植树节(Arbor Day/Tree Planting Day)是一些国家以法律形式规定的以宣传森林效益,并动员群众参加造林为活动内容的节日。最初植树节确定在4月5日,1928年,为纪念孙中山逝世三周年,将植树节改为3月12日。新中国成立后的1979年,决定将每年的3月12日定为植树节。
植树节的设立是为了倡导人民种植树木,鼓励人民爱护树木,提醒人民重视树木。树木对于人类的生存,对于地球的生态环境,都是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中国设立植树节的根本目的在于保护森林,增种树木。每一棵大树的生长都对人类社会有相当大的积极作用。
植树节的活动包括:
- 植树造林,种下的既是绿色树苗,也是祖国的美好未来。
- 节约用纸,减少树木的砍伐。
- 不使用一次性筷子,减少对树木的消耗。
- 爱护花木,不随意破坏树木。
植树节的意义在于:
- 保持水土,树木可以防止水土流失。
- 抵挡风沙,植树造林能防风固沙。
- 经济建设,树木可以提供许多有用的东西。
- 清除空气污染,树木可以吸收有毒气体并释放氧气。
- 自动的调温器,树木可以调节气温。
植树节不仅是栽种树木的日子,更是弘扬生态文明、提升公众环保意识、推动绿色发展的重要载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