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共享經濟大行其道,這世界彷彿所有一切閒置資源都可以被共享,然而其中Airbnb、Uber 總是被視為共享經濟的代表者。
深度一點來看 Airbnb 與 Uber 透過科技以及低門檻有效率地解決供給與需求的問題。像是在會展期間,展覽會館附近的飯店總是一房難求,透過 Airbnb 將一些展覽會館附近閒置的私人住家提供出來,有效率地平衡供給與需求。Uber 也是一樣,交通尖峰時間媒合閒置的私家車,讓難招車的時間可以有效率地解決招不到計程車的問題。
共享經濟看似美好,但是在非會展期間,Airbnb 上的私人住家瞬間成為破壞房價的元凶,Uber 也是一樣,離峰時間費率低於計程車,結果消費者通通轉向搭 Uber。
成也共享經濟、敗也共享經濟
科技以及低門檻,是共享經濟的特徵,早在還沒有共享經濟這個名詞時人們早就在共享閒置的資源,短期租屋、上下班共乘、沙發衝浪、…等。
媒合的效率透過科技的方式提升許多,同時網路也將規模擴大至全球,在台灣用 Uber 招車,到中國也用 Uber 招車,只要同一個帳號,同樣的操作介面,大幅降低學習的門檻,這也難怪 Uber、Airbnb 能夠襲捲全球。
然而低門檻才是讓 Uber 與 Airbnb 能快速擴張的燃料,成為 Uber 司機只要提供駕照、良民證以及自用車輛的肇事紀錄,對比計程車司機則是需要考取職業駕照以及計程車駕駛人執業登記證,更不用說考上計程車司機後還要弄一台計程車才能上路營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