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可小視的越南 “沙道克” 岸艦導彈部隊

in war •  7 years ago 

目前,越南在南海的制海作戰仍是以岸上火力為主,除了岸基航空兵外,岸上火力的主體就是岸艦導彈部隊。越南的岸艦導彈部隊是越軍重點發展的 “拳頭部隊” 之一,越海軍現有 5 個岸艦導彈(炮)旅,分別是駐海防裝備 “沙道克” 的 679 岸導旅、駐峴港裝備 “冥河” 的 680 岸導旅、駐潘切裝備 “堡壘 - P” 的 681 岸導旅,以及駐金蘭灣裝備以色列 “EXTRA” 和“ACCULAR”精確制導火箭炮的 685 旅。其中,成立時間最長的是 679“沙道克”岸導旅,該旅雖然裝備老舊,但是地位特殊,威脅深遠。特別是從近期越南海軍岸導部隊實彈打靶訓練情況看,該旅仍保持了較高的戰備狀態,不容小覷。

img

越南電視臺視訊中展示 “沙道克” 導彈加註燃料後進行彈筒對接裝填

越南在上世紀 80 年代初引進了大量遠端火炮和導彈武器,除了 “飛毛腿” 外還引進了以 “沙道克” 為原型的 “萼片” 岸基導彈,以此組建了 679 岸導旅。1980 年,越南正式接收蘇聯援助的 1 套 4K44B “萼片”(SSC-1B)岸艦導彈系統和 25 枚 P-35B 反艦導彈。岸艦型 “萼片” 實際是艦對艦型 “沙道克” 的改進型,作戰指控系統有很大差別,但是導彈本身變化不大,因此很多地方仍習慣將其稱為 “沙道克”。越南的“萼片” 岸艦導彈是東南亞海軍射程最遠的岸艦導彈。後來,越南多次對其電子系統等方面進行升級改造,號稱已達到 SSC-1M 標準,具備抗電子干擾能力。升級後的 P-35B 導彈可進行超低空巡航,最低巡航高度從 100 米降至 20 米,使得對方防空導彈難以攔截,射程也提高到 550 千米。越媒稱,升級後的該型導彈完全可以媲美世界主流先進岸艦導彈,具備很強戰鬥力。

img

越南 “沙道克” 導彈發射瞬間

從 679 岸導旅的最初部署就可以看出越南對岸導部隊的戰略定位。679 岸導旅組建後即部署在越南北部的海防,其作戰陣地則是北部灣西中部沿岸,幾乎正對白龍尾島,主要作用是保衛紅河三角洲,戰時封鎖北部灣。

img

越南 “沙道克” 導彈發射出筒瞬間

可能由於經濟原因,越軍導彈部隊很少進行實彈射擊,但近年越南開始組織 “沙道克” 導彈的實戰訓練,並多次與部署在中部的 “冥河” 導彈旅進行協同演練。2017 年 8 月,越國防部長等官員檢查海軍戰備情況,在這期間越 679 旅發射了 1 枚 “萼片”P-35B 岸艦導彈(SSC-1B),併成功與駐峴港 680 旅發射的 1 枚“冥河”P-15M 岸艦導彈(SSC-3)協同打擊了海上目標。2018 年元旦,越南電視臺再次公開了 679“沙道克” 旅打靶演練的視訊錄影,表明其具有較高的戰備狀態。

img

越南 “沙道克” 導彈對靶標的摧毀效果

“沙道克”導彈及衍生的岸防型 “萼片” 導彈是二次世界大戰後,在蘇聯重點防禦海上入侵的原則下發展的遠端反艦導彈。“沙道克”導彈系統的研製工作始於 1951 年,蘇聯海軍在 1954 年至 1958 年期間進行了多次試驗,1959 年開始裝備潛艇,先後發展出 4 種型號,包括 SS-N-3A 潛射型、SS-N-3B 艦載型、SS-N-3C 對陸攻擊戰略型以及 SSC-1B“萼片”陸基反艦型。其中,岸防型 “萼片” 系統被俄稱為 “多面堡” 武器系統,P-35 是導彈的代號。該導彈大約在 50 年代中期由中央機械設計局研製,1963 年開始服役,主要用於打擊航母和其它大型水面艦艇。該導彈早已停產,裝備了大約 100 枚。越南引進了其中的部分系統。

Authors get paid when people like you upvote their post.
If you enjoyed what you read here, create your account today and start earning FREE STEE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