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营利组织管理模式:“呆在这里”,“拜拜”,还是“下次再见”?》

in cn •  7 years ago 

无论是非营利组织、政府机构、或者是军队,每个团体到了新的地方以后都产生同一个问题:“我们呆在这里多久呢?” 不管是来的理由如何,外地人在不熟的地方习惯起来非常艰难。并且,当地人对新来的组织产生的意见也是忽略不了的。因此,每个组织在新的地方都需要考虑好他们呆的时间多久。


(在韩国驻扎的美军)

以非营利事业为例, 许多的国际公益团体到其他国家做公共援助活动。那么,这些组织的管理模式应该是怎样呢? 他们需要呆多久呢?

我们首先来看Partners In Health,是一个在拉丁美洲和非洲等地区做公益医疗活动的国际公益团体。他们的标语是“We go. We make house calls. We build health systems. We stay.” (我们亲自去,访问家庭,构建医疗系统,我们呆在此地。)就是说,他们是要构建长期的管理系统并坚持援助活动。

与此相反,世界宣明会(World Vision)坚持“再见吧,宣明会”的标语。他们的目标在于满足了当地需求以后就离开,而不是永远呆在那儿。‘及时离开’就是他们所认为的‘任务完成’。

最后是无国界医生(Medecins Sans Frontieres)。作为世界最大的国际医疗援助组织,他们采用了比较的灵活事业模式 —— 不是长期居留,也不是短暂性援助,他们按照当地的需求设立专案组,灵活地决定援助的时间。

亲们认为的非营利组织管理模式,应该是怎样呢?
对我们RUN来说哪一个模式会比较适合?回帖告诉我们吧! 😊

STEEMIT朋友们,大家新年快乐,狗年大吉,万事如意!!

。。。我们的故事继续!

Homepage
RUN USA
RUN Korea

SNS
RUN USA Facebook
RUN Korea Facebook
RUN Korea Instagram

Authors get paid when people like you upvote their post.
If you enjoyed what you read here, create your account today and start earning FREE STEEM!
Sort Order:  

非常好的文章,感谢您分享国家之间的医疗保健。

一篇非常好的文章,一个非常好的故事,你在谈论国家间医疗保健,所以我们正在做一个消极的过程,感谢分享

中國也應大力發展非盈利組織,有些事情非盈利組織來做會比政府做的更好,但說來容易做起來難,中國的非盈利組織還有很長的路要走。

good wor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