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logHide Resteemsancient-light (70)in hive-180932 • yesterday躺平主义人们见过的主义已经够多,再添加一个亦未尝不可。但新近冒出的一个主义,却没法让你无动于衷,它叫做躺平主义,单单是这个名词就够新奇了。而且,这一主义刚一现身,就身手不凡,赢得了可观的追随者,以致造成了一股不大不小的潮流。就是见识主义无数的老于世故者,也不能不深感诧异:这是何方魔怪突降人间?它于国人究竟是祸还是福呢? 魔头降世…ancient-light (70)in hive-180932 • yesterday时尚弄人你热衷于追赶时代潮流吗?你唯恐被排除在新潮流之外吗?你在新潮的推拥之下进退失据、不胜彷徨吗?那么,你就有了一个恰当的时机,借以思考时尚的力量与利弊了。时当21世纪,没有人公然主张在新潮流面前抱残守缺、拒绝时尚;却很少有人冷静思考:时尚所由何来、催人何往?你宁愿盲从时尚,还是谨慎应对时尚、乃至驾驭时尚呢? 岁月静好…ancient-light (70)in hive-180932 • 7 days ago人生自留地你无法否认如下事实:你的人生被社会所淹没。沉浸于社会,其中的酸甜苦辣想必一言难尽。那么,你还会思考或者盘算个人吗?你能不看重自己的个人生活、个人理想、个人追求吗?在一个庞大的社会中,如果你仍然热衷于营造自己的个人世界,社会会给你留出足够的空间吗?对于一块可心的“人生自留地”,你曾有或者会有一番惬意的想象吗? 名人的自留地…ancient-light (70)in hive-180932 • 7 days ago民间的复兴在官员们看来,再没有比“民族的伟大复兴”更振奋人心的口号了。“民族的复兴”就是“人民的复兴”、或者更接地气一点就是“民间的复兴”吗?然而,“民间的伟大复兴”,怎么看都不像一个堂而皇之的“正能量”口号。在直觉上,“民间”不可能对等于“民族”;无论词义上与习惯上, 民间 都是与 官方…ancient-light (70)in hive-180932 • 7 days ago何论出身?说到出身,无论古今都有一些颇有气概的说法。保守点的说法是:好汉不问来处,英雄何论出身? 更放胆的说法则是:帝王将相宁有种乎!话虽如此,但实际的社会心态,恐怕还是“岂能完全不讲出身?”世人刚刚经历了看重出身的巅峰年代,幸而随之进入了淡化出身的解冻年代。今天,至少在公开舆论上,“出身”不再是摆脱不掉的一种枷锁,但其影响却依然无处不在。这该引发一些什么思考呢? 出身恐怖…ancient-light (70)in hive-180932 • last month神经堵在哪里多时以来,我就不再有与那些 思想强者 沟通的信心,因为他们据以滔滔雄辩的逻辑,是人们既不能理清、也无法认同的。在这种情况下,我只好甘拜下风,让人家将你当做无能应对的白痴好了。但仔细思量之后,还是觉得这种消极态度毕竟亏欠了大众,没有为大众弄清问题多少尽一点义务。现在,我就是试图要说明,那些自负、固执的思想强者,之所以误入歧途的思维谬误,究竟出自哪儿;形象点说就是“神经堵在哪”。…ancient-light (70)in hive-180932 • last month形式胜内容从人们的常识看来,内容比形式更重要,似乎是千古不易的定论。只是,在现实生活中有大量事例表明,违背这一“常识”并非完全不可能。实际上,对于“形式与内容何者优先”的问题,并不存在一成不变的答案;两者之间的千年缠斗从未止息,且将一直延续下去。因此,“形式胜内容”不仅不乏其例,而且往往有特殊意义。 冤家一对…ancient-light (70)in hive-180932 • last month元之为用在堂堂正正的科学之外,还有元科学、亚科学、潜科学、拟科学……,你有涉猎一番的兴趣吗?或许,对于一个仅仅百年前才初涉科学的民族,要进入科学的这许多旁门,实在太过分了。不过,倒不妨看看元科学,以及类似的元哲学、元文学等等,那将大大扩展你对现代学术的认知,而这些都有赖于“元”字的妙用。 元科学…ancient-light (70)in hive-180932 • last month精神消费谈什么“精神产品”,似乎不是一个好话题。在颂圣年代谈这种话题,显然十分危险,那会有“篡夺生产权”之嫌,因为唯有圣上,才拥有生产或者掌控精神产品的权力,他人岂敢染指!在一个物欲横流的年代谈精神产品,更会被人讥为不识时务,那是老学究的偏好。但今天毕竟是一个被无数人讴歌的文明时代,不可能没有人关注精神产品与精神消费,不妨听听天真人士的唠叨。 食不果脑…ancient-light (70)in hive-180932 • 2 months ago经史子集中国古代学术之博大精深,是任何人都不否认的。如果将如此庞大的学问放在一个“篮子”里而不加分类,就完全无法查找与取用。古人所想出的“经史子集”,就是一种分类法,它被朝野沿用了几千年,几乎一直用到现代的前夜。只是在见证了“西学”以及西学的分类法之后,才似乎突然发觉:“经史子集”简陋至极,几乎覆盖不了人类学术之万一,只能弃之不用。这一弃用发生在静悄悄之中,以致没有成为学术史上一件引人注意的事情。ancient-light (70)in hive-180932 • 2 months ago儒学之荣两千多年来,除了极左年代的很短一段时间之外,在中国儒学都享有几乎举国一致的尊崇。完全可以说,儒学是中国人的精神支柱;或者说是真正的中华民族之魂!古今读书人,在儒学上倾注了多少心血与静思,或许再没有人类的其他精神产品可以比拟了。尽管如此,在今日现代化潮流的冲击之下,儒学也不能不承受它的世纪之痛。今天,我们还能有多少尊崇与倾慕献给儒学呢? 荣辱变迁…ancient-light (70)in hive-180932 • 3 months ago以俄为师辛亥前后颇被看好的 西为中用 ,与其说是西化派的主张,不如说更被保守派青睐。此时的保守派已经不便公开反对西学,宁愿认可“西为中用”,以之作为实质上拒斥西学的挡箭牌。只是,到后来时移世易,西为中用被代之以 俄为中用 ,而且也不是装装面子,那是实实在在实行了的,而且进而发展到“以俄为师”。其后果就是:在命运攸关的20世纪,中国一度实现了相当程度的 俄化…ancient-light (70)in hive-180932 • 3 months ago一本书治天下相传宋朝开国宰相赵普“半部论语治天下”。无论是褒是贬,都引发后人思考:真的能够以一本书治天下吗?回答似乎是肯定的:在伊斯兰世界,不是有人仅以《可兰经》“治天下”吗?另一方面,回答似乎又是否定的:迄今为止,还没有一个实例足以证明,仅仅凭一本书——即使是普世崇尚的《圣经》——能治理好一个国家!是否可能“一本书治天下”,看来就只能证诸史实了。 论语治天下…ancient-light (70)in hive-180932 • 3 months ago神圣经籍除了某些短暂的中断之外,读经是中国历代读书人的头等使命,而经籍则是人们心目中的无上宝典。对于古人来说,经籍的神圣性似乎是天理,无需任何实证的理由。而以现代眼光看来,或许罩于经籍之上的光环早已褪色。但国人对于经籍的长久不衰的敬畏,即使今天也无人否认。此中存在什么合理性吗? 巍巍高山…ancient-light (70)in hive-180932 • 3 months ago岂敢爱国在“千年未有之大变局”年代,无数新鲜事物自西方传入。许多常见的现代词汇,似乎都带有舶来品的印迹。不过,有一样东西怎么说都不应是舶来品,就是“爱国”一词,它似乎最应该是老祖宗的遗产!你现在就不妨去翻阅一下二十四史,看能否找到“爱国”二字。你多半会十分失望。一个长久而顽固的误判就是:历代先贤与君父对世人的首要教诲必定是,爱国尽忠吧!其实,先贤们说的哪是什么爱国?爱君而已!其实,“爱国”哪是什么祖传遗产ancient-light (70)in hive-180932 • 3 months ago真理与宽容在真理与谬误之间,谁都会选择真理,至少在意愿上或者口头上是如此。那么在宽容与苛刻之间呢?人们多半会回避“苛刻”这个坏字眼,但未必情愿选择宽容,实行宽容就更难了。许多人一定认为,真假是大是大非问题,不可须臾疏忽;而宽容与否则仅仅是方法问题,不宽容或许不好,却未必是罪过。如此说来,求真就比宽容具有更高的价值了,在世人眼中大概就是这样。而我要告诉你的却恰恰相反:宽容或许具有更高的价值!…ancient-light (70)in hive-180932 • 3 months ago言败之难南非人愿意说他们的国家失败了吗?普京会承认他在乌克兰失败了吗?中国的左派愿意说“文革失败了”吗?任何失败了的事业,都会在一些人心中种下永远的痛,要这些人轻言失败,是万难想象的事情。这样,“言败之难”就成了某些人的心病,这对于社会与文明都可能有巨大的消极后果,甚至可能酿成新的灾难。 古人智慧…ancient-light (70)in hive-180932 • 3 months ago中庸之道中庸之道 中国古代的处世格言中,最为流行且被历代认可的,大概要算“中庸之道”。只是,在近现代它一直被冷落,今天也不过是大体上恢复了名誉。在评价“中庸之道”这一点上,我却一点也不“中庸”,干脆说有点极端:“中庸之道”就是中国传统中的第一要言妙道,应当将它作为普世价值推荐给全世界!话说至此,或许不太可能被广泛接受,我已经在等待批评之声了。不过,也不妨听听我说的道理。 古人行状…ancient-light (70)in hive-180932 • 3 months ago文明多了“好东西”是多一点好还是少一点好?这哪是问题,当然是多多益善!某个东西是否太多的问题,未必总令人关注。但像“文明”这样的事物,是否太多的问题,就不能不引人注意了。当下,具有紧迫性的现实问题似乎更应该是:“政治正确”引发全球性的疑惑;风行了数百年的自由平等价值观遭到普遍质疑;声讨“白左”的呼声响彻全球;东西方之间的分裂日益加剧……。这些问题逐渐集中到一个根本问题:今天的文明怎么啦?…ancient-light (70)in hive-180932 • 3 months ago颜面无价面子乃“形象”的俗名,从来都是人们关注的焦点。世人爱面子吗?古今中外、贵贱智愚均无例外。同样是爱面子,以理性的标准衡量有高下之分吗?当然有:廉价而无损民生的面子,至少可以接受;而昂贵且危害民生的面子,不仅不可取,实际上是国之大蠹! 面子珍品 无论什么珍品,世人都希望一睹为快。满足这种愿望的最佳办法是设立博物馆,于是世界上博物馆多如牛毛。但是否有 面子博物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