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学让上班不那么累的东西。
比如你上班是做报表,那么下班就学“excel秘诀”。
学着学着就盘算着怎么把报表上的某个问题“千行数据一键解决”。
你上班是搞客户,那么下班就看看人家怎么做客服,请人吃饭聊天传授经验。
第二天拿新客户练手。学的东西马上就能让第二天的生活变轻松,自然学起来有兴趣,有劲头。
而且这个如果你学得有效,你会越学越有时间,越学越有兴趣。
下班之后学不进东西,很多原因是反馈链没建立起来——例如上班是摊煎饼,下班学的是英语和线性代数,盘算着的是考个研就不用摊煎饼了,而这个考试要一年后开始,这就违背了基本心理规律,自然就艰难了。
其实很多人总是去寻求这类所谓“正途出身”,这是不对的。
每个行业、每个职业都自有门道和需求,需要研究和练习,研究透了练习好了,自然在那一行里可以出人头地,甚至成为生产组织者、行业变革者。
避免学习的倦怠,关键总在于维持学习的兴趣,而维持学习的兴趣,关键总在于缩小学以致用的路径。
要避免那种“学两年才开始看到效用”的安排,安排成“今天学,明天用,当周结算”,你的进展会是飞速的,兴趣会大到影响性生活,不信你试试。
当年香港电影最兴旺的一段时间,演员班底常自己晚上去看别人的电影,看到精彩的创意桥段,一散场就会想到更好的点子,第二天就开始着手拍出来,一个月后就在院线上映了。
这也正是香港电影的黄金时代。
什么戏剧理论,什么表演流派,什么美学原则,这帮人怕是都没想过,但是现在这些人一样撑起了整个华语影视圈的技术和艺术底蕴。
很难有哪部电影没这些人或这些人的徒子徒孙的在幕后操刀的。
那些有高度、深刻的东西,在这些快速的、大量的、“低俗”的迭代之后会自然而然的生长出来。
这些人后来也有一些去自费进修电影理论的,同样是去进修电影理论,这些人远比一开始就啃名著的电影学院的学生有更好的领悟基础。
其实这个道理并不复杂,然而为什么很多人就会选择反馈链路很长的领域去学习呢?
因为这种学习的动力来自对自己现状的鄙视和憎恶。
所以选材的原则就是离现状越远越好,链路自然就长了。
链路长了,反馈就差了,要坚持自然就难了。
——热爱你的生活,热爱本身就会给你福利,明不明白?