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我的重頭戲是和11個女人的重聚。2015年離開聖地牙哥以前,我每個月都參加一個叫做Happy Hiker的組織的活動。這是一個在Meetup上發起的封閉型組織,由我的加拿大朋友阿黛爾發起,邀請的都是認識的朋友。我們一共有21個人,每禮拜都安排兩到三次活動,包括徒步,爬山,皮划艇,音樂會,讀書會,家庭聚餐等等。我不是一個特別愛熱鬧的人,這一個組織就滿足了我所有的社交需求,在這裏,我跟美國人有了比較深入的交往和瞭解。
然而加州是一個外鄉人的聚居地,美國人流動性也大。不多久,我和其他幾個人陸續離開了聖地牙哥。最初的這幾個人,因為關係特別好,時常記掛著對方。創始人阿黛爾搬家回了加拿大,於是就有了今年夏天在溫哥華島上的重聚。
時隔2年再次見面,自然是一片歡樂的場面。但我今天要說的不是活動組織的如何成功,而是關於旅行的花費。我驚訝地發現,這個5天,AA制的旅行成了我目前為止最貴的一次旅行。
來過美國的中國遊客自然知道,在美國旅行的費用非常高。首先是酒店價格,國內如家級別的快捷酒店在這兒都是100美金打底的價格。而且美國公共交通極不發達,出了機場就得打車,計程車的價格,是讓一般人心驚肉跳的,大部分人都選擇自己租車。租車價格不一而足,看你的運氣,但保險費和油費是不能省的,算下來就算是最便宜的車,每天怎麼也要50塊往上。接下來的大頭就是吃飯了,美國人吃的並不好,可以說非常不好,但是飯館卻不便宜,隨便點個菜,加上稅和小費,再來一杯飲料,一個人沒有三四十塊是吃不飽的。這些都是基本費用,完全不包括購物,門票,偶爾要吃頓好的。總的來說,在美國旅行,每天每人要花200美金,才能做個體面的旅行者。如果你是去大城市,如紐約,芝加哥這樣寸土寸金的地方,200美金遠遠不夠。因為那裏根本沒有100美金的酒店,停車費比油錢還貴。比如我,為了去看大都會博物館,在紐約上東區住了3天,光酒店就花了1000多,還是上天入地才搜出來便宜的酒店,廁所小的像個衣櫥。
這次在溫哥華島的5天,我們的旅行方式一點都不奢侈,基本就是按照吃飽穿暖的標準來的。人多一起旅行還有個好處,就是能降低成本。我們一起租了兩個小型麵包車,住了兩晚上下床的Airbnb,可以說是按這群人裏最節約的人的標準來的。後面幾天,我們住的酒店也是中檔水準,有時是四個人一個套間,在維多利亞市,住的酒店Bestwestern, 屬於經濟型酒店,每天的房費要250加元,兩個人分攤也要100多美金。我們參觀的地方,有時要收門票,比如著名的Butchart Garderns門票40多加元,維多利亞市的觀光遊覽巴士也是40多加元。這些零星的費用加在一起,也是不小的數目,雜七雜八算下來,我們一共6天5晚的行程,花費超過了1500美金。
我比較了一下這幾年去過的不同國家,發現旅行花費其實差別還是很大的。總的來說,歐美國家的花費比東南亞,東歐和西亞,中亞至少高一倍以上。我個人喜歡有豐富歷史和文化和民族,而這些地方碰巧都比較便宜,食物也比較多樣化。如果純粹從對旅行地的喜愛程度,是呈反比的。
如果把加拿大的旅行跟我20多歲在中國的偏遠地區旅行進行一下比較,那就更有戲劇性了。90年代的中國,旅行還沒有現在這麼方面和普及。我坐著破破爛爛的公共汽車去過中國幾乎所有的省份,那時候住宿條件差,但及其便宜,四川的藏區裏,當地人開的小旅館只要5塊錢10塊錢,就可以住一晚,同住在一起的是從外地來坐小買賣的小商小販,賣蘋果的,販衣服的,晚上跟他們聊天,瞭解完全不同的人生,是我最喜歡的事。因為旅遊產業還沒有發展起來,人們對遊客的看法也跟現在不一樣,我出現在一個沒有多少外人的小鎮上,人們都好奇又興奮,紛紛邀請我去家裏做客,把最好的食物拿出來待客。而不是像今天,遊客打交道的都是掙他們錢的人,看見的都是旅遊紀念品,本地人的生活隱藏在這一切之後,無從探尋。
所以,旅行純粹成為消費行為,也就是最近的事。這個轉變的發生,又跟各國的經濟發展情況和速度相關。相對封閉和落後的地區,旅行中跟當地人打交道的機會反倒多一些。全球化的今天,世界各地的經濟都靠消費驅動,但個人的旅行花費的多少和滿意度之間並沒有規律可循。
如果今天,有人問我,某次旅行到底值不值那麼多錢?我無法回答,這是個沒有辦法量化的事。我能夠回答的是,越來越愛去那些非主流的小國家旅行,避開大城市,著名景點和發達國家。我想趁旅行還沒有完全跟花錢多少掛鉤以前,多拜訪還保留著舊時代氣息的地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