幸福的996
随着“996I.icu论坛”成为热点话题,996工作制一度被推到了舆论的风口浪尖。阿里和京东的大佬都相继发表言论,马云说:“今天中国BAT这些公司能够996,我认为是我们这些人修来的福报。”刘强东表达了“你要是不努力拼搏,那你就不是我的兄弟!”的意思。在此期间腾讯的马化腾却一直保持沉默,就有关人士分析,腾讯的员工都在翘首企盼老板发表任何与“996工作制”有关的言论,那样这意味着9点钟就可以下班了。
就目前的中国就业环境,工作压力巨大。各种企业裁员的新闻屡见不鲜:
2019年2月,滴滴宣布 裁员15%,波及2000人以上;
同月,京东开始实行末尾淘汰,10%副总裁级别以上高管将被淘汰;
同月,人人车传出“暴力裁员“上千人且不予赔偿的消息;
2019年3月,优酷宣布实行末尾淘汰,10%的员工拿不到年终奖;
就连京东物流基层的快递人员也在逐步取消底薪。刘总,这您真得是为了底层兄弟着想的节奏吗?其实刘强东从来没有把员工当做自己兄弟。举个简单的例子,刘强东可能轻易给任何一个员工预支10年的工资吗?任何一家企业的老总都可以全年无休的工作,因为任何企业的生死和他的利益成密切相关。面对只能共患难,不能共富贵的人民企业家,我们作为普通员工有必要在意企业的生死吗?
任何企业为自己员工提供更好的薪酬待遇,根本目的是为了留住人才。我听朋友说大城市的白领加薪得靠跳槽,不跳槽,无论给老板打工几年,薪酬长得都很慢。打工皇帝唐骏一直为自己的90后员工随意跳槽而担忧。一旦我们不能轻易跳槽,就会成为老板最喜欢欺负的对象,比如那些中年的油腻老男人,他们上有老下有小,有车贷,有房贷。
所以在中国,各种公司都会尽力的宣传自己的薪酬待遇好,可是只要抓住员工的软肋,就顷刻把公司变成血泪工厂,不遗余力地压榨职工的每一点价值。18年,华为程序员跳楼,再往前几年,富士康十几连跳,仿佛都历历在目。
为啥那么多人,虽然抱怨996工作制,而无法采取比较实际的措施呢?因为“无活干,不出粮”。
其实马云说得对,他又说:你去想一下没有工作的人,你去想一下公司明天可能要关门的人,你去想想下一个季度公司的Revenue在哪里都还不知道的人,你去想想你做了很多努力的程序根本没有人用的人……
但是一个血淋淋是事实摆在我们面前,我们每一个普通员工都处于相对弱势的一方。没有任何机构能够保证广大打工者权益。今年奔驰事件,大多数人焦点在奔驰车的销售环节上,在《财经郎眼》节目上。有嘉宾提出,普通人维权有5种途径可选,但是为什么当事人最后还是选择按“闹”分配呢,因为五种维权方式效果甚微。
就说走法律程序吧!一个人要告企业,首先我们要面临着问题就是:信息不对称。一个对法律不甚熟悉的人与企业的法务部门的一群常年接触法律案件打交道的人对PK,您觉得两方面,哪个边的人胜算更大一些呢?即使我们侥幸取胜,所花费的时间成本远远大于赔偿,而企业违法的成本又太低,视觉中国今年收益2亿。而因为黑洞事件引发的问题,才重罚区区30万,挠挠痒而已嘛!
既然我们无法与企业正面对抗,只有两个选择:要么离开,要么妥协。离开也有跳槽和创业两种选择。跳槽嘛,无非就是进入另一家公司,继续开始996的工作,至于创业,这年头失败的可能性比较高吧!毕竟中年油腻男人上有老下有小,车贷房贷一样不少,还是乖乖妥协吧!
除此以外,我们有没有第3种选择呢?很遗憾没有!从经济学的理论当我们达到一定收入时,每提高一点收入,就需要付出更多的收入。我们可不可以,不要提高收入,也不辛苦加班呢?你上司不告诉你,收入和工作一样不能少,你别无选择!因为你的上司想提高收入啊!
两个矛盾体总会找到一个平衡点,来维持稳定。比如中国的四大会计事务所,他们每年都有一段劳动强度特别大的时间,很多年轻人吃不了这苦,干不了几年就会离开。这样子“四大”就可以招入更新的年轻人,新入职的员工都是廉价的劳动力。而离开四大的,非常容易找到其他工作。毕竟“四大”的工作经历就是一层镀金。
平心而论,其实很多人都在用磨洋工的方式来对抗996。我利用番茄工作法工作以后,觉得时间利用效率已经很高,但是再统计时候以后,发现自己仍有许多时间被浪费了。在一下班就走,年底奖金评优全无的情况下,何不把原本8个小时的工作量,分配到10个小时呢?
在日本也有假装很忙的现象。日本的居酒屋文化起源于加班文化,一方面日本的企业可能真的需要加班,另一方面日本企业经常搞团建,就是陪领导吃吃喝喝。有时候明明不用加班,日本人就会去居酒屋。如果老公不加班,妻子就会认为老公在企业不受重用,于是老公只好假装加班,去居酒屋度过一个愉快的夜晚。
如果没有收入连饭都吃不了,那么有一份必须加班的工作,真的是幸福呢?
最后用一个笑话来结束这篇文章,有一个日本人来到中国公司上班,头一天他就对同事说自己是个加班狂,并希望同事们能跟上他的节奏,三个月后,这位日本友人,都选择了辞职,他抱怨道,中国企业真的没有人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