总算知道有一种不受时间影响的存在。他不能是我们所知的任何事物,又贯穿于任何事物。说他是我吧,他没有任何内容,说他不是我吧,他又在我之内。
好了,佛陀说你为什么把五蕴当作是你,这个能够察觉的才是你啊。五蕴只是它察觉到的内容啊。
可问题是我确实是没办法把他当作我。
所以你要修行。
修什么?
调整思维使其尽量接近真实
如何做?
察觉自己的一言一行,直达看清他们的本源,你就不会在执着心中的想法。
如果完全不执著于相,那么这个察觉就自然是你。
是的,要想成为什么,你必须先是什么。
察觉使你站在察觉的立场上,等于直接把你送到美国,至于能否取得国籍,那是另外的问题。
如果你不执著于任何东西,哪里还有什么苦乐,我不知道那是什么状态,其实也无所谓了。如果我追问,那就是执着
好吧,汇总一下,苦吗?那是你的想法错了。
正确的想法是什么?不要执着于任何想法。
那样就不苦了吗?何必执着于苦不苦呢,
好吧,好吧
Authors get paid when people like you upvote their post.
If you enjoyed what you read here, create your account today and start earning FREE STEEM!
If you enjoyed what you read here, create your account today and start earning FREE STEE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