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人看我一篇文字,说很有美感,瞬间会让我有种满足感,那毕竟是自己孕育的孩子,生下来让人夸赞两句,心里总会有种自豪,虽然自己知道那孩子并不美,内在外在的缺陷都表露在明处,这点我还是心知肚明。
也有人说,你写的文字,就如白开水,寡然无味,心里也有种失落,那也只是瞬间,因为我知道,我不是用文采在包装文字,每一篇文字的诞生,其实都有隐藏着某个心情故事,或者是思想运行的轨迹,它不是散文,也并非小说,更不是优美的诗篇,也许只是痴人的呓语。梦做完,文字也就成空。
自从重新和文字亲热以后,一直让我茫然,我不知道现在的文字,应该在那条道路上行走,才是它的正确航向;文字是个人表达情绪的产物,还是传播思想的工具?文字是独立的科学,还是政治与思想的附庸?文字是小桥流水的低吟,还是大河滔滔的咆哮?文字的组合与文学的距离到底有多远?纯文学的概念到底什么?一切和文字有关的符号,都让我陷入无法澄清的泥潭。
这许多疑问本与我这个门外汉无关,可是我喜欢在文字的海中浮沉,或读或写,都让我觉得自在,也许我只能在那水中,捞起一株水草,而且还是折断的残草。但是我还是想沉在这水里,那怕水把我的头颅淹没。
有时想文字纯粹是心情的产物,只要自己想什么,就应该写出什么,然而事实则不然,每篇文字,都有自己的思想,那怕这思想隐藏在深处,也有一定的取向性,都有自己赞同和反对的观点。所以无论你怎样说看轻文字和文字是随意的,其实那只是自己的自欺欺人。
可是思想性是怎样的表达,或者要表达什么要思想才会是有益的文字,这却是一件叫人难以找到答案的事情,有人说,你的文字,必须有高尚的情感,必须有爱祖国,爱人民,爱家庭的思想,可是这会不会陷入以前的文学中的高大全似的形而上学呢?这样的文字,是否还有市场呢?因为所谓的人文主义的引入,太多的人已经是言必称自由,写必是身体的语言。反正只要是自己能感受到的,就把它表述出来。可这样的文字,看多了也会让人陷入一种麻木的状态。
唉,长路漫漫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