齐恒公与管仲的佳话传了几千年,一直流传至今。想当初,管仲支持的是另一位公子---齐恒公的死对头,而且管仲在逃亡途中,差点杀死齐恒公。自然而然,在齐恒公继位后,管仲成了阶下囚。在管仲好友鲍叔牙的耐心劝说下,齐恒公决定不计前嫌,立管仲为相。在管仲的辅佐下,齐国日渐强大,最终称霸。今天我们来看一看管仲如何用智慧帮助齐恒公解决难题。
(一)找出根源,寻找良策
桓公说:"皮、干、筋、角四种兵器材料的征收太重了。由于重征于百姓而使市场上皮、干、筋、角的价格昂贵,这不是治国之法。"管仲回答说:"请下令修筑高桥深池,使行人站在桥东看不到桥西,站在桥南看不到桥北。"桓公说:"可以。"过了一年,皮、干、筋、角的征收减少一半。人民在这方面的负担也就减少了一半。桓公召见管仲询问说:"这是什么缘故?"管仲回答说:"桥和池平坦的时候,夫妻两人拉着车子,可以轻松地走百里路。现在高架桥而深挖池,东西南北的行人互相看不到对方,一旦天下小雨,十个人的力量也不能推车上桥;洼地遇雨,十个人的力量也靠不住。除了利用牛马的力量别无其他方法。牛马骡被累坏了,而且不断死在路上,牛马的皮、干、筋、角白送都没有人要。牛马的价格也必然上涨百倍。天下各诸侯听到这个消息,势必象流水一样赶着牛马到齐国抛卖。所以,高架桥而深挖池,正是用来招引天下的牛马而减少人民这项负担的办法。诚如《道若秘》所说:‘重视财物的生产,不如重视财物的收聚。’"
在这次谈话中,管仲成功帮助齐恒公解决了如何减少百姓征收的难题,最精妙的莫过于观众解决问题的思路。由于牛皮牛角的征收,使得市场上皮,角价格高涨---物以稀为贵,牛皮牛角的价格上涨,不利于国家发展。管仲抓住了事情的本质,立马想出了对策----想办法制造更多的牛角牛皮,以使得价格下降。通过修长桥,增加了牛马的使用频率,客观上扩大了牛马市场,从而创造了更多的牛角,自然使得其成本大大降低,同时,牛马价格上涨,吸引了境外投资者,促进了本国经济发展。
管仲没有通过直接减少征收数量这种看似最简单的方法---因为这并没有解决问题,国家需要这些物资,减少了这个,自然会增加另外的,百姓的压力没有得到真正的缓解;也没有采取直接增加牛马数量的粗暴方法,这不符合市场规律,并且会扰乱市场----突然增加的牛马,会降低牛马价格,大家放弃饲养牛马,反而使问题雪上加霜;也没有采取直接从境外购买的方法,这会使自己陷入被动,促进他国经济,削弱本国市场,同样无法从根本上解决问题。
他选择增加本土需求,进而促进本土市场发展,这或许需要前期投入,但这才是真正的长久之计。在无形之中,带动市场,并不直接干预市场,达到了无为而无不为的目的。
我们遇到问题或矛盾,首先找出根源,其次寻找对策,解决一个问题的方法会有很多种,但哪一种才是真正的上上策,这值得我们思考和揣摩。我们需把眼光放远,预想未来,看看这样做能不能形成良性循环,创造出美好的前景。
这是管仲给我们上的生动一课。
在下一篇文章中,我们将继续深入探讨管仲的故事,思考做事的智慧。
Authors get paid when people like you upvote their post.
If you enjoyed what you read here, create your account today and start earning FREE STEEM!
If you enjoyed what you read here, create your account today and start earning FREE STEE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