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北极光?
它出现在哪里?
它是如何形成的?
它是地球南北两极形成的混合颜色,也被称为极地黎明(拉丁语:aurora)或极光,是一种美丽的现象。
大多数极光现象发生在被称为北极光的区域,定义为在所有本地时间(或经度)距地磁极 3° 和 6° 以及经度 10° 和 20° 的区域,并且它们在夜间清晰可见黑暗的。在任何给定时间出现在极光上的区域称为极光椭圆,它是出现在地球黑暗面的一条光带。他对北极光的观察是南北椭圆形地磁风暴的早期证据。 Elias and Mies (1860) 以及后来的 Hermann Fritz (1881 and S. Tromholt (1882))证明,极光主要出现在“北极光”中,这是一个环绕地球磁极半径约 2500 公里的环形区域,距磁极约2000公里。然后它开始在互联网上一天天传播。
地球是一个具有北极和南极的磁块,由从南极向北极传播的磁力线连接。地球的磁轴与地理轴倾斜 11.6 度,因此从地球中心经过 400 公里,并在其表面上的两个点终止,称为地磁点),它位于格陵兰岛以北,特别是在西经 104 度和北纬 78.5 度,但是由于太阳风吹向地球,地球的磁场被限制在一个称为磁层的巨大空腔内,并以彗星的形式环绕地球。磁场线从太阳一侧急剧压缩,同时向相反方向向外延伸,形成一条长达约六百万公里的长磁尾。
地球磁层示意图
当带电粒子到达地球时,它们落入磁场并开始以非常快的速度在南北纬 70-75 度的靠近磁极的两点之间以螺旋运动共振(0.1-3.0 ) 每秒,因此电子向东流动,质子向西围绕地球流动 地球由具有新月形横截面的带组成,称为范艾伦辐射带,以物理学家詹姆斯范艾伦的名字命名,他是第一个在结果后预测这些带形状的人1958 年的航天器(探险家 1 号和 3 号)。
它们是两条带,第一条相对小而近,距离地球表面只有三千公里,主要由高能量的质子组成,第二条更远更大,(距离地球表面 20,000 km),主要由低能量的电子和质子组成。
来源
ar.wikipedia.org
海法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