掌握一门技能的心理建设
你好,今天继续从李笑来的《通往财富自由之路》第40篇文章《起步时,最重要的是什么?》中,找出能让自己变得优秀的动词。对于这些动词,要先思考如何付诸行动,再切实去践行。在这个过程中,可以探寻动词与动词之间、概念与概念之间的关系,给大脑做做“体操”,用动词激活思维,用概念清扫思绪。
行动清单一:语言认知是对认知的再认知,对思考的再思考;那么,语言教育便是对教育的再教育,对学习的再学习。语言认知用于审视自己的思考是否正确合理,语言教育用于检验自己的教育是否行之有效。
关于元认知,我有这样的感悟:我们底层思考的基础,就如同建房施工时,一栋建筑物的基础有独立基础、桩基础、筏板基础等多种类型,但在这些基础结构之下,还有更为关键的地基。地基的承载力至关重要,如果建筑物的地基承载力不达标,地上的建筑就会岌岌可危。在塑造我们的思考之前,一定要梳理清楚底层概念的定义。这就是语言认知,也就是元认知,即夯实我们大脑思考的根基 。 思考自身思考是否正确、合理。
行动清单2中,设计的最小必要知识是什么呢?其实记住两个词就行:简洁、留白。
就像武则天的无字碑,给后人留下了无限遐想空间。倘若碑上刻满宏大的字句,即便能千古流传,也会限制人们的想象。所以,武则天无字碑的留白,堪称一种绝妙设计,尽显简洁之美。
再来说说设计中的简洁与留白这两个最少必要元素。所谓简洁,就是在一个设计里,元素数量、颜色种类、字体数量最好都控制在3个。而留白,则是留出黄金分割比例61.8%的空间,就可以完成一次好的设计。依据这个最少必要原则,你可以设计出一幅心仪的书法作品或绘画作品。
行动清单3:开私家车的最少必要知识是什么?一个“慢”字足矣。
交警的宣传语“十次事故九次快”就揭示了这个道理。“慢”不仅能挽救司机的性命,还能减少对周围人的伤害。所以,开车时做到一个“慢”字,就能保障足够的安全。
行动清单4:人人都能学会英语,掌握一门外语的最少必要知识有哪些?主要有六点:一是认识字母,二是认识音标,三是会查词典,四是懂基本语法,五是会查语法书,六是会用Google搜索引擎 。
我觉得,若是能将这六步运用得当,基本上就能掌握并运用外语了。在我的生活中,我和孩子一起使用中式英语长达六年。期间,我们反复践行上述步骤。孩子从一岁多就开始读字母歌,读了一年多,到两岁多的时候,他和我都能熟练背诵了。接着,在孩子两到三岁时,我们开始学习音标。而后面第3到第7步,便是我着重运用的。遇到不会的单词或句子,我就去查词典。很多时候,因为不懂确实会感到尴尬,在孩子面前表现出自己的不会,难免会脸红。但我并不害怕,不懂就去查。查询过程中会有短暂的沉默,查完后我会读给孩子听,然后让他跟读一遍。就这样,尽管过程中磕磕绊绊,但我们最终还是将英语用起来了。坚持使用下去,终有一天,我们不再依赖词典,真正学会这门外语。
行动清单5,学习《通往财富自由之路》这个专栏,所需的最少必要知识是什么呢?是元认知能力。
在我看来,元认知能力就是要思考自己的思考过程,审视其是否正确、合理且有效。在确保思考正确的前提下,不断反复思考和审视自己的思考过程,如此一来,思考的质量便能逐步提升。 每天该如何锻炼自己的语言认知能力呢?答案是反思。反思自己的选择,思考为何如此抉择;反思自己的思考方式,探究为何要这样思考。
还有一点,就是进行去除宗教意味的冥想,也就是单纯的坐享。专注于自己的呼吸,每天坚持锻炼5到10分钟,就能不断提升自己的元认知能力。
行动清单6:“你居然以为你能一上来就做得很好?”
这句话简单直白,却击中了包括我在内的大多数人。大多数人在工作很长时间后,会在某些方面取得一定成就。比如一些工程师、高级工程师,在特定专业领域表现出色,我自己也是如此。然而,当涉足其他领域时,他们(包括我)的能力就如同幼儿园或小学生一般。
可大多数人难以接受自己在学习新知识、新技能时,会像小学生或幼儿园小朋友那样笨拙。他们总以为自己一开始就能做得很好,结果还没开始就选择了放弃。
但有极少数人,能够坦然接受自己刚开始时的不熟练、笨拙以及跌跌撞撞。通过持续的刻意练习,这些少数人在新技能的学习上能够取得突飞猛进的进步。
行动清单7:无论是学习能力还是执行力,其核心只有一个——在刚开始的时候,要平静地接受自己的笨拙。
这句话,又一次击中了包括我在内的绝大多数人。总以为成年了,就很了不起。就像 2018 年清明回老家,我开着皮卡车在狭窄小路上倒车,倒了好几次都没能把车头倒出来。这时,有个表叔自信满满地说他行,上去就是一顿猛操作,结果还是开不出来。这就如同“乌比冈湖效应”,大多数学会开车的人,都觉得自己开车技术比周围八九成人都好,可实际上并非如此,毕竟没有经过测试和对比。
所以,学习新技能的关键在于接受自己刚开始时的缓慢、如同幼儿园小朋友般的笨拙状态。放慢速度,反复练习,直到熟练掌握。并且要尽快开启这个学习过程,将所学运用起来,这样才能逐步走上正轨。
行动清单8:关于执行力的定义,判断一个人执行力强不强,就看他在做得不够好时是否能坚持做下去。
就拿我的经历来说,2014 年我报名了上海的洛基英语。在一次直播课上,老师讲到马来西亚这个国家,我把它的英文名“Malaysia”读成了“malaisa”,引得英语老师哄堂大笑。 我当时确实感觉受到了打击……一万个草泥马路过,我想找一个缝钻进去,但我不怕。即便被嘲笑,我依然坚持使用英语。这一状况表明我做得还不够好,不过我把它转化成了前进的动力。就这样,我磕磕绊绊地学习英语,遇到不懂的单词和句子就去查,每天坚持听、输入和练习。谁能想到呢?等有了自己的孩子后,我就能用英语和孩子交流了。这磕磕绊绊的英语,我已经使用了6年。这也算是一个意外之喜吧,这其实也是执行力强的一种体现。我时常告诉自己,只要做得不够好,那就持续去做。像我这种天资平平的人,都能坚持使用英语6年,你也可以。当你不再依赖字典这根“拐杖”,就能比较自如地运用这门外语了。
行动清单9:投资也是如此,刚开始时肯定会显得笨拙,只不过这种笨拙体现在思维层面。可一旦不好的结果出现,那就更丢人了,因为不仅面子挂不住,还会损失钱财……
这句话给我留下了极为深刻的印象。在2017 - 2018年ICO疯狂的时候,我什么都不懂,就稀里糊涂地把钱转出去了。转出去之后,连个垃圾币都没收到,你瞧瞧! 这可不光是丢人,钱也跟着打了水漂,而且这种丢人的方式甚至都还没“上线”呢。想要把丢的脸补回来,得花上好几年时间。脑子里那些投资时犯的糊涂,也得好几年才能修正过来。所以说,投资之前,还是得先修炼好自己的智慧,这才是正事儿,得先把脑子武装好。
行动清单10,在我看来,就连上班都跟做生意没什么两样,毕竟都是在出售自己的时间嘛。这几年年来,由于经济下行,房建工程市场急剧萎缩,业务量大幅下降。很多企业经营不下去,连工资都发不出来,我自己也面临这样的困境。我就琢磨着,自己出卖时间,想挣份工资都这么难,每天还在不停地消耗时间,倒不如为自己干。反正之前的工作已经没有成长空间了,走出来说不定天地更广阔。只要能保证不饿肚子,自己勇敢去行动,肯定能养活自己。在这个基础上,再谋求发展。毕竟,一切只停留在脑海里、没有行动的想法,都不过是虚幻的泡影。所以,要学会走出去“卖”东西,卖什么都行,只要卖就能有收入。但一定要卖好产品,卖有口碑、有品质的产品,这才是长久的生存之道。因为卖出去的产品,可不能卖完就了事,还得靠口碑赢得回头客。这就如同稻盛和夫的六项精进中提到的第五点——积善行,思利他 。 利他,方能更好地利己。
思考与行动:
1、在学习一门新技能时,你是否思考过以下问题:其一,最少需要掌握多少必要知识?
2、你花费了多长时间才度过新手阶段?
3、你是否熟练掌握了这门技能?要知道,技能就如同战斗的利器,倘若你没有一技之长,战斗力便会极为薄弱。
好了,以上便是今天从《通往财富自由之路》中提炼出的10个行动清单和概念。让我们用行动让生活变得和成长有动力。若你有所感悟,请写下10点感悟并做好成长记录。我们下一篇继续交流。
欢迎你写下自己的收获并分享给朋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