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论西方的诺查丹玛斯还是中国的刘伯温,都是在民间享有伟大预言家声誉的智慧人物:谁不敬仰能后知五百年的智者呢!然而,对于这些预言家的信任其实大大过头了:你试举出一件当代大事,它在发生之前就被准确预言了!真正能后知五百年的人,即使可能有,多半也还没有出生呢。
古代预言
有后知500年的高人在,既是一种民间传说,也是一种古老信仰。
后知500年的故事首先出现在文学作品中。说书人或者小说家在他的故事中埋下伏笔,以吊读者的胃口,是很平常的事情。一旦某条好汉向隐者问以前程,说到关节处,往往告以“天机不可泄露”。但你就是相信,隐者正是心中藏有天机之人!你能不怀着极大的兴趣读下去,以一睹那天机所言究竟是什么吗?更聪明的人就心中了然:无论后面线索如何,那都是天机——实际上不过是作者的巧思罢了——种下的果,你还能发现天机竟然不被应验的破绽吗?
《水浒》中的洪太尉,放出了108个“天罡地煞”妖魔,个个都有预定好的过去未来,哪容得凡人随意左右?只是天机操于某个天师之手,未可轻泄而已。《水浒》中的那些人物,不过是按写定的剧本演出的演员罢了。《红楼梦》中的空空道人既然知道“补天石”与“潇湘妃子”的来历,当然也知道宝黛二人将有什么动人故事,只是秘而不宣,让读者去想入非非罢了。杜光庭的《虬髯客》虽然短小,但其中的天机也不马虎。写虬髯客别李靖的那番话,不仅预泄了唐王龙兴的天机,还预告“此后十年,当东南数千里外有异事,是吾得事之秋也”。这种笔法,后来就成了小说家的寻常之技。
这些尽管是小说家言,其情节本身并不值得重视,也无人多作推敲,但在极广大的人群中却种下了牢固的信念:总有一些高人掌握着世事的前因后果,只是天机非凡人所能预知。一旦有了这种信念,要接受一个“真正的”的预言家,就不再有困难了。这样,就出现了古代最伟大的预言家,他们是人们心中真正的智者。
李淳风(602—670),唐代岐山人,著名历数家,所箸《推背图》素来被认为是古代第一奇书。据说,唐太宗命李淳风与袁天罡推算国运,李淳风用周易八卦推算,竟推算到了2000多年后的未来,直到袁天罡推他的背说“天机不可再泄”才止住。这就是《推背图》的由来。该书有60幅图,每图下面的诗句预言了后世的历史事件。例如其中第27图下的诗曰:
枝枝叶叶现金光,晃晃朗朗照四方。
江东岸上光明起,谈空说偈有真王。
金圣叹将这解释为预言明太祖登基,信不信就由你了。
刘伯温(1311—1375),就是明朝的开国功臣刘基。真实的刘伯温与民间传说中的刘伯温相去甚远。真实的刘伯温,不过是一个学识、操守与建树不凡的文臣而已;而民间传说中的刘伯温,乃真神人也!传说他“前知五百年,后知五百年”,是玉帝身前一位天神,转世来辅佐明君,以定天下。尽管刘伯温运筹帷幄,颇类张子房,但其一生颇多跌宕,晚年亦常怏怏,并不像一个料事如神的人。刘伯温的预言集于《烧饼歌》中。据说朱元璋适食烧饼一口,刘伯温进见,朱元璋问以后世之事,刘伯温以歌词作答,这就是流传的《烧饼歌》,也不过是一些似是而非的东西,不见得有比《推背图》更强的预言力。
诺查丹玛斯(1503—1566),法籍犹太裔预言家,以著四行体诗集《百诗集》(即《诸世纪》)闻名于世。诺查丹玛斯生前就颇有预言家的名声,死后更是名声大噪,《诸世纪》流传甚广,迭经再版达400余年而不衰;注释之书更多不胜数,但都不过是牵强附会。一些明显失败的预言,例如预言世界末日将降临于20世纪、法国国王寿长90等等,都让人有荒诞无稽之感。
心好预言
别说什么今天是文明时代!你去看看五台山下、少林寺中,哪天不是香烟缭绕,求签问卦的善男信女跪倒一大片?那番景象与700年前的刘伯温时代少有区别。人们就是想知道后世如何,至少也想知道明天如何啊,没有高人愿透露一二,他不问神问佛问谁去?
人类心好预言,这是人性中注定的事情,五百年后也不会有什么两样。如果不是这样,像《推背图》、《烧饼歌》、《诸世纪》这样一些书籍,怎么会被追捧到成为喻世天书的程度呢?
对于未来的兴趣,可能集中于某个未来事件的结局,例如今年高考结果如何?也可能关涉整个过程,那就是某种命运了,例如某人的命运如何,即他的生命过程将循什么轨迹?对事件的预测已属不易,对命运的预言就更困难,当然也更具吸引力。你一旦遇到一个高僧,首先可能会问一件最急于知道的事情,例如晋级有望吗?然后就要仔细询问今后命运如何了:财运、官运、健康状况、子女前程……,这些构成你的未来。至于其他事物乃至国家、人类的命运,也属于同样的问题,只是更复杂而已。
未来将如何,或者命运如何?如果只有一个确定无疑的答案,例如,在可见的将来,太阳总是从东方升起,你就不可能发生兴趣,因而不存在预言的问题。如果世间什么事情的结局都已确定好了,这个世界或许很无趣。幸而,恰恰世间的绝大多数事情具有或多或少的不确定性,因而在问及其命运时,答案不只一个,甚至多不胜数;凡是能从这许多答案中选定一个告诉我们的人,都将获得高度的敬意,无论他的答案来自何处,也无论今后是否应验——那多半是很久以后的事,今天怎么能知道肯定不应验呢?
预言灵乎?
在逻辑上很显然,一件事情的不确定性愈大,对其未来作出预言的难度就愈大。首先排除两种极端情况:有唯一结局的情况,等于没有不确定性,只要说对了那唯一可能的结局,预言就准了;另一个极端是,极度的不确定,几乎不能作任何预言。例如,若你随手放出一枪,别人怎么可能预言将击中什么呢?通常考虑的预言,则介于如上两个极端之间。
对于预言是否灵的问题,没有一般的答案。如果我总有本事告诉你,某某的预言灵验与否,那么我就能预言“预言的准确性”了,岂不成了世间最大的预言家?
不过,某些特殊的观察还是有助于你理解预言。
一种特别简单的有趣情况是:如果某件事恰有两种同等可能性的结局,那么预言其中任何一种结局都有50%的准确率。例如某人怀小孩了,即使你任意瞎说是男或是女,都有一半的准确率。类似的情况还有很多,例如某个濒危物种明年是存是亡;朝韩两国未来是战是和;中国足球队在最近的比赛中是赢是输,等等。对这一类的事情,你再无智慧、再缺少底气,也不妨挺身而出,大声说出你的预言,你的运气也不致坏到底,说一个错一个吧。
更有趣的是,在上述情况下,你的好运气通常会高出50%。原因在于:人们通常更容易记住准确的预言,忽略那些不准确的预言。这样一来,那50%的准确率,在人们心理上就可能显著放大,很可能会轻易获得灵验预言家的名声。这是某些民间预言家——算命先生、巫婆、法师等等——往往容易暴得大名的重要心理原因。你不妨留心一下,凡求过签问过卦的人,难道不是说准的多,说不准的少?要知道,“求签问卦”而不准,也是一种倒运、一种失败啊,谁愿意承认或者张扬?如果某个高人已经有了预言家的名声,有谁会去较真,一件件去清理他预言失败的记录?
同样的道理也可用到有多种同等可能结局的情况,不必细述。
即便如此,这些都还是很特殊的情况。不过,如上分析对于理解更一般的情况,亦不乏重要启示,这就是:要使预言具有较大的准确性,就应当尽可能缩小选择的范围。最好用一个例子来说明。
朝鲜的前景如何?可能的结果是:经某次斩首行动而覆灭;因挑起战争而败亡;金氏在内部政变中被推翻;继续处于对抗状态;实现部分缓和;经济开放后状况改善……。鉴于可能性太多,盲目的预言准确率必定很低。如果你是一个有经验的观察家,且掌握大量信息,就能够排除掉许多选项,例如,仅仅留下“南北缓和”与“对抗状态”这两个选项,这样就使预言的难度大大降低了。
以上考虑用于短期预言或许可以,但说明不了《推背图》、《诸世纪》这类经典预言书的神奇预言力。你可能真正相信《推背图》的预言力,或许你太天真了。确实,《推背图》的研究专家详细解释了其中一些图预言了什么,你似乎难以反驳他们的推理。只是,所有这些“成功的”预言,都是针对此前发生的事情。
例如,如果你在2017年发现,《推背图》中的某个图恰好预言了发生于2016年的南海纷争,那么,我完全相信你有足够的想象力与文字技巧,去将这件事解释得天衣无缝。但我更希望你就在2017年推理出:某个图预言了今后的某件事,例如“2021年国民党在台湾胜选”,然后大家都等待着在2021年看结果,而且不妨为此而各下一笔赌注。只有以这种形式检验的预言,才真正具有预言力;当事后诸葛亮算什么!但迄今为止,所看到的都是事后诸葛亮。
总之,无论算命、抽签那种“中彩式”的预言,还是破解《推背图》中那种“猜谜式”的预言,其预言力都不足为信。这一结论,或许会使传统文化的痴迷者失望甚至愤怒,但其实是很自然的。因为从现代科学理性的观点看来,任何事件的结果终究是某个因果链的最后一环。如果你完全不涉及这个因果链,怎能预言最后一环的出现呢?不过,要与算命先生或者李淳风谈因果链,也实在离题太远了。
现代宿命论
上面的分析表明,至少有一部分预言家是不可信的。
但是,这个世界上有风格完全不同的另一类预言家,他们的预言似乎由不得你不信。
还在150年前,就有人预言,人类将进入无阶级差别的社会;100年前有人预言,资本主义将进入垄断的、垂死的帝国主义阶段,并走向灭亡;70年前有人预言,以苏联为首的社会主义阵营,将战胜资本主义阵营;60年前有人预言,人民公社将成为通向共产主义的桥梁;50年前有人预言,革命将是世界的主流,亚非拉的革命力量将组成反帝反修的统一战线……。
今天已经知道,这些预言的可信度甚低。但这些都曾不容怀疑,因为它们代表客观真理,是基于必然性规律推理的结果。
何谓必然性?让我们回到前面的讨论。我们说到,一个事件通常有多种可能的结局;仅有一种可能结局的事件就是必然事件。如果发现大量类似事件都必定有同一结局,那么就揭示了一个必然性规律。发现必然性规律当然是人类智慧的巨大成就。
在基本物质现象方面,所发现的必然规律已不算少。但因此而扩张的抱负,在面对生物、社会领域更复杂的现象时,却未能获得同样的成功。但业已膨胀起来的自信,却不肯承认人类能力的局限,依然认为在任何领域发现必然性规律,是很平常的事情;而实际上,真正成功的例子却越来越稀少。
许多被认为是必然规律的东西,在更严格的审视下,都却不具备什么无可挑剔的必然性。依据这种并不可靠的必然性所作的预言,其效果如何,就可想而知了。但一旦已经上了某些经典,即使得不到检验的预言,也不容许你不信了。于是,许多事情都被必然性安排好了,你只需静待其结局,这不就成了无可逃遁的宿命!
见过太多失败的预言之后,不能不确信:世间没有预言家!不过,没有预言家的世界,也未必很坏,至少比陷入宿命要好。
This post has been promoted with @minnowbooster.
5% of the purchase will be burned and 5% sent to the @steem.dao fund as part of our ethical promotion initiative.
For further information please check this post.
Downvoting a post can decrease pending rewards and make it less visible. Common reasons:
Submit
@tipu curate 3
Downvoting a post can decrease pending rewards and make it less visible. Common reasons:
Submit
Upvoted 👌
Downvoting a post can decrease pending rewards and make it less visible. Common reasons:
Submit
Downvoting a post can decrease pending rewards and make it less visible. Common reasons:
Submi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